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照片,不仅是你的朋友在看

公司

2014-10-11 17:42

社交 2.0 中,图片是主要表现形式,除了老牌图片分享社区 Flickr 之外,目前最火的当属 Instagram 和 Pinterest 了,而 Facebook 和 Twitter 也是图片发布的重要场所。一般而言,社交用户总是希望自己拍摄的照片能被更多的人看到。

但是这些发布精美自拍照的用户们可能没想到,盯着他们照片的不仅仅是朋友或者关注者们,还有一些新兴的数字营销公司在挖掘这些照片背后的资源。在以往,不少企业都会在 Facebook 或者 Pinterest 开设主页,占领这些营销阵地,算是人畜无害的推广方式。

随着对用户信息挖掘需求的增强,那么问题来了,个性化推广就需要了解用户的个性,因此就需要对每个用户的社交行为做出分析,图片便是蕴含着无数宝藏的富矿了。

华尔街日报》披露,如今有许多数字营销公司正在社交网络上搜索、扫描、存储并分析图片,提供分析结果给一些大品牌,用来作为决策依据。

以 Ditto Labs Inc 为例,这家公司利用软件扫描社交网络上的照片,比如一个人举着一个可口可乐易拉罐的照片,那么他们可以识别图中的品牌标识、照片中的人是否在微笑以及场景。这些数据让商家得以发送针对性的广告或进行市场研究。

联想起最近愈演愈烈的事关照片的隐私风波,好莱坞女星 iCloud 被攻破,前不久国内 《疯狂来往》游戏将大量玩家敏感视频上传至优酷网站,而在昨晚黑客又攻破了 Snapchat 相关的第三方应用,上万张用户敏感照片泄露,这些都在提醒我们,上传到网络的照片很可能会失去控制。

对于 Facebook、Instagram 和 Pinterest 这类的社交网络而言,绝大部分用户上传的照片属于公开状态,这意味着这些照片理论上可以被所有人可见,当然,某些地方可能得多花些功夫。即便这样,照片被关注者观看和被商业机构抓取浏览分析还是两码事,后者涉及到一些隐私问题。

截止至目前,Instagram 用户已经分享了超过 200 亿张照片,现在每天新增照片超过了 6000 万张。相应的,一些社交网络会放出自己的 API 供第三方开发者使用,获取网络上的公开照片,反之,这些社交网站希望借此吸引广告商的注意,对于这些网站而言,广告是他们创收的最主要方式。

但是,对于这些处于公开状态的照片的隐私问题,目前还是一个争议区域。隐私监管机构认为这些网站没有明确告知用户自己的照片会被商业机构 “偷窥”,但是网站们心里在想,我写在用户须知里了,但是他们压根没看啊。

儿童隐私保护组织 Common Sense Media 副总裁 Joni Lupovitz 说:

“这些行为已经可以适用于商业开发或者恶意营销了,仅仅是因为碰巧出现在了某个地方,你就可能被别人抓取并建立了个人资料。”

近年来,一些初创企业开始挖掘 Twitter 等社交网络的文本信息,通过算法呈现结果和报告,指示出一些趋势。苹果去年花 2 亿美元收购的社交网络分析公司 Topsy Labs 就是干这个的。而现在,这些公司又把眼光投向了图片,相比于文本,图片蕴含的信息更为丰富,而对用户而言,也更为敏感。

这种关于公开图片引发的隐私争议至今没有定论,许多社交网站的隐私政策都不尽相同,而联邦贸易委员会的态度较为开放,支持 Topsy 这些新商业模式,而一些隐私保护团体肯定持保留意见。

由 Facebook 牵头,联合一些科技公司成立的未来隐私论坛(Future of Privacy Forum)主管 Jules Polonetsky 则表示,当用户分享的图片处于公共可见的时候,就应该假定这些照片可能被营销机构扫描分析。

食品业巨头,同时也是广告大户的卡夫就委托 Ditto Labs 在 Tumblr 和 Instagram 中寻找带有他们产品标识的照片。Ditto Labs 公司的软件可以根据照片来追踪用户习惯,比如分析用户在吃通心粉和奶酪的时候喜欢配什么饮料,并且能识别用户笑了没,判断当前的情绪状况。基于类似的分析结果,卡夫就可以调整线上的广告策略,找准目标用户。

BN-EX964_PUBLIC_WN_20141009133939

然而,大多数社交网站对于是否允许第三方进行面部识别还存在规范盲区。

事实上,《华尔街日报》还披露了一家名为 Piqora 的企业批量下载照片缓存到自己的服务器中,帮助服饰企业调研自己品牌的流行度,但是这种行为违反了 Pinterest 条例。

同样,关于第三方企业大批量下载或缓存照片到自己服务器的行为,各个社交网站的规定也并不清晰。

 

题图系《广告狂人》剧照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