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社交网络太喧嚣,但逃离不过是暂时的

公司

2013-02-18 13:56

嗯,谢谢新浪微博这几年提供了一个还算好玩的玩具。如果有事情,朋友们 email 联系。

曾经担任《经济观察报》之《经观商业评论》主编的方军年前在微博上留下这一句话,删光从前发过的微博,从此成为新浪微博世界里的 “失踪人口”。

方军不是第一个 “撤出” 新浪微博的人,也绝不是最后一个。

远隔重洋,华尔街日报记者 Julia Angwin 一星期前宣布要将 Facebook 上的 666 名 “好友” 全部删掉。她责怪 Facebook 的隐私政策总是变来变去,好友将自己加入 “群组”(Group)不必经过允许,如此以来,她的社交关系链就被暴露了——而一名记者有责任保护消息来源。

也许离开了社交网络,就不必担心自己被口水淹没,也不必担心自己的隐私被暴露——总归是摆脱不安感。到酒吧里认识朋友,需要购买里面的咖啡,用 QQ 认识好友,需要忍受弹窗和广告,用新浪微博认识好友,需要忍受 “信息过载”,用 Facebook 认识好友,总觉得像暗中有一双注视着自己的眼睛。这种被人针对的感觉不好。

不过,解决一个问题,是否意味着解决了所有问题?不一定。大西洋月刊认为,与社交网络隔绝,不意味着一劳永逸。“大数据” 类的服务,会记录下你跟别人的关系,这些痕迹不会因为删掉自己的好友而得到清除。

如果因为隐私问题而不使用特定的服务,那么这个问题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在《无可隐瞒》(Nothing to Hide)一书中,乔治·华盛顿大学的法律教授丹尼尔·索莱弗(Daniel J. Solove)说,“别用信用卡。别用有线电视。别用互联网。别用手机。别办银行账号。别住旅店。别找工作。别租房子。别订任何杂志和报纸。别做任何留下记录的东西。换言之,去过离群索居的生活。”

“离开” 不是一个好主意,它基于未来会出现更好的社交服务的想法上。但如果当前的社交服务没有义务尊重你无名的信息,那么如何寄望以后的公司一定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仅仅是因为 “不高兴” 就离开一个社交网络,这是十分个人的想法。对于那些已经陷入社交网络的青年一代,还有我们来说,社交网络完全 “熄火” 了,到底会造成怎样的影响?

实际上,方军和 Angwin 都没有真正从社交服务中消失,他们的账号和资料都保留着。Angwin 有三点理由,其一、她喜欢用私信来联系人,其二、她也希望当别人在某篇东西或照片上标记她的时候,收到通知,其三、她也希望自己能够被读者发现。

在极端私密,和极端开放之间,有一个广阔的中间地带,社交网络、其它服务其中翩翩起舞,这种平衡需要好好把握。去年《007:大破天幕杀机》都反映了对倚重技术手段的担心——黑客入侵军情六处,特工名单不断流失,Q 和 M 都无力应对危机。007 最终只能回到自己出生地,一个没有覆盖网络的屋子,才终于将反派干掉。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