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金 MacBook 评测:华丽的外表下,性能究竟够不够用?

产品

2016-04-28 20:03

一年以前,这个 12 英寸 Retina 屏幕、全新设计的蝶式结构键盘、Force Touch 两级按压、Core M 的无风扇设计的全新 MacBook 登场,甚至差点抢了 Apple Watch 的风头。

腾讯视频链接
沉淀一年之后,对于全新 MacBook 的这次小更新,其实可以用简单的一句话概括:就是苹果更新了一个新的颜色玫瑰金、升级为六代 Core M CPU 平台。

百闻不如一见

_MG_7001

对于这台笔记本,相信大家对于它的种种配置参数已经熟稔于心:

最厚处只有 13.1 毫米,重量不过 920 克,Core M 处理器,无风扇设计,单一的 USB-C 接口,全新的蝶式键盘,2304*1440 的分辨率,深空灰、金色、银色、玫瑰金色四色可选……

_MG_7052

尽管如此,当第一次上手新 MacBook 的时候的轻灵之感完全超越账面上的数字描述,即便是在 Apple Store 现场体验时,因为机身有线材的束缚,你并不能将它装进包里带到身上,对于重量上并没有太深刻的感触。

_MG_7057

对于 MacBook,它的外形没有变化,全新 MacBook 依旧采用了 Mac 产品线上经典的楔形设计,不过在线条上比 MacBook Air 多了几分硬朗,同时也没有 MacBook Pro 的厚重感(其实,Retina 版的 Pro 在厚度控制上已经非常优秀了)。

_MG_7036

苹果在铝合金的工艺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挑剔的地方了,全新 MacBook 也便是采用了这种金属。依然是全金属的机身,塑料转轴部分也和顶盖一体化的铝合金材料,WiFi 天线集成在了机身底壳上。

_MG_7062

这种轻盈对于长期使用 MacBook Air 13 的我来说也非常明显,在第一时间接手这台全新 MacBook 后感受到的就是前所未有的轻薄。不要说可以单手拿起这台 MacBook,就连大拇指和食指两指都可以尝试一下。

_MG_7073

在传统笔记本的设计话术里,这种极致轻薄的妥协带来就是键程的压缩、散热水平的下降以及扩展性能变差等。无可否认,全新 MacBook 确实也面临了这样的窘境。

_MG_7055

即使再好看,再轻薄,这确实是一个扩展性有限的笔记本。

_MG_7031

只拥有一个 Type-C、一个耳机接口,官方那个 1 转 3 的扩展配件几乎已成为必备;尽管采用了全新设计的蝶式键盘,增大了键帽的敲击面积,但这种近乎无键程的敲击体验,在一年的生命周期外有些人已习惯,有些人仍然是无情吐槽。

性能跑分

关于这台笔记本的性能,我们希望能用跑分和实际使用两方面定义。手里没有上一代的 MacBook,暂时用我的 MacBook Air 13(2015 年初)对比。

这次苹果全新 MacBook 分别采用了 Intel Core m3-6Y30/1.1GHz、Intel Core m5-6Y54/1.2GHz、Intel Core m7-6Y75/1.3GHz 三款低功耗处理器,英特尔官方公布 TDP 功耗只有 4.5w。

而关于英特尔的这颗 Core m3-6Y30 处理器,它跟官网挂出的同型号频率稍有不同:考虑到苹果早有定制处理器的先例,和普通的 0.9 GHz m3 相比,这个 1.1GHz 的 m3 芯片很可能是特别改变了时钟频率的变种。

intel

我们先用跑分介绍性能的部分,不过网络上对于这款 m3-6Y30 已经有了非常详尽的测试。

geekbench

苹果官方评估新款 MacBook 比上代产品性能整体提升 25%。在一些外媒的测试中 Geekbench 3 测试 CPU 提升大概 15%,Xbench 中 GPU 提升仅有 5%。

xbench

在我们实际的测试中,Geekbench 3 的测试中单核成绩达到了 2400 分左右,多核成绩则在 4600 分左右。作为对比,我手中的这台 MBA 13 单核成绩则比它高出 200 分左右,多核成绩高出 400 分左右。

ifixit

从 iFixit 的拆解资料来看,其内部仍然在延续集成度极高的主板设计,机体内大部分位置仍是塞满大量电池。其可修复程度为 1,使用了特定螺丝还配合了胶粘的方式,你如果准备自行拆开难度是非常高,如果不小心碰坏了哪些地方,想要修复要准备好 “加钱换新” 这一种方式等待拯救。

test

不过这样换来了高集成度的高速读写体验。使用 Disk Speed Test 测试工具测得全新 MacBook 采用的 PCIE 硬盘写入速度达到了 684MB/S(与外媒的 800MB/S 有些出入,不过他们是 512GB 高配版),读取速度则达到了 930MB/S 左右与外媒测试结果接近。

可见它在读写速度上跟我这台 13 英寸的 MacBook Air(2015 年初)是差不多的,此前在 MBA 13(2015 年初)刚刚发布时曾测试过 MBA 13 的写入速度为 620MB/S,读取速度则是达到了 1000MB/S 左右。

不过一个现象是目前我使用的这台 MBA 在刚刚测试时的写入速度在 450MB-600MB/S 之间来回跳动,竟然还出现了一次 200MB/S 的写入结果,而读取速度则稳定在 750MB/S 左右,这种不稳定我目前还在排查原因。

test1

另外一项 CineBench 的测试结果:

test3

test2

一个文字工作者进行实际体验

_MG_7027

把目标用户缩小到文字工作者这个框架下,比如我。我会使用 MacBook 完成我的常规工作,包括不限于多网页浏览(多达 30 个标签页以上)、iMovie 的视频制作、LR 等基础工具运用。

我会长时间使用我的 MacBook Air 13 打开 Chrome 几十个标签页,同时进行文档图片编辑,很多时候 MBA 13 会力不从心,会出现一定的卡顿和风扇狂转、机身发热的情况。将这些操作同步换到全新 MacBook 上,我在简单试用半小时的时候发现有些情况下竟比 MBA 13 会好一些,但同样会有一些卡顿和机身发烫的情况发生,主要发热区域在背部中上部分,在可接受范围内。

_MG_7045

使用 iMovie 导出同样的一段五分钟左右的 720P 视频,我的 MBA 13 耗时 2 分 44 秒,这台全新 MacBook 竟还少用了 40 秒,这确实在意料之外。猜测是我的这台 MBA 的硬盘拖了后腿,我关机重启连续测试了几次后输出时间还是如此,实际上我觉得 MBA 13 应该会更快一些,并不确定跟我使用了一年的时间是否有关系。

同理,使用 LightRoom 导出相同的 24 张照片(大尺寸,共 100 MB)时,MBA 13 用时 38 秒左右,MacBook 用了 29 秒。

尽管我不确定有多少人会使用这款产品看 4K 电影,我仍然尝试了下,三个 4K 视频播放问题不大,拖动进度条也还算流畅。

尽管如此,除去尽量适应那个手感差的键程外,我并没有因为键盘的敲击感受而出现生产效率下降的情况。

且我以上所有的传输数据都使用的是 AirDrop,怕的只是一台 MacBook 加一张相机的 SD 卡的情况。

续航方面,多家外媒的整体测试结果确认其完全可以达到所宣称的 11 小时的网页浏览续航时间。而在我实际的复杂操作体验过程,1/2 的屏幕亮度,2/5 左右的外放音量,同时打字并加载切换 30 个网页(有三个一直显示加载状态)、播放高清优酷在线视频的情况下,一小时电量耗去接近 20%。但相信在单独视频播放的情况下续航会好得多。

谁需要这台玫瑰金 MacBook?

_MG_7048

结论是最考验信仰的时刻,秉承客观的原则允许我先抑制下内心对于这台 “轻薄若无物” 的良品的激动心情:

显而易见,我愿意颁给全新 Macbook 一个外观设计奖、对于轻薄笔记本未来方向的前瞻奖,它甚至可以代表苹果这家公司对于轻薄本的全部思考,它依然是无数外观控对外形这一需求的极致打磨。

至于要用这台 MacBook 去干什么,能不能跑 4K,能不能打英雄联盟,能不能充当你的生产力,这些能不能的问题会归结于现实:有人适应了这 “蝶式键盘”,也看到了不少记者抱怨这款 “网编专用本” 在前方写稿是有多手疼;有人认为只有一个 Type-C 接口的 Macbook 是苹果对移动、云、便携的终极思考,也有人认为这简直是一个极其蛋疼的转接设定,尤其是还需要花数百元购买官方的转接头。

如果在乔布斯崇尚的极简设计哲学框架下,它几乎满足了对轻薄笔记本的全部定义。我相信一部分人对这种哲学疯狂崇拜,我能想到的吐槽反而是:

“谁会想要那些转接头?”#乔布斯询问状#

所以如果当你确认自己是否喜欢这样的极简设计风格的产品时,相比起你已准备好了买那个转接头,我更愿意建议你看看外观然后笃定的使用 AirDrop 在 iOS 设备之间协作。

其实这已经是一个非常透明化的笔记本行业。对比这个产品与其他竞品,有些人会吐槽,有些人会第一时间购入,有些人也在购入后强颜欢笑。在爱范儿甚至一些发布会前方,确实有些记者会在使用一段后寻求其他同事换用 MacBook Air,问题在于也总会有人站出来高喊 “我换!我换!”

这可能就是苹果全新 MacBook 的魅力。即使是一年之后、它简单升级了配置,我仍认为这个产品是苹果对于 Mac 轻薄系产品的一大突破。

只不过苹果也没能解决或不愿解决,这让人吐槽的 All in One Type C 接口和不妥协的售价。

 

部分插图来自:macotakara,iFixi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