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我想离开网络一段时间

特稿

2012-12-29 09:00

这是我在 MG Siegler 博客上看到的一张图片。

低头注视手机的人们身躯佝偻,逐渐演化小写的 f——Facebook 的首字母。MG Siegler 和图片原作者没有作出太多文字说明,图片本身就很形象地描绘了社交网络下的众生相。

这让我想起 Yibie 说过的 “低头族 ”——一个来自宝岛媒体的词汇,指的是随身携带手机或平板,不管什么场合,只要空闲便拿出低头观看的群体。我得说现在 “低头族” 的现象还真是普遍。

一张异曲同工的图片:

tuihua

是的,这张图来自王小峰的博客 “不许联想 ”。和沉默的 MG Siegler 不同,王小峰对网络的批判毫不留情:

“麦克卢汉在 60 年代就曾说过,每一次技术进步都是人类的一次自残在电脑面前,人们貌似在操控着电脑,实际上在慢慢被电脑操控,思维能力、注意力和决定能力的退化就是被电脑操控的结果这种能力退化交换的结果是人类得到一些便利。”

“自从有了互联网,人们就再也没有集中精力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你总忍不住去看手机,看看有没有短信;你总忍不住去刷一下微博,看看有没有新内容或 者关注你的人又增加了几个;你总是忍不住想去评论点什么;你总是忍不住想去看看网店里是不是又有新货上架;你总是忍不住……这叫什么呢?网络多动症?”

“人本来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有了电脑和互联网,便不知道该做什么了很多时候认识把自己交给了电脑的指令,顺从地听着它的指挥。有使用过 Win 32 和 Win 95 的人都会有类似的感叹:Win 95 界面更友好,更人性化其实,电脑的人性化对应的正是人的电脑化。”

得承认,我就是王三表说的这号人。之前说过,我有段时间沉迷 Twitter 和微博,每天处理大量信息以致精力溃散到无法进行长篇阅读。

好吧,我还是个网络媒体作者,每天要往返于 Google Currents、Pulse 和 News360 这些新闻聚合器。估算一下,一天下来,我要打开上百个网站,切换上千个网页,阅读大概 200 篇文章,还要向 Pocket 和 Instapaper 投进大概 100 篇,再在 Evernote 中保存百来篇网页。阅读量够多了吧?但记住的不到 20 篇。

几百对比二十,自己都看不下去。提高效率和集中精力的法子试过不少,每天坐在电脑前想到有几百篇文章要读,眼前的文章还是读不下去。关掉网络,我累得神形涣散,像生了场大病。

于是就焦虑、烦躁、懊恼、沮丧、易怒……我一度想砸掉电脑。我苦心培植的耐性、情绪控制和阅读能力被网络打回原形,在网络面前,我像个手足无措的儿童。

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初中,我背着母亲,暑假躲在被窝里看完了整套金庸;

高中,我背着班主任,在厕所里读完了余华的《兄弟》。

快意的阅读也带来了清晰深刻的印象。前段时间复习过去看过的旧书,里面的一些章节还没读到就已经呼之欲出。

对比现在,哎呦……

怎么讲呢?信息贫瘠肯定不是好事,反过来,信息膨胀也好不到哪去。人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有限,过量的网络资讯带来的不再是获取信息的充盈饱实,而是恐慌、焦虑和注意力涣散。和我有类似经历的,远一点的有张恒Logout,近一点的有和菜头王佩,后面两位刚宣布暂离 Twitter 和微博。

我知道一味地苛责网络肯定不公平,技术的缔造本意是服务众生,最终的泛滥成灾还是在于人类自身,比如吗啡沦为毒品,枪炮带动战争……我也清楚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只不过一直苦于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办法。

我正在考虑离开网络一段时间,如果你有更好的法子,我是很乐意听到的。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阅读、思考、自我反省,相信坚持可以改变人生。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