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还在微信,我会写这么一个小程序

公司

2016-10-14 08:30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公众号骑行西藏(微信 ID:gobybike),转载时已获得作者授权。

f24t

问:“小程序有什么商业化前景?”

tao(作者):“商业化方向需要你根据自身的业务资源优势来寻找。小程序带来的改变是降低了技术门槛,让人更好地解决问题,如同蒸汽机的发明降低了人力成本,于是有了工业革命。”

问:“没商业化价值,谁会去写小程序?”

tao:“问这个问题的,可以想想当年张小龙为什么要写 Foxmail?技术的发展,本质是让人可以更高效地解决问题,而程序员最喜欢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

当然,现在有些程序员只是把写代码作为一项谋生技能,这无可厚非。但我想,总有一些程序员,是把写代码解决问题当作一种乐趣的。

言归正传:

背景:微信形成的快速迭代,敏捷开发的氛围,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白板文化。

无论是在南通,还是在 TIT,小龙的办公室里,都有一块大大的白板,小龙一有想法,就会拉上相关的人,在白板上写写画画,大家有想法的也在上面写出来。

我们会发散出很多的想法,然后收拢成一些可以尝试的需求,大家回去各自落实,快速实现,再去让小龙体验,然后进入下一次白板讨论过程…… 如此往复,渐渐地迭代出一次产品功能的更新。

这过程减少了很多 PPT 文案报告,省去了很多需求邮件往来,非常适合小团队运作。

wechat

图片来源:HNGN

先让我回顾一下其演化的过程:

功能机时代:大家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相关人员会用笔记本把细节记录下来,过程与结果,都记录在笔记本上,产品回去后整理出需求让相关人等进入开发流程,交流场景在邮件 + RTX 群。

智能手机时代:大家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用智能相机把关键的想法拍照记录下来,产品回去后整理出需求让相关人等进入开发流程(资料多了照片),交流场景在邮件 + RTX 群。

微信时代:大家在白板上写出自己的想法,用智能相机把关键的想法拍照记录下来,产品回去后整理出需求让相关人等进入开发流程(资料多了微信上的截屏),交流场景在邮件 + RTX 群 + 微信群。

虽然事后会有一些总结的文档分享到了 KM(腾讯内部知识分享平台)上,但大部分人知道的只是这个结果,而不知道中间的演化过程。这些非常宝贵的资料散落在各种交流场景中,难以整理分享出来,时间长了,有些连当事人都会渐渐模糊。

在我的记忆中,啃饼和叶娃是会把所有这些照片 + 截屏资料存留下来的。在漫长的产品演化过程中,照片 + 截屏图片,是非常宝贵的资料。

我希望做一个小程序,每一个版本演化就是一个主题,大家可以把这些照片 + 截屏传上去(可加评论功能),版本上线有时我们会拍一些庆祝的照片也放上去,这些宝贵的思想就保存了下来,新来的人可以从中学习,某天我们回顾过往,也可以看到自己激情迸发的日子。

 

题图来源:Techpoint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