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的屏幕,一位 MacBook 用户决定回归 Windows

产品

2015-10-20 12:17

作为一个曾经的 Windows 用户,当初投奔 “敌营”Mac OS,我最大的期许是能有一个好一点的屏幕,为此果断拒绝了 1440*900 分辨率的 13 英寸 MacBook Air,“叛逃” 的时间也因此延后了数月时间,所以用上了现在这台 12 英寸 MacBook。

ASUS VivoBook 4000 overview photo by HY haoying small

不过,我至今还处在 “痛并快乐着” 的水深火热之中,痛处在于屏幕小、马力有限,好处则是轻薄和优秀的屏幕显示。即便如此,我却并没有停止对 “故国” 的怀念,尤其是现在的 Windows PC 在屏幕上隐隐有赶超 Mac 的趋势,一些笔记本用上了更高的分辨率和更优秀的屏幕,再加上 Windows 10 的诸多新特性,心里早已经长满了草。

ASUS VivoBook 4000_-6

高分屏和 Windows 10 的召唤

所以,我盯上了华硕 VivoBook 4000 笔记本,15.6 英寸屏幕,4K 屏幕。话说这个名字真的有点长,名字中出现的 4000 的字眼应该指的就是这块 3840*2160 分辨率的屏幕。

首先是这款笔记本的硬件配置,处理器为英特尔 Broadwell i7-5500U,主频 2.4GHz,可睿频至 3.0GHz。这是一款低电压处理器,是第五代 Broadwell 架构处理器先发阵容中的一员,14nm 制程工艺,TDP 15W,核显为 HD 5500,最高支持 3840*2160 分辨率。此外,还配备了英伟达 GeForce 940M 独显,2GB 显存。

ASUS VivoBook 4000 CPU Load

(上图为 Lightroom 批量导出照片时的 CPU 负载)

至于为什么不选择一款显卡性能更彪悍的笔记本,原因很简单,我对于游戏没有需求,简单的影音办公来说,低电压处理器配上基本款显卡足够了,还能在偶尔的外出时获得更长的续航。正因为如此,我对 WinBoy 购买 ROG 小型主机的动机存疑,但不得不说机器真的很帅气。现在手头的 MacBook 足以胜任文字工作者的绝大多数要求,而我对笔记本的需求也相对来说简单很多,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来存放照片和视频,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我首先尽可能会选择更好的屏幕。当然,它的三维也要尽可能匀称一些。

下面是华硕 VivoBook 4000 的一些基本参数:

处理器:英特尔 i7-5500U

显卡:英伟达 GeForce 940M

内存:8GB DDR3L

硬盘:1TB 机械硬盘

屏幕:15.6 英寸 3840*2160

尺寸:38.2 x 25.6 x 2.58 cm

电池:37 Whrs

ASUS VivoBook 4000_-3

一台干净的笔记本

在讲到屏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它的外观。

外观一如图片所示,设计上并不张扬,更多的是低调内敛。顶壳,也就是常说的 A 面,是深蓝色涂装的铝合金材质,上面印着比较细腻的拉丝纹路,上端有一长条分割线,内部安放着射频天线。正中的位置印着华硕的 ASUS 亮银色 logo。

C 面是一整块铝合金,除了六列的巧克力键盘,以及宽大的触控板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和线条。电源键位于键盘左上角,右上角则是华硕标志性的 “SonicMaster” 音效标志。

ASUS VivoBook 4000_-17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在键盘区域的边缘,C 面并不是平整的,而是朝向键盘的方向有一定的倾斜角。但是在掌托的位置又恢复了成了一个平面。触控板的面积也足够大,高度稍稍低于掌托,两者衔接处倒角抛光处理。

从侧边看,整机呈三明治结构,第一层是蓝色的顶壳,第二层是银色的铝合金结构,第三层,也就是机身背面则是黑色的工程塑料制底壳。机身背面有一个可供拆卸的小窗,用以更换内存条。手头这款机型为 8GB 内存款,其中板载 4GB,另外一个插槽安置了一根 4GB 内存条,可以手动更换为单条 8GB 内存,而这也是华硕 VivoBook 4000 所支持的最大内存了,应付一般的影音娱乐也足够用的了。

ASUS VivoBook 4000_-11

电池为不可拆卸的锂聚合物电池,与过往笔记本上常见的 18650 电池芯的重要区别是它的重量更小,在电池形态上更容易控制,利于把机身做薄。现在很多超薄款笔记本也大都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方案。

整体来看,华硕 VivoBook 4000 的外观干净简单,没有多余的装饰,没有多余的线条,不过为后续升级留出了空间,这也符合 Windows PC 一贯的风格。

 ScreenshotASUS VivoBook 4000 Lightroom

4K 屏幕怎么能不看片

华硕 Vivo Book 4000 的最大特色可能就数它配备的 4K 分辨率的显示屏了。根据官方的数据,这台笔记本的 PPI 为 282,也正是如此,从高分屏的 MacBook 上(226ppi)切换过来,至少在视觉效果上不会出现断层。另外,和 MacBook 不同的是,华硕这款 4K 本的使用的是雾面屏,对反光的处理比较好。

4K 视频的播放测试,我选取了三个视频片段,《迪拜焰火》、《碟中谍 5》预告、《世界遗产》,帧率分别为 23、50 和 60,对应的码率则是 17212Kbps、45432Kbps、12860Kbps。

ASUS VivoBook 4000 4K video test 50 fps

使用 PotPlayer 播放,前两者都可以流畅地播放,而最后这一个则有严重的掉帧现象。毕竟性能在这儿摆着呢。而且在播放《世界遗产》这样的高帧率 4K 视频时,内存的占用可以直接飙到 80% 以上,这个时候机器也出现了严重的卡顿,隐藏于转轴处的散热孔处也会发布明显的声响。但对于多数不是如此变态的视频来说,播放时内存占用在 40% 左右,相对来说还是要节制很多,平时工作之余看个 4K 视频娱乐一下还是可以承受的。

ASUS VivoBook 4000 4K video test 30 fps 2

除了看 4K 视频之外,更大的显示面积,和高分屏幕的优势是,在图片导入、预览和修改时能够更清晰地展现细节。

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屏幕的优势肯定要事先进行较色,我使用的工具是 Spyder 5 Elite 和配套软件。强烈建议有条件的对正在使用屏幕校准一下,说不定你会看到数字世界的另一番模样,包括色温、色准上都会有所改变。

ASUS VivoBook 4000 Screentest 1

色域方面,华硕官方给出的数据是 72% NTSC,100% sRGB,我们测试结果显示 VivoBook 4000 的色域为 71% NTSC,96% sRGB,数据和官方的差异基本可解释为误差。这块屏幕的观感总的来说还是比较让我满意的,3840*2160 的分辨率,282ppi 有着足够的显示精度,看视频、修剪照片也都有很不错的体验。

ASUS VivoBook 4000 Screen Comparison

(左侧为普通显示屏笔记本,右侧为华硕 VivoBook 4000)

当然也会有不适配的情况出现,比如下面这张图片,最右下角的 Google 拼音输入法。但更多的时候,靠着 Chrome 浏览器走天下,不适配的场景并不多,只是对于一些图片质量比较低的网页,自带打码技能。

ASUS VivoBook 4000 4K video test

(看右下角的 Google 拼音输入法)

终于不用忍受一个接口的尴尬了

对于一个 MacBook 用户来讲,如果说有什么捉急的地方,有且仅有一个的 USB Type-C 算一个。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需要拍摄大量的产品照片,处理照片的时候,接上转接头,还需要再连接读卡器,就像是拖着一个长长的尾巴,着实让人头疼。这对于传统型的笔记本来讲并不存在困扰。

ASUS VivoBook 4000_-2

华硕这款 VivoBook 4000 共有三个 USB 接口,其中左侧两个为 USB 3.0,右侧一个 USB 2.0。另外还有 VGA、HDMI、RJ 45 网线接口各一个。而就我个人而言,比较贴心的则是机身右侧靠近前端的这一个读卡器。

同样是在右侧,还有一个是光驱。虽然现在用到它的情况已经不是很多了,不过也算是有备无患。

ASUS VivoBook 4000_-9

最后,关于 Windows 10 系统部分。作为一位互联网、科技行业的文字工作者,持续关注和了解不同的系统平台还是很有必要的。抛开这一方面不说,Windows 10 的多任务、跨终端特性都足以让敌对阵营的人动摇,更何况我这种半路出家的。

而且很多人担心的高分屏不适配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非常少见,新系统对于高分辨率屏幕已经越来越友好,至少 Windows 10 的 UI 和内置应用并不会出现不适配,UI 过小,或者是文字严重模糊的情况出现。

ASUS VivoBook 4000 overview photo by HY haoying small-4

另外对 Mac 用户来说比较友好的一点是,Windows 10 触控板也开始支持更多的手势,比如三指向下滑动显示桌面,三指上滑显示所有打开的窗口,三指左右滑动在全屏应用之间切换。而且这些手势操作和 Mac OS 有共通之处,降低了切换的成本。

在之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MacBook 仍将是我写作的工具,而这台华硕 VivoBook 4000 将会承担我的大部分数字娱乐,比如观看 4K 视频,当然也可以胜任现在 MacBook 上的工作任务,缺点可能就是 15.6 英寸的屏幕决定了它的体积并不会有太多压缩的空间,机械硬盘如果是换做 SSD 就更加完美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