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eed】花臂少年与他的电动滑板,不是鞋

产品

2015-07-20 17:41

我也不是第一次采访陈正翔了。

如果你们对这个名字还有印象的话,应该还能想起来,他曾经开发了个名为 Mind+ 的 Arduino 图形化编程工具,极大降低普通人上手的难度。

第一次见到陈正翔时,他把头发完全往后梳,扎了个辫子,形成一个特别的发型。他说话的语速不快不慢,而说到产品的时候会不自觉提升语速和声调。为了开发 Mind+,他调查了当时市面上所有图形化编程工具,截图下来并放在桌面上的文件夹里,里面足有 100 多张截图,全部都有编号。可见这是一个做事认真细致的人。

离开上一家公司之后,陈正翔开始思考自己的创业项目。8 个月前,他正式组建了自己的团队,目标是制造出一款全球最轻薄的电动滑板。上周,这款滑板已经正式亮相 Kickstarter,名字叫 STARY

IMG_4402

它到底有多轻?

先让我们了解一下当前电动滑板产品以及其它出行工具的重量。比如电动滑板 Boosted Board 最轻那款 Single 重量是 6.12 kg。而与其它出行方式,比如电动平衡车 Segway i2,重量达 37 kg,还有电动独轮车 SoloWheel 的重量是 12 kg。

一言以蔽之,以上这些电动滑板、平衡车以及独轮车,用陈正翔的话来说就是,“让一个瓶盖都拧不开的女孩子怎么拿?”

而 STARY 有多重呢?3.9 kg。这个重量意味着——STARY 团队用 GIF 图来说明,连一个小女孩单手都能拎得起。

仅从重量来看就可知道,陈正翔以及他的团队想做的是一款面向大众的代步工具。

如何做一个人人可用的电动滑板?

IMG_4403在滑板还不常见的中国,并非所有人都可以接受 “电动滑板” 这种新颖的事物。至少无论是在北京、深圳还是广州,我看到玩滑板的群体还是以外国人为主。另外,尽管滑板看上去简单,但上手却不容易,一个成年人至少要经过 30 分钟的熟悉,才学会如何向前滑行,而转弯的话就需要更长的时间训练了。

到底为什么滑板在中国一直还是阳春白雪的事务?在研发 STARY 的时候,陈正翔进行了用户调查,他发现在接触滑板的时候,“站上去”、“往前走” 和 “停下来” 是阻止用户对滑板产生使用欲望的关键点。

“我们早期做过很多用户调查,发现其实用户非常关心的问题有:我能否使用? 是否方便携带? 和安全性。”

“用户能否使用是最最重要的一个因素 ,因为如果一个产品用户无法使用 也就失去了对用户的价值,我们也拿了非常多的各种不同的轻型电动滑板给用户去测试。但发现不同的产品的使用门槛完全不同,像是独轮车,很酷,但 80% 的用户都表示无法在半小时内使用。而普通的滑板其实是一样的,从来没接触过的普通人在半小时内也很难滑行”

“但我们调查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点,滑板分为滑板运动和滑板文化。滑板运动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有这个门槛,但文化的接受度是没门槛的,而且被广大多数人所接受。比如做设计、音乐、艺术的人都很喜欢滑板文化,但这些人可能玩不来滑板运动。”

“所以我们想有没有可能让一个从来没接触过滑板的人也能 10 分钟内上手,后来我们把这个标准提高到了没说明书、没语言引导的情况下 1 分钟学会驾驶。”

“我们就做了很多的用户测试,我们找了几十个女会计师,花 2 到 3 个小时间手把手去教他们玩普通滑板。我就在旁边去记录 一个普通人是如何一步一步开始能使用滑板,哪些关键节点,哪些行为产生了转折,以及时长,和他们遇到哪些点会兴奋,哪些点会导致他们直接放弃学习。”

IMG_4415

“站上去,往前动,停下来。这 3 个点是我们挖出来的关键转折点。”

“我们发现当我们让用户直接站到普通滑板上去,几乎一半的用户直接选择放弃学习 因为觉得会摔跤。但我们用脚把滑板固定住,做 AB 测试的时候 发现这个比例有非常明显的改善。即使是女性组,很多人也会尝试站上去。因为他们意识中认为滑板不会乱跑了。”

“第二个转折点是前进。很多人站上去之后只能原地晃动,根本不知道如何让滑板前进。滑板的蹬地前进这个最基本的动作,其实是一个单脚平衡站立的姿态,在肌肉的记忆形成之前很难掌握平衡。这也是为什么普通滑板需要半个小时才能学会前行的原因。”

“但对比实验是,我们让女孩子穿高跟鞋站在滑板上,我们用手推着她前进,然后只告诉她靠两个脚不同的用力就可以控制方向。这时我们发现大多数人很容易去控制方向,因为运动的过程中,他的身体不需要动,只需要调整脚的用力,而不是平衡。”

“最后是停下来,几乎所有人对滑板的恐惧都来自于无法让它可靠的停下来因为和轮滑一样,刹车是一个技巧性动作。但我们对比发现,只要用户知道 TA 可以随时有减速的能力,那他们对速度的接受程度就会提升,对体验使用滑板的欲望也会提高。”

那么,STARY 电动滑板针对这三个关键点都做了一些什么呢?

“刚才提到,用脚踩固定住滑板,就可以改善 ‘站上去’ 的问题。我们就想,如果在原地的时候轮子自己可以把自己锁住,那就可以达到用脚踩住轮子一样的效果。”

“至于 ‘往前走’,如果电动滑板的轮子自己会转,就不需要掌握平衡,而只专注于调整方向即可。对于第三个问题 ‘停下来’,由于我们的滑板电机带刹车,所以这个问题也变得迎刃而解。”

也就是说,相比传统滑板来说,电动滑板可以做得被大众所接受。

电动滑板与 “最后一公里” 出行难题

中国 “最后一公里” 的出行难题,已经存在多年。所谓 “最后一公里” 是什么?比如说之前我在深圳南山租房子住,距离地铁一公里,每次坐地铁去深圳其它地方都感到很痛苦。

在陈正翔看来,电动滑板是对应 “最后一公里出行” 的一种优秀解决方案。“因为我自己也是个小青年,出门主要靠死飞和地铁。比较近一些的距离 1~2 公里肯定不坐车,因为不够折腾的,直接走路 5 公里的就比较尴尬,我会骑自行车。稍微远点的地方我基本靠坐地铁和公交,但地铁站离我住的地方还是有 1 公里 ,下了地铁还要走 10 分钟,各种累。”

“我们发现身边很多年轻人都有这种痛点,所以他们需要一种能坐地铁坐巴士带着,同时又能在 1~2 公里的距离补充一下的通勤工具。”

我之前体验过独轮车,说实话对于一个平衡感不好的人来说,习惯独轮车还是很困难的。我有的朋友每天出行都带着独轮车,但遇到上坡、阶梯时,就必须拎着它了。我体验过几次,结论是,独轮车的确很能锻炼男生的臂力。

平衡车也是同样的问题,如果住的地方没有电梯……

所以陈正翔以及团队很重视电动滑板的重量问题。尤其是要达到女生也能单手可拎、双肩可背的目标。

电动滑板的电机需要固定,固定就需要金属的支架,支架上还需要上螺丝,而电机外还需要外壳和装饰性的东西,这些加下来重量就可能达到 1 kg 了。此外,因为变速箱的设计涉及的技术水平比较高,有的厂商没有这样的技术能力,就只好买一个大电机来撑——对于滑板来说,电机就是一个大金属块,换用大的电机也会增加滑板本身的重量。

另外为了减轻滑板本身的重量,陈正翔把滑板本身 1.6 kg 的模板变成了 800 g 的玻璃纤维混合材料板面。

总之,为了让 STARY 尽可能变轻,在开发 STARY 电动滑板的时候,陈正翔和团队遵循 “这个零件跟让你往前跑有没有关系” 的原则,去掉了无效的结构件、改进电动滑板变速箱的设计,提升电机的效率。从技术能力上,STARY 的联合创始人忻晟曾经是核潜艇内燃机的工程师,也确保了 STARY 的研发可以做到这一点。

结语

目前,STARY 电动滑板在 Kickstarter 上已经众筹 132895 美元,超过了预定的 100000 美元的目标,而且还有 24 天的时间众筹才截止。

陈正翔说,想提前买到 STARY 的朋友,得先到 Kickstarter 众筹,因为他们现在还没上国内的众筹。

我开始期待它最终的众筹额。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