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原子和 Twitter 生态系统

公司

2009-02-17 21:23

by Mathew Ingram | Logout 译,转载请标记 ifanr.com 的译文链接

twitterface

早在 2007 年,当 Twitter 第一次走进我的视野时,它当即便被包括我在内的很多人否定了。我觉得这只不过是个用来打发时间的小玩意儿,没什么价值。我说,限制在 140 字以内的信息?垃圾!它能干些什么?很明显什么都干不了。它就像是 Facebook 的状态信息,但除了这以外没有任何服务或功能的支持。这东西能有什么意义?

我当时特别奇怪 Twitter 团队为什么没有提供更多功能,连搜索也得依靠外部服务(最后他们还是通过收购 Summize 实现了这个功能)。但我越琢磨越觉得缺少功能其实是件好事。Twitter 做的说白了就是剥离其它众多社交网络上那些杂七杂八的功能,保留其精华。每条 tweet 都是网络上最小的互动单元——社交媒体的原子。(我真希望这是我独创的概念,但已有不少类似的提法。)

其它服务商将这些原子砌成了更大的框架。而很多 Twitter 用户觉得发些随机的 tweet 就很好。根据 Twitter 创始人之一 Evan Williams 的说法,Tweet 是用户自创的词汇。最终,有些用户会使用 Tweetdeck 等的类似 dashboard 的程序追踪组里的其他跟随者;通过 Tweetake 导出他们的信息;使用 Tweetmeme 或 Retweet 追踪最受欢迎的 tweet。他们也可能想用 Tweetgrid 之类的工具来通过 hashtags 标签或关键词过滤信息。还有 Bit.ly 和 TinyURL 等通用链接缩短服务,前者有些有趣的追踪功能,后者得到了 Twitter 的大力支持。

Twitter 服务的数量仍在激增。Howard Lindzon 和 Soren Macbeth 开发的 Stocktwits 可以追踪股票和交易;Mr. Tweet 则根据你现有的追踪对象来推荐新的 Tweet;TweetLater 让你定时发布新信息;TwitPic 把 Twitter 变成了 Flickr 式的照片分享服务(美航 1549 号航班迫降哈德逊河的那张照片让它一举成名);还有些很独特的服务,比如 Follow Cost,它通过测算特定用户的活动频率让你计算自己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追踪他们。这里有一个出色服务和工具的列表 。(事实上,“十大 Twitter 程序” 之类的文章已经是博客上的必备主题)。

其实,这些软件压根不是服务,它们是功能。以普通的软件或是网络服务来衡量的话,它们一开始就应该包括进来,否则公司会后续加上或是购买它们。但  Twitter 情况相反(Summize 不算),围绕着它的核心服务衍生出一种生态系统,各种功能以单独的各类服务形式出现。它们为了擭取注意力,按照达尔文法则优胜劣汰。所以现在 Williams 和 Biz Stone 又为 Twitter 融资 3500 万美元,一个他们不需要的价码,还会继续引发融资狂潮吗?可能吧——虽然不知道这种情况最后是会提升核心服务的吸引力,还是破坏这个公司创造的生态系统。

从商业模式的角度,由单一公司或是服务衍生出的生态系统会否长青也很值得商榷,即便是它是 Twitter 这样伟大的创新。但不管它如何发展,都是一个炫丽的发展过程。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关注电子阅读、任何有趣的设备、IC 以及“历史的草稿”,相信移动设备与互联网的结合正促成近百年来最重要的一次变革。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