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未来虚拟世界,这位哲学教授到底在担心什么?

公司

2016-10-04 09:10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VR 价值论(vr-value),转载时已获得作者授权。

这位哲学教授担忧地说,在未来虚拟世界,人的自我意识,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这三件事,让他操碎了心。

eee

共 2900 字,读完需 5 分钟

中山大学有一位哲学教授,几乎不按套路出牌:

第一,作为哲学系教授的他,居然亲手设计和搭建了一个实验室,将虚拟现实与物联网结合(他称为 “扩展现实”)让人在虚拟和现实之间无缝穿越。

第二,作为哲学系教授的他,高数、编程等理工科样样精通,写书只用英文。

他就是翟振明。

前不久,翟教授因为校园歌手大赛事件,在媒体上成了网红。他为争取参赛资格据理力争:

谁说教授就不能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学生只在校园待那么短短几年,而我一直以来就待在校园,我才是真正的校园歌手。

还表示希望组委会修改规则,让校园保安、食堂大妈都有参赛资格。

其实,让翟教授真正成为科技圈网红的,是他的观点。他说,他要站出来,把看到的知道的,告诉更多人。而同一时间,翟教授的观点也被人所批 “危言耸听”、“不着边际”。

这位哲学教授到底在思考什么?

本期由来自中山大学的翟振明教授对 VR 价值论进行独家分享:对于未来世界,我到底在担心什么?我们该怎么办?

 

口述:翟振明,编辑整理:VR 价值论

gg

翟振明,中山大学哲学教授,人机交互实验室主任

早在 90 年代,那时我还在美国大学教书,就做出了预测:

2008 年,鼠标与键盘消失;2015 年,人造皮肤既接受刺激产生触觉,也输出信号驱动电脑做全身动捕。

前两个已经应验了,这之后还有:

2060 年,虚拟世界与互联网整合后的 “虚拟世界” 完全到来;2100 年,虚拟世界与物联网整合起来的 “扩展现实” 全面运行。

可在这个世界到来之前,我们是否做好了准备,冒然进去太危险了。这是一个比现实世界大得多的世界,它会面临太多太多跟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伦理道德,也会遇到很多社会政治结构性变迁带来的风险。

总的来看,有三个大的方面我会比较担心:

一、虚拟世界,人的意志容易被控制,该怎么办?

在虚拟现实里,感官是很容易被控制的。比如,你明明拐了 360 度,可虚拟世界显示只拐了 180 度,你会信以为真。

再比如:现实世界中,你一直绕着圈跑,而你在虚拟世界看到的,可能是一路向前的直线跑。这就说,虚拟现实与现实世界不是完全对等的,虽然这两者在 “本体论” 上可以对等。

虚拟世界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刺激,影响人对于周围世界的判断,从而对人的感官和大脑判断进行控制。

可是,如果这个过程倒过来,被居心不良的人控制,就危险了。

wired_this-room-size-vr-game-makes-you-into-an-actual-action-hero

图片来源:wired

还有,在过渡阶段,虚拟与现实之间的边界可以被故意抹掉。举个例子,你感觉已经出了实验室,其实你还在实验室。你感觉头盔已经摘了,面对的是现实世界,其实你并没有摘,多来几轮,你一定崩溃了。

我们实验室目前就可以完成这个事情,将现实与虚拟的边界完全抹掉。你以为你在一楼打招呼,其实你还在实验室。这个很危险,人就很容易被控制住了。

不仅是感官,如果绕过感官,直接将电极插到大脑中,直接给你输入一个控制系统,那就更危险了。你觉得那是你的想法,其实不是你的。你已经没有自主意识了,你也不会去反抗,没有自我意识怎么反抗!

有自我意识才有人格、尊严、道德这些东西,损害一个机器和损害一个人不一样的就这点差别。这是特别致命的危险,这个一旦出现的话,不可逆转,文明会受到很大的破坏。

二、在 VR 的世界里,人被当作工具怎么办?

举个思想实验的例子:在孤儿院我收养一个女儿,因为医生告诉我,她身体的抗体和我一样,如果哪天我的器官坏了,我可以用她的器官。

我给她好吃好喝,照顾她,给她富裕的生活,最后我出车祸死了。她继续长大,对我感怀感恩。可她并不知道,她的一辈子其实是作为附属存在。

虽然她从孤儿院变成富家子弟,但其实她的尊严是受到伤害的,因为她的一辈子是以人的器官这种身份被我当成工具。虽然,最后没有实现她的工具作用,她也并不知道我的原本用意,但事实上她的尊严是受到损害的。

OmegaAgent_08-1280x770

图片来源:technobuffalo

同理,在进入虚拟世界前,必须将人的尊严和权利放在第一位。 不然我们活得毫无人的尊严,可能还不自知,那就是悲剧了。

VR 世界是人们生活、社交、娱乐的场所,是人们表达真实自我的场所,可如果有其他的一些目的性进去,把里面的人作为工具,让人失去了人原本应有的权利,就本末倒置了。

虚拟世界是要人更成为人自己,生活更幸福,生活空间更宽阔,而一旦成为部分人的工具,虽然表面上也享有很多权利,但违背这个世界的初衷。

三、虚拟世界中人替与人替,人替与真身之间的关系怎么处理?

当虚拟世界都连上网络后,每个人在里面都会有一个或者多个化身,我称之为人替,那么人替与人替之间,人替与真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处理呢?

比如,现实世界中一个是 15 岁的女孩,在虚拟世界里人替为一个 70 岁老头。而一个是 70 岁的老人,其在虚拟世界的人替为一个 15 岁女孩。在虚拟世界中,70 岁的老头对 15 女孩进行了性骚扰,后来被告了,到了法庭上,两个真人一出来,大家都蒙了,谁骚扰谁?

再有,未来在虚拟世界里有没有结婚一说?如果有,应该遵循一夫一妻,还是什么根本无规则可定?面对这些问题,如何解决?

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基本的方式就将人文理性唤醒,把它导入虚拟世界,以此作为制定规则的出发点。只有预先注入了人文理性,鲜活的人文理性,才能把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挡在门外。

那什么是人文理性?人文理性就是搞清楚人类本来应该得到的东西是什么,不应该得到什么,这是公理。

那什么是公理?我举个例子:吃饭,自由,两者你选什么?

你说要一碗饭不要自由,好啊,我高兴死了,你不要自由你要一碗饭是吧,我马上把一碗饭拿走,因为你不要自由,你要碗我偏不给你。

所以所谓不要自由就是自己的想法得不到实现的意思。

如果倒过来我说我要自由不要饭,那就不会产生这个问题,我要自由但是我不要饭,人家就把那个饭拿走了,那我说我要饭,别人问,“为什么刚才你说你不要饭呢?” 我说,“我有自由,刚才不要饭,我现在要饭不行吗,这是我的自由,我可以要回来。”

你要饭已经被要自由覆盖了,不需要单独要的。包含其他,却不被包含的,就是公理。自由就是公理。

搞清楚这个很重要!

playstation-vr-playroom-vr (1)

图片来源:roadtovr

在人文理性的原则下,就能判断真实世界已有的哪些法律可以移植到虚拟世界,哪些法律在虚拟世界将失去意义。要讲道理,不是谁抓住话语权谁说了算。

这个所谓的道理,指的是正当的道理,也就是理性法,他不是制定的,而是靠思考得来的。大哲学家洛克、康德这些人天天思考的就是这个人文理性。

虚拟现实是一个新的生活结构,没有共识的地方先局部达成共识,这些东西从来都是探索性的,从来都是在不同意的地方讨论问题。

虚拟世界初衷就是让人成为自己,人们的生活更幸福,更丰满,生活空间更大,是让人的本性更享受,是一种福祉,任何人都不是别人的工具。

对于以上三个担忧,总结来说的三大原则就是:

  1. 人的自我意识不要被直接控制,也就是不能绕过人的感官直接控制人的意志。
  2. 人与物的关系不要颠倒,这个世界人不是工具,要以人为本。
  3. 人与人替,人替与人替间的关系要讲人文理性。

这个顶层设计在一开始就要做好,这样,当我们进入的时候,就不会混乱了。

 

题图来源:iamvr1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