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爆 CES 的亿航载人机,是划时代变革,还是一枕黄粱梦?

公司

2016-01-08 18:23

风口浪尖!用此话来形容此时此刻的 “亿航无人机”,最恰当不过。两天前,这家中国智能无人机公司,在美国拉斯维加斯 CES 大展上,“全球首发了全电力低空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亿航 184”,并宣称他们 “第一次实现了人类的全自动驾驶飞行”,“给交通行业带来了划时代的重大变革”,并深刻影响 “旅游、物流、医疗、零售等相关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与格局”。

消息一经传出,立即引爆全球关注。社交网络上的赞誉,铺天盖地, “中国特斯拉” 的名声不胫而走。然而,在短短不到二十四小时后,风评出现了巨大反转。来自各方的质疑,首先从中国智能硬件领域的从业者嘴中传出。截止目前,不仅有中国媒体评论 “亿航在蔑视消费者智商”,美国《连线》杂志,也认为 184“Is a Special Kind of Crazy ”。

对《连线》杂志宣称将在三四月内实现 184 商用的亿航无人机,正陷入 “宣传片蒙太奇化”,“产品没有经过验证” 和 “中国特斯拉” 毁誉交织的境况。

亿航 184 参展 CES,火了,爆了, Crazy 了

载人无人机、个人飞行器,随便你怎么叫,亿航这架 184 是一架以运输人类为初衷的自动飞机。184 的尺寸相当于一辆小汽车,最高时速 100 公里, 自称能载着一位 100 公斤的乘客飞行 23 分钟(或者 16 公里)。更妙的是,乘客还不需要任何飞行技能,只要在 app 上设定好目的地,就能坐在舱内舒服地飞到目的地。

舱内配有类 F1 赛车的舒适座椅,平板电脑操控台,自动恒温空调,4G 以及 Wi-Fi 网络,为乘客提供舒适的驾享体验。

亿航公司 CEO 胡华智表示:“让人类真正征服天空,让飞行变得前所未有的安全、便捷,是我毕生追求的梦想。”

这个看上去像童年时候看过的漫画《龙珠》中出现的载人飞行器出现之后,马上就成为了国内外媒体竞相报道的热点,而来自亿航无人机微信号的宣传文章也很快有了 10 万 + 的阅读量,当无人机可能和普通大众有了联系的时候,这样的产品就在短时间内产生了爆炸性的效果。

大爆炸之后的效果,就正如《连线》所说的那样,这真的是太 Crazy 了。

ehang_courtyard

从《连线》开始,谤满天下?

风起于青萍之末,《连线》的 “ crazy ”,相对谨慎。但这样的判断,却立即在国内引爆了 “ 沉默着的意见 ”。于是,在誉满天下短短二十四小时不到的时间内,在微博、微信、甚至媒体的报道中,一大波的强烈质疑迅速向亿航 “ 扑 ” 了过去。

对于那个看得让人热泪盈眶的视频,也有许多人看出了蹊跷之处,其中用到了大量的 CG 动画,和过往回顾实验的镜头。但是最关键,真人上机飞行的画面却缺失了。

在业内人士发给爱范儿记者的朋友圈截图中,一位与亿航 CMO 相熟的人直接称:“这是蒙太奇宣传片”。

123

蔑视消费者智商,则是对亿航智能更为严厉的道德控诉。一家自称 “20 万业界人士每日必读、智能行业第一媒体” 就在有关文章的末尾,使用了这样的判断:“ 明显透露出蔑视消费者智商的意味,而如果想着借此进行新一轮的融资,更非明智之取。”

crazy,蒙太奇,蔑视消费者智商?反转来得如此猝不及防 。

对于这个新事物,一方面,人们看到了个人出行的新希望和新选择,尤其是堵在大城市早高峰的通勤族们。另一方面,人们也担心,这样的飞行器能坐吗?

事实上,这种担心并不是没有道理,如果说普通人的担心来自直觉,那么业内人士的参考就值得关注了。友媒援引无人机业内人士的观点,对于这类飞行器,主要总结出了四个疑点:

  1. 和单人固定翼比起来,这个载人四轴根本没有迫降能力,一旦故障就要等死,高度不够的话有降落伞都没有 X 用,而且多旋翼是能量效率最低的一种;
  2. 载人航空安全第一,现在各种航空技术很多不是研究出来,是摔飞机惨痛经验总结出来的。新人新手,坑死你;
  3. 载人适航各种强制认证足已搞死你;
  4. 意外事故,人命关天,一个官司就能搞垮你。

知乎上有这么个问题:为什么没有四轴(四旋翼)直升机?知友孟国涛指出了这种飞行器的不合理性

为什么在航模中四轴很流行?是因为它的稳定性和易操作性。易操作性来源于四轴飞行器的飞控系统做的很智能,稳定性也是飞控的功劳。飞控通过陀螺仪,加速度计,气压计等传感器获得飞机姿态位置信息,然后控制四个桨的转速来稳定飞机、调节姿态,四个桨的转速由电机来调节。

目前四轴的桨都不大,转动惯量也不大,所以对桨转速的调节响应还比较快,可以有效地控制。但是如果要很大的载重,桨就要做得很大,这是桨的转动惯量就会很大,所以想调节桨的转速反应就会很慢,这时飞机就不好控制了,甚至不能控制。

甚至还有知乎网友表示,还以为是黄修源(大忽悠游侠电动汽车的创始人)回来造飞机了。他们称,不仅是这次的 184 这样,包括之前的 Ghost 无人机也因为做工粗糙,使用开源而非自家技术被无人机圈子所鄙夷,抓风口抢热点来融资圈钱的本质一直没有变。

商用何时能实现?安全如何保证?亿航没有回答

在前面的 “谤” 出现之后,爱范儿迅速联系了亿航联合创始人熊逸放,针对我们关心和亟待了解的关键点提出了疑问:

  1. 您坐过 184 吗?
  2. 新闻稿中有句 “亿航对飞机器所有飞行部件进行全备份”,请问全备份是什么意思?所有的部件都有两套吗?
  3. 亿航的 FAIL-SAFE 系统能起到哪些安全作用呢?例如说,184 飞到无法降落的地方上空时候电池坏了一个怎么办?
  4. 亿航 CEO 在采访中说过,“184 颠覆的是汽车不是航空”。我们看到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已经研发了 6 年,才刚刚获准上路实验。184 什么时候才能合法上天?
  5. 184 电子设备失效后没有任何紧急装置,例如控制杆。普通的旋翼机的紧急处理方式它根本无法采用,飞控若出问题,乘客如何自救?如果要彻底解决,时间要多长?
  6. 据连线报道,亿航打算在 3-4 个月内将 184 商业化,于 2016 年开始预售。基于前面这些问题,何时才能发货?

这位亿航联合创始人表示,以上问题都挺好的,但是在得知爱范儿并不会就回应单独发文后,回应称上述问题 “还是先不回答了吧”。

ehang 184-1

技术派飞行员:这不是一架我敢搭乘的飞机

在获取了上述信息后,为了保证客观,尽量挖掘第三方看法,我们又联系到一位身在美国的业余飞行员,这位飞行员不仅拥有飞机驾驶执照,刚好也在 CES 上详细观察了亿航 184 真机。

对于这架飞机,他留下了如下的评价:

从固定翼飞行员的角度看,如果这是一架飞机,那么很不幸,这不是一架我敢搭乘的飞机。飞机最重要的便是安全,但是这架全自动的飞行器居然没有可以在飞机出现紧急情况时进行手动控制的装置。普通的旋翼机可以在引擎失效时使用 autorotation landing 的方式避险着陆,在自动驾驶故障时更是可以直接越过自动驾驶系统操纵飞机。而假使这架飞机电子系统失效,例如由于保险丝烧断,所有电动系统全部失效,那么只能祈求上天保佑了。

航空的三大要素是飞行、导航、通讯。对于第一点,毫无疑问,亿航展示出了他的创新性的飞行能力。对于第二点,在 CES 现场,我并没有发现飞机中的无线电系统,在平板电脑飞控界面里也只有卫星地图,没有无线电导航装置的指示器,更没有航图的展示。在飞机中,我同样没有看到无线电通讯装置——当然,对于 VFR(目视飞行规则)飞行来说,导航以目视为主,在非管制空余中,无线电通讯也不是必要的。

除此之外,这部飞机更是无法符合 FAA 的 airworthness(适航)要求。根据美国联邦规则汇编的规定,重量小于 6000 磅的旋翼机应有空速计、高度计、磁航向 (14 CFR 27.1303),装有自动驾驶装置时,自动驾驶装置必须容易断开,且手动驾驶装置必须在飞行员容易使用的位置 (14 CFR 27.1329)。换句话来说,除非 FAA 修改适航程序,这部飞机是不可能获得合法飞行的机会的。

然而,对于一个花了接近十年时间还没有成功修改法律以使飞机驾照带有飞行员照片这种小事的政府机构,我们又能期望什么呢?

当然,以上说的是美国的情况,但是从现有的航空制度来看,当下中国只会管理得更为严格,至于会不会有突破,谁知道呢?

商用预测:Google 六年未成功,亿航只要三四个月?

亿航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 CES 发布后,我们的目标是在三四个月内商业化。”

媒体报道中提到,184 的预售时间是 2016 年,那么亿航所说的 “商业化” 大概指的就是预售,而不是发货。一条条地捋,就拿美国来说,不知 FAA 为 184 开辟一个新的飞行器种类,并允许其上天要多久?

在管理机构给出定义前,亿航给 184 创造了一个分类——自动驾驶飞行器(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加上亿航 CEO 胡华智曾说 “184 颠覆的是汽车不是航空”,两者同样无需人工操控,同样瞄准着更安全、绿色的出行方式,因此借鉴下自动驾驶汽车(Autonomous Vehicle)的商业化步调就很有必要了。不说远了,就说说最近的 Google 自动驾驶汽车:

  • 2009 年,Google 开始在加州测试自动驾驶的丰田普锐斯
  • 2010 年 10 月,公开自动驾驶汽车项目
  • 2014 年 12 月,发布功能完整的原型
  • 2015 年 5 月,获批在加州部分公路上实验自动汽车

目前 184 已经度过了在森林空地里秘密试飞的阶段,向世人公开展示了这个极具野心的项目,相当于 Google 自动汽车的 2010 年。按照 Google 的节奏,184 在美国公开试航时间最快也要 5 年后吧——假设飞机跟汽车审批节奏一样的话。184 什么时候能够成为被美国法律认可的交通工具,还要等自动汽车拿牌上路了才能进一步 “预测”。

诚然,这种类比并不严谨,但将两者同时放在美国的交通监管下的话,都是开创交通工具新领域,都是自动驾驶,都需要经过审批-试航/试驾-再审批-上市的一个过程,未尝没有一点参考价值。

更何况,一个是自动驾驶汽车,一个自动驾驶飞机。

从亿航看中国创造,你打几分?

亿航最初是一个众筹明星,在点名时间获得 37 万人民币,又在 Indiegogo 上筹得 86 万美元。非常值得称赞的是,筹得足够的钱后亿航完成了产品研发,并发货回报了众筹支持者,仅此一点已经胜过了不少众筹同志。后来亿航在资本圈的动静越来越大,先后获得 1000 万美元 A 轮融资和 4200 万美元 B 轮融资,成功完成了众筹明星到风投辣子鸡的蜕变。

但 184 的火辣亮相却让人无法不留个心眼,一是过于病毒的传播方式效果,二是过于自信的上市时间,三是不予解释的安全问题。四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否定。不禁让人怀疑——这究竟是一个概念产品,还是一个吸金噱头?

我们衷心地希望亿航能够让 184 走进现实,因为我们希望在亿航能像索尼改变日本制造的形象一样,将中国创造以正面的形象搬上国际市场。

已经可以看到的是,这几年的 CES 上,中国创造已经成为全球新力量,我们希望登台亮相的中国企业能够获得顶尖投资机构的巨额融资,也希望他们的概念产品能够真正走进现实。只是在经历了游侠汽车,云视链等等欺诈忽悠型创业公司之后,人们天然会对太过革命性突破性的技术保持警备。

而就在今天,国外媒体爆出,中国一家生产电动滑板的公司因为侵权,在 CES 展台上被美国警察查办。

对于一个公司而言,或许只是败了一把别人的家;对一个国家的制造业而言,将是又一个无法抹去的污点。

CES 即将落幕,不少人对中国厂商的参展数量和展示产品表示欢欣鼓舞,那么虚虚实实之间,你对此次中国创造在 CES 上的亮相打几分?

 

本文由刘学文统筹,吴垠撰写,陈一斌和庄伟宏进行采访及素材收集。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还有什么比无趣更可怕?网友说:无知。我惭愧地低下了头。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