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Pro,防水防摔,唯怕风雨?(下)

公司

2016-01-14 14:46

前文提要:GoPro:防水防摔,唯怕风雨?(上)

早前,GoPro 的股值市值蒸发了接近 75%,惹来分析师对其未来的质疑。虽然 GoPro 一直以专业极限运动摄影机自居,但它的拍摄场景,已经超越极限运动的界线,但 GoPro 自己一直都不在意,导致它的市场不断的被侵蚀,第一个丢失的,就是无人机。


虽然说无人机的大饼愈来愈大,但法国无人机生产商 Parrot,其 CEO Henri Seydoux 早前接受 Forbes 访问时指出:2016 年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将会 “腥风血雨”。他指出:愈来愈激烈的竞争环境,将会淘汰部份弱小的无人机公司被。

要知道:目前大疆已占有 70% 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而 Parrot 也最多是个老二。所以,即使 GoPro 加入无人机市场,他们也仅仅是个初哥。

技术因素

GoPro 有很深厚的摄影机技术底子,GoPro Hero 在拍摄时的强大宽容度,与其自家的优秀算法不无关系。然而,隔行如隔山,当年他们打算与大疆合作时,就计划将无人机生产部份全部由大疆负责,他们只提供销售而已,故此,我们并不清楚 GoPro 在无人机上是否有足够优良的技术。

诚然,GoPro 近年有不少关于无人机方面的收购,包括全景照片合成软件公司 Kolor、无人机自动飞行技术公司 Skybotix 等,加上他们自己的名气,媒体早就认定 GoPro 将领导群雄。接着,GoPro 在 2015 年 12 月,释出了第一段由开发中的无人机 Karma 所拍摄的影片,获得媒体高度评价(下方视频)。

 

然而,曾与 GoPro 合作的 Chris Anderson 并不觉得 GoPro 够格。他在先前接受 Forbes 的专访里,很明显的讽刺说:

造无人机其实很困难……它们不像相机一样,可以在深圳街头买几个传感器,然后组装在一起就搞定。要把无人机造好是十分、十分、十分困难,而且,你不是单靠买几个零件,就可以搞定。

Anderson 的说法,无疑是质疑 GoPro 并没有足够的技术。事实上,在网上也有不少流言蜚语,指 GoPro 的技术力并没有我们想像中强大,自家的技术壁垒并不高。

诚然,在我所知的无人机世界里,技术门槛其实一点也不高,不少无人机爱好者也会在淘宝里买一堆零件来装篏,效果一样很理想;但是在大量生产的情况下,单纯的黑级科技可能没我们想像中的重要,反而是深厚扎实的参数调校,和累积经年的除错经验更为关键:电脑偶尔有臭虫、会当机,用户最多就是骂几句脏话,顶多就是重装系统;然而,假设无人机在百米高空出了状况?后果可以难以想像。所以无人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高新科技,而是如何让无人机在数以万架次的飞行下、也在不同的地方环境和场合下,仍然不会出任何差错。

GoPro 仅仅在这两年才临阵磨枪,能否足以保证自家无人机在炫目的技术下,仍然能平安回航?

关于这一方面,零度的经验可以用来参考一下。GoPro 除了与 3D Robotics 合作之外,也有把注码押在国内另一著名生产商零度 。零度在 2015 年年中推出的 “零度探索者”,除了有内置镜头的 Xplorer V 版本,也有为 GoPro 度身订制的 Xplorer G 版本。然而,坊间对 V 版的兴趣远比 G 版的要好,原因与 3DR Solo 的情况相似:因为 G 版售价与 V 版一样,但 G 版还要自备昂贵的 GoPro 摄影机,所以没有 GoPro 的用户很少会因而买 G 版。

而且,G 版除了能使用实时影像传送之外,就完全不能透过遥控器控制 GoPro ,不能调整画质、不能在录影与拍照之间切换等,要改变任何设定,必须直接在 GoPro 或其官方应用上更改。由于 3DR Solo 曾经取得 GoPro 的接口,可以在遥控器上完全控制 GoPro,那代表了 GoPro 不是不能、而是不愿把接口开放,导致拍摄者麻烦大增,体验大幅下降。

机器虽然贵了,但功能反而少了,这种合作方式很难说服用户购买 GoPro 版的无人机。

更严重的问题是:在 CES 发表的零度探索者第二代,并没有 GoPro 的版本。据零度内部消息人士透露,他们未来将不再推出 GoPro 用无人机:原因是最初零度打算与 GoPro 合作,推出手持影像稳定器(手持云台)时,但 GoPro 却要求零度交出自家的无人机云台数据,并且要求零度现行开发,当样机推出后,他们才决定是否与零度合作。

最终,零度拒绝与 GoPro 继续干下去。至于 GoPro 为什么要找零度拿无人机云台的数据?零度拒绝后他们怎办?不得而知。

稳定因素

但零度的经验,最少就揭示了 GoPro 目前在生产性消费者 (Prosumer) 市场面对的困境。因为除了无人机之外,手持云台 (Handheld Gimbal) 的技术,正好也是无人机公司所擅长,而他们一直都没有想过要踏足。

手持云台是目前 GoPro 另一个要逼切面对的场景:独立制片人和半专业用户,开始积极地使用 GoPro 来拍摄节目,韩剧 “来自星星的你 “就用了 46 台 GoPro 拍摄 “时空停顿”,而 “爸爸去哪儿” 和 “奔跑吧兄弟” 也大量使用 GoPro 来拍摄然而,如果说素人在极限运动上使用 GoPro ,一般不考虑影片稳定性的话,那愈来愈多的半专业用户和独立制片者,未必就能忍受抖得要命的画面。

osmo

虽然 GoPro 在 Prosumer 市场正在慢慢的冒起,但他们却没有发展自家的物理性影像稳定方案(包括光学防抖或手持云台等),所以不少拍摄者都会选择第三方的手持云台,来配搭 GoPro 使用,当中最著名的是飞宇手持云台。但意料不到的是:当 GoPro 还未正式入侵无人机领域,无人机公司反过来入侵这个半专业拍摄领域:Yuneec 在 2015 年年初,就推出能与自家 Q500 无人机镜头兼容的手持云台 Typhoon Actioncam,最初大家还可能嫌弃 Q500 的成像质素不太够用时,Yuneec 后来更推出了 4K 版本,让画质有了长足的改进。而且,后来就连大疆也开始参战,除了是原有的专业级 “如影” 手持云台之外,他们更推出了更轻巧、方便的灵眸 OSMO(上图),当时爱范儿评测后的看法是:

毕竟市面上不带相机的手持三轴云台售价普遍在 1500 元左右,搭配 GoPro 或者手机的拍摄体验都无法和 OSMO 相提并论。

虽然说 OSMO 并不便宜,但与 GoPro Hero 4 Black Edition +飞宇三轴云台的方案相比,两者的价钱其实也没太大差别。GoPro Hero 与云台搭配的方案,好处是 GoPro Hero 可以拆出来独立使用,所以可用的场景更多;但是 GoPro 也同样不会提接口,所以第三方云台也不会有什么自动全景拍摄等智能拍摄技术。相比之下,OSMO 的优势是摄影机与云台紧密连系,用户可以直接透过云台,进行像全景拍摄之类的智能动作,比 GoPro 方案更简单易用。

而且,OSMO 还有另一个很独特的优势:它可以直接拿旗舰无人机 Inspire 1(悟)的各种专业和半专业镜头来当云台镜头,一物两用。韩国电视节目制作人罗暎锡,以往就经常在节目里使用精灵 2 与 GoPro Hero 混合拍摄;但在最近的一次 “花漾爷爷.希腊篇 “里,他已经把精灵 2 换成 Inspire 1(下图),未来不排除还会把 GoPro Hero 一并换为 OSMO 的可能。

Inspire 1 in Korea drama

早前我们采访过大疆的公关总监王帆,他表示 OSMO 本来就是把大疆无人机的既有技术改于用于手持云台而已:那正好代表了无人机厂商在手持云台的技术优势。而且,大疆近年也很积极的参与半专业摄影市场:Inspire 1 成为首台取得 4k 拍摄能力的无人机,摄像能力已与 GoPro 各有千秋,后来更与专业相机生产商哈苏 (Hasselblad) 作战略性合作,可见大疆对 Prosumer 市场有多大的野心。

当然,现在说无人机会否成功反攻这个半专业的地面领域,为时仍然太早;但是,反正他们有的是云台技术,对于目前还未有一体化方案的 GoPro 来说,是个极大的威胁。

但是:GoPro 到目前为止连光学防抖 (OIS) 也没有,更不要说手持云台…… 

极限之战

除了是无人机以 “手持云台” 的方式入侵半专业领域之外,另一个潜在对手,也在这个领域渐渐变得恐怖起来:

那就是智能手机。

愈来愈多工厂为智能手机生产各种优质专业配件,导致原属 GoPro 的最大优势(大范围广角镜和多样的配件),渐渐荡而无存。以飞宇为例:他一向都专门为 GoPro 大量生产专业手持云台,但最近也开始生产手机用的手持云台。想要有 GoPro Hero 一样的大广角镜头?买个 Ollclip 就好;要像 GoPro Hero 一样的防水?智能手机也有一大波防水外壳,各适其适的配件,你也可以在手机市里找到。

近年由 iPhone 牵头带动的 iPhoneography(iPhone 摄影学),正狠狠的冲击着包括 GoPro 在内的任何一个拍摄领域。2015 年年中得奖电影 “Tangerine” 就是光靠三台 iPhone 5s、一个广角镜头配件、以及一个电影制作应用所拍摄而成。iPhone 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让我们更能理解到智能手机在半业专领域上如何侵蚀 GoPro 的禁脔:最少,目前不少智能手机都有内置光学防抖吧。

但是,还有更准确的证据,证明 GoPro 被智能手机所威胁吗?那就是 GoPro Hero 4 Session(下图)。

GoPro Hero 4 Session

GoPro Hero 相对于智能手机的最大优势,已经不是超广角镜头、也不是海量的配件,而是娇小、便携又易于依附在任何地方。相反而言,近年智能手机屏幕愈来愈大、扁平的外型也不便放置。相比之下,GoPro 十分适合难以手持拍摄的的极限运动爱好者,而智能手机则完全不适合太激烈的拍摄动作。

故此,就有了更娇小、更便携、更适合极限运动,但市场更狭窄的 GoPro Hero 4 Session

GoPro Hero 由第一代至今,即使内在的功能和参数不断提升,但它一直保持与今天相若的形态  (Form factor)。但是,Session 却是 GoPro 在形态上的第一次重大变革,甚至可以算是 GoPro 多年来首次开拓的全新范畴,一个更适合极限运动用户的范畴。无疑,Session 本身糟点较多:例如不能换电池、画质不够好、没有屏幕等等,让一般不太激烈的极限运动爱好者也望而却步,但正如 Digitaltrend 的评测所言

如果 Session 的娇小身躯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帮助,你最好还是买 Silver Edition……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极限运动爱好者,不想被笨重的专业相机所束缚、但又需要一台轻便易用的相机,你仍然会被 Session 所吸引。

最终,GoPro 就发现没太多人真正被 Session 所吸引……那就是代表其实市场上,就没有几多个 “不想被笨重的专业相机所束缚、但又需要一台轻便易用的相机” 之极限运动爱好者。即使 Session 贱卖 199 美元(由第二昂贵的产品,变成了第二便宜的产品),也遇上了感恩节的销售旺季,但分析师预期的销量很可能还是不理想。卖到这个贱价,Session 都不能吸引极限运动爱好者来买吗?

或者,更可能是 GoPro 在茁壮成长后,突然才发现:最需要 Session 的人,其实只是一群很少数的 “真正” 极限运动爱好者,其馀大多数 GoPro 用户可能只是买来拍拍郊游远足、偶尔冲一下浪、偶尔滑一下雪。像徒手攀石、跳降伞、穿激流、蹦极跳等等 “专业级极限运动” 的刚需求,偶一为之。

所以他们对 Session 需求并不太大,反而是需要另一种东西。

平台之战

当然,即使真正的 “极限运动爱好者” 没有我们想像中的多,但我们还是可以争辩说:GoPro Hero 画面的宽容度比智能手机要高,所以 GoPro Hero 还是比较优胜。而且,当 GoPro 在 2015 年业绩不佳之时,同一时间,统计机构 IDC 指智能手机市场也一起放缓,GoPro 和智能手机之间,未必就是 “两个只能活一个”。

问题是爱范儿经常强调:“你来是因为产品,你留下是因为生态系统”

在 2015 年,iPhone 在 Flickr 的照片量已超越 Canon,智能手机已经称霸正统摄影市场,而它的武器就是生态圈。

海量的应用、强大的网络能力,才是智能手机的最大武器。

smartphone and GoPro

凑巧地,很多分析都指 GoPro 的大爆发,与社交网络策略有极大的关系,而社交网络恰巧也是智能手机的强项。上图是 Google 趋势中对 “智能手机” 和”GoPro” 两个关键词的分析:两者的搜索次数,可能会因为不同的关键字组合而有所不同,所以意义并不太大;但两者搜寻量变化的趋势,基本上可以分别反映两者的发展趋势。

无论是 GoPro 也好、还是智能手机也好,它们也是在 2011 年 4G 网络开始流行的时期开始起飞。2011 年开始,各大小公司都开展 SoLoMo(社交、地理位置、移动)策略,Instagram 和 Pinterest 也应运而生。2011-2014 年是智能设备的黄金时期,市场上有大量空间让苹果和三星力争第一,也有大量空间让 iPad 和各种平板继续造 “取代 PC” 的美梦,也有大量空间让 GoPro 野蛮生长。

然而在 2015 年,智能手机和 GoPro 都一起放缓时,智能手机还有强大的生态圈撑着场面,一波又一波高质而具创意的应用,仍然像雨后春笋的涌现,但分析师却质疑 GoPro 缺乏创新能力的同时,也不禁质问:你为什么不发展自己的平台

GoPro 在野蛮生长的期间,他们的封闭程度却比起苹果来说,有过之余无不及:当 iPhone 在 2008 年向开发者开放应用市场,2015 年大疆和 3D Robotics 都争着要做无人机界别的 iOS 和 Android 之时,GoPro 却连接口也不提供给合作伙伴:零度无人机没能透过遥控器控制为 GoPro 补光,而飞宇手持云台也休想像 OSMO 一样全自动全景拍摄。第三方应用?算了吧。微信不能在 GoPro Hero 里直接分享影片,而 AT&T 也不能在 GoPro Hero 里加入 4G 网络。

当全球经济放缓,用户只能从 iPhone 和 GoPro Hero 二选一,你会想买一个可以偶尔和你一起跳跳降伞、征服激流的 GoPro Hero,还是想要个可以发微信朋友圈 、上载优酷视的 iPhone?

小众意识

踏进 2016 年 1 月,GoPro 对去季不利消息的回应,不是无人机和 Hero 5 的新消息,但而是坏消息:GoPro 宣布第四季度的财报预测 (Preliminary Results), 2015 年总营收虽然增长 16%,但第四季营收只有 4.35 亿美元,同去年同期相比,急跌 31.4%,另外,GoPro 宣布将会裁减 7% 员工(约 105 人)。本来分析师预测 GoPro 的营收并不理想,但他们估计仍然会有 5.1 亿美元的营收(即同比下跌 19.5%),但现实的跌幅比分析师预计的还要严重得多……

Session 在第四季度虽然两度狠狠的降价,但本季仍然需要处理 $300-$350 万美元过多的采购承诺及库存,占收入的 6.9%-8%;本季公布的利润率为 44.5%-45.5%,与去年相若,但如果把库存打进后,利润率就急跌至 34.5%-35.5%。可见大幅降价后仍对销量仍然没有太大的帮助,反而据知有部份经销商在降价后,反而把产品下架了。

当然,目前要判定 GoPro 会被风雨所击倒,未免也太早了。以目前 GoPro 的底子,应该最少还可以撑到 GoPro Hero 5 和无人机 Karma 的出现。然而,在某程度上 GoPro 的神话破灭,不是因为 GoPro 不够好、不能吸引极限运动爱好者,而是向来以极限运动专家自居的 GoPro ,由始至终都没留意自己的需求,其实来自多个不同的市场,反而继续用其小众的极限运动心态来经营。

GoPro  会用哪一种心态去看待无人机和 Hero 5 这最后的两根稻草?

题图来自 123R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Odin 是個傻瓜,因為只有傻瓜才會花時間寫文章。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