有趣的灵魂为何 200 多斤?关于肥宅我们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

新创

2018-05-13 08:47

抱着肥宅快乐兽,喝着肥宅快乐水,吃着肥宅快乐事,开箱肥宅快乐胶……可以说是当代肥宅的日常生活写照了。

虽然名字里有个 “肥” 字不太好听,且 “肥宅” 一词最初确实有贬义色彩,但如今已经变成一个中性或者带有调侃属性的流行词。

按照 “肥宅” 的定义,他们应该是一群在现实生活中不擅长交际,或者说存在感很低的人,但在网上却常常能左右逢源,甚至是一呼百应的风云人物;热衷于小众文化——通常是 ACG 文化,在周边产品上出手阔绰。

又因为这类人群长期食用垃圾食品,故而身形圆润,进而发展出了一套 “既然喝凉水都长肉,那干嘛不喝可乐呢?” 的理论,这也就是可乐为什么会被称为 “肥宅快乐水” 的由来,顺便带火了肥宅快乐堡、肥宅快乐茶、肥宅快乐事等 “肥宅快乐” 系列,更有肥宅快乐兽(喵星人)、肥宅快乐盒(任天堂 Labo)、肥宅快乐胶(手办),都属于宅在家就可以自娱自乐的活动,想想都觉得生活十分美好。

中国的肥宅们得如此理直气壮,真是叫日本的同好们闻者伤心,听者落泪了,同样是肥宅,待遇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日本宅,宅出自卑感

因为名字中都带一个 “宅” 字,又都有家里蹲的属性,“肥宅” 常常被误以为是 “宅男”、“宅女” 的进阶版,但实际上它是从日本的 “御宅族”(Otaku)衍生出的新概念。

“御宅族” 最早出现在上世纪 80 年代的一部动画《超时空要塞》,片中人物林明美和一条辉以 “御宅” 互称。1983 年,评论家中森明夫首次用 OTAKU 来称呼科幻动画迷(SF 迷),大意是 “赶潮流的动画迷”。

所以,它最初的含义跟宅、社交废根本不沾边,“御宅族” 形象被定型、贬低,源于 1989 年的 “宫崎勤事件”。

罪犯宫崎勤先后绑架、杀害了四名年龄在 4-7 岁的女童,动机竟然是幻想着吃掉女童后可以让死去的爷爷复活。警方从其家中搜出大量色情、凌辱向动漫,并将其视为犯罪动机之一。

这一事件不仅让 “御宅族” 被打上人际关系疏离、行为怪异等负面标签,还对日本的动漫产业造成毁灭性打击,一直到 1995 年《新世纪福音战士》播出,才逐渐恢复元气。

尽管有着 “御宅王” 之称的冈田斗司夫(动画公司 GAINAX 创始人之一)不断试图为 “御宅族” 树立正面形象,再加上受红极一时的网络小说《电车男》的影响以及御宅族强大的消费能力,日本人对其态度有所转变,但 “御宅族” 过去留下的负面印象难以完全消除,被称作 “御宅族” 仍是一件略为羞耻的事。

(《电车男》剧照)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御宅族” 的定义进一步扩大,不再局限于 ACG 圈,衍生出了军事宅、铁路宅、摄影宅等称呼,泛指一切 “亚文化狂热爱好者”,但还是摆脱不了 “难以沟通交流” 的形象。

中国宅,宅出优越感

御宅族文化开始在中国流行的确切时间已经不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一文化正是随着日本动漫进入到国人的视野当中,并且在港台地区的使用早于大陆。

相比于日本,中国人对御宅族的态度明显要宽容许多。尽管 ACG 在中国也属于亚文化范畴,但 ACGer 大可坦坦荡荡认领自己的御宅族身份,甚至以此为荣,哪怕是嘴上说着 “不懂你们二次元” 的人,也总爱动不动就说自己是 “死宅”、“肥宅”,不知从何时起还混入了 “瘦宅”、“穷宅” 等不明生物,如果被冠以技术宅的名号,大概还会油生出一种肩负着拯救世界重任的自豪感。

(图片来自:凤凰网

可以说,中国的阿宅与日本虽然名字相同,但形象已经被彻底清洗,宅不是一种属性,而是一种心态,大有 “万物皆可肥,众生都是宅” 之势,其中引起较大流量传播的当属肥宅系列了。

肥宅们不仅每天都带着节奏感吃吃吃,还擅长给自己加戏,例如提出往可乐里加冰把热量抵消、往可乐里兑盐抵消糖分、“雪碧看着没有色素显得纯良无公害” 等歪理邪说,以肥宅之名,行快乐之事。

(图片来自:A 岛

除此之外,作为一个肥宅,熬夜看番追剧也是日常,天天修仙,微笑中都透露着仙气,就成了当代肥宅的另一大特性,

除此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兴党派——诚信肥宅。

就好像许多自嘲是 “猪猪女孩” 实际上活得比谁都精致的姑娘们一样,标榜自己是肥宅的,很有可能是不仅不肥,而且还是个混入肥宅圈的现充。网上个个自嘲是肥宅,一面基你发现只有自己是真的又肥又宅,不配认识大家,一边质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一边默默把肥宅一词与欺诈划等号。

(图片来自:@中林義貴 的微博

于是,为了与这些披着 “肥宅” 外皮的现充区别开来,就有了 “诚信肥宅” 的叫法,并开始以 BMI 区分敌军友军。

23 以下的,都是瘦子,最多请称自己为精神肥宅,23~25 的可以叫边缘肥宅,25 以上的是诚信肥宅。

——说给死肥宅

一个现成的例子就是体重不过百,BMI 不过 20 的我,正在试图向你解释什么是肥宅的快乐生活。

御宅经济:肥宅的钱不好赚

御宅族的出现源于日本动漫产业在 80 年代的发展,而反过来,这一群人也是推动日本文化创意产业不断前进的底层力量。

御宅族之所以能够在 “宫崎勤事件” 等多个负面事件后重新崛起,除了影视作品的影响外,更重要的是阿宅们强大的氪金能力让日本人不得不向金钱势力低头。数据显示,日本每年御宅族消费产生的宅经济高达 1500 亿元。

(数据来自日本矢野经济研究所)

手办、Cosplay、铁道模型、玩偶……阿宅们有的是花钱的对象。以 2015 年为例,阿宅们在 “偶像”、“铁道模型”、“成人游戏”、“玩偶”(指以成人为主要对象的高级人形玩偶)、“手办”、“模型枪”,这 6 个分类上,每名用户平均年消费金额超过了 3 万日元(约 1500 人民币)。

而以 AKB 48 为代表的养成系偶像,则是御宅经济催生出的新产物。

(图片来自:cuhkacs.org

为偶像打 call、参加握手会、投票、买周边,在为小姐姐们花钱这件事上,阿宅们战斗力惊人,实力演绎 “没钱连宅都做不了”。2015 年,日本偶像市场规模已达 1550 亿日元,超过同人本市场和 AV 市场规模的总和。

而为了回报粉丝的期许,或者说满足他们的幻想,偶像们也必须维持良好的人设,不恋爱是最基本的底线。

相比之下,中国的阿宅们似乎还处于嘴上喊着老婆身体却不诚实的阶段。

偶像——师承 AKB48 的 SNH48 在国内虽然也有了一定人气,但仍停留在小众圈层,而除 SNH48 之外的女团,大多都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解散倒闭的也不在少数。况且在中国,女生才是追星的主力,就连 SNH48 粉丝中也是以女生居多。

(图片来自:新浪

由御宅族衍生出的二次元产业,看起来情况要好一些。背靠二次元的 B 站、快看漫画都受到了资本追捧,B 站在美国上市更是被视为御宅族的胜利,二次元的里程碑式事件,但如果单纯从企业的经营状况来看,要靠阿宅们养活国内的文创产业,还是有些不现实。

漫展——线下的二次元似乎是被资本忽略的一块,各地的漫展虽然满地开花,大型漫展通常一票难求,但以门票收入为主的漫展赚钱能力相当有限,《动漫会展调研报告》2016 年的数据显示,全国近八成的漫展营收不佳。

(图片来自:搜狐

手办——至于动漫界的 “奢侈品” 手办,虽然不乏为其一掷千金的土豪,但这一块市场基本是为日本企业承包,国内在动漫周边开发方面与日本仍有不小的差距。

尽管乐于为信仰充值的二次元群体常常给人以 “死宅的钱真好赚” 的印象,但显然要做好这门生意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真正的御宅族哪有那么多,” 一位资深二次元粉向爱范儿吐槽,“在中国,真正满房间贴海报叫老婆的又有几个?大多数人也就是弹幕跟风叫一叫,让他们承包番剧、花钱买周边?不存在的。”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肥宅这种生物,不就是集梦想与肥油于一身么?说自己是瘦宅的,我就当你是心怀肥油吧。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