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的名字》,我想到了一个 app

产品

2016-12-05 16:35

和你一样,看完《你的名字。》之后,我交口称赞细腻画面和时空交错的剧情。不过,接下来我要写的,不是影评。

真正喜欢一个东西的人,就好象陷入热恋的恋人一样,每时每刻他都能够联想到对方。不能错过一个发现好玩产品的机会,就好象恶魔的暗语,深刻嵌入我的 DNA 密码里。

即便是看电影,也一样,可能每一部电影里,都存在着提出新产品的角度,尤其是那些让人在电影院里忍不住飙泪的电影。而《你的名字。》里,在我看来,也同样埋藏着新产品的优美线索。

它,是什么呢?

如果没看过电影的,我可以简单介绍一下是怎么回事(放心,不会严重剧透):某一天男女主角发现他们交换了身体,进入到相互的生活圈子里。而且这种交换身体的事情,一个星期会发生 2、3 次。为了让生活可以正常地过下去,他们采用了「记录日记」的方式,相互告诉大家这一天,他们各自做了什么。

《你的名字。》的剧情很适合高考命题作文:《假如有一天,我和别人交换了身体》

交换身体,也意味着交换生活,一觉醒来发现「家」变了,父母变了,朋友变了,工作变了,同事变了。由于身体依然是另外一个人, 因此他们从一开始的惘然,逐渐地、越来越深入地了解到另外一个人的生活——他的幸福,他的烦恼,他的小欲望,他的癖好。

有趣的是,由于他们是不同性格的人,对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处理方式。虽然身边人会觉得,怎么突然间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但又会觉得,跟往常不一样的 TA,「原来还有这样帅气/可爱的一面。」

交换生活,让他们深度了解另外一个人,而他们的行为,也影响着各自身边的人对自我的评价。交换日记,则让他们可以好好对话,对各自的生活提出自己的看法。奇妙地,深入地,缓慢地相互接受着对方。最后,他们忍不住去寻觅对方,相互成为对方的唯一。

所以,看完《我的名字。》之后,我在想,「交换日记」这种方式,是否存在长期的价值、场景,是否可以成为一种新产品?

1

首先,「交换日记」不是「朋友圈」。

朋友圈里面有你几乎所有认识的人,那些沉淀在通讯录里,但再也无暇回拨的那个人,对你而言只是 nobody。而在你朋友圈里的,大多数和你有着共同的背景,比如说我,因为一直混在科技圈,所以朋友圈里的人很多是和科技圈有关的。在「熟人社交圈」的影响下,我发朋友圈的时候,动机不是为了跟别人分享自己的心事,而是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朋友圈,也是另外一个名利场。

「朋友圈」其实是半公开的圈子,毕竟微信用的人那么多,很多人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而加,更多是因为「工作关系」而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朋友圈发什么,就得顾虑别人的感受了。尤其需要注意公开身份下的一言一行。

毕竟大部分人都不是你的「知己」,他们只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里理解。

「日记」解决的,是人们没有私密空间,与自己对话的问题。因为社交媒体上,属于个人的空间太少了。所以,大部分的「日记」产品,不论是实体的,还是虚拟的(就是 app、网站啦那些),首先强调的是「私密性」。

而一款「交换日记」产品,它首先还是个「日记」。所以它不是朋友圈,不是拿着一个大声公广播。

2

p2383413000

「交换日记」和普通的日记产品相比,增加了一点点社交的元素。但是社交目的也有很多种,刚才分析的「朋友圈」里的社交,趋向于提高社会评价,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而有的社交,比如三更半夜一个电话,却能聊到流泪。这种社交完全出自于你想找人倾诉心事,而对方也愿意听你倾诉心事。但相信我,可以无话不说的朋友,绝对不多。

「交换日记」要满足的就是这种「树洞」类型的情感需求。当现实中的点头微笑,变成了微信中的「在?」时,个人空间已经被压缩了。会有很多因素,迫使社交工具努力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当用户越来越多时,网络的社交场合不再私密。原本私密的社交场合变得不私密,会有什么特征?典型的就是,当名字和个人签名里添加了大量公司、职位等公开标签的时候,互加好友要看名片的时候,这种「标签化」自己也「标签化」他人的场合,就会不私密。

所以,在网络上,属于「个人」的空间越来越少,可以让人无负担去表达自己的产品,也像大熊猫一样是珍稀动物。

私密交流,不会背负「标签化」的压力。因此更加适合展现自我。「日记」原本是个人空间,而「交换」动作,则让这个空间开了一扇窗,足以让人探头出去看看外面的风景。假如景色诱人,出去走走也未尝不可。

和菜头几乎花了半年的时间,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槽边往事」里实验「交换图片」这个充满行为艺术的游戏。9 月份,他推出了「图友」这款交换图片的产品。这个游戏的规则只有一个:你换出的一张图片,必然会随机收到别人的一张图片。

在《第一百万张图片》推文里,他总结了之前自己与参与这个换图游戏的人之间的种种过不去。比如说,他希望大家不要总以为照片都是他自己发的,不要老发自拍,不要老发宋仲基,等等等等。

最后,经过了艰苦的抗衡,他终于意识到,其实「交换图片」的意义,不在于发什么,而在于:

对于我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发出去的每一张照片,都一定被某个人仔细看过,而对方也很有可能立即回复我一张照片。在文字之外,我们竟然建立了某种奇妙的联系—我们彼此知道对方的存在,知道对方在做什么,但不用说一个字。

而「交换日记」也一样:让网络存在一个空间,让你可以自如地自说自话,但不必担心旁人的有色眼镜,还有种种脸色。而别人返回来的日记,你也只需要看看就算了,不必隆重对待,这样让别人反而不知所措。就好象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篇云彩

3

这个世界就是因为充满种种刻意,才会让人感到无比艰难。在「交换日记」这款产品里,就是不能刻意。因为刻意就意味着你手里拎着 8 公斤的麻袋,还让别人一起拎着这个麻袋。

和菜头在《第两百万张照片讲述的故事》里提到,有的用户对获奖的那张照片提出了异议,觉得照片拍得不够好看——逻辑是,不好看不能拿奖。而和菜头则亲自采访了这名用户,让他写出了这张照片的故事,原来是他与她的牵手。

于是,和菜头在文章里总结道:

我知道,对于有些人来说,觉得收到的照片如果没有自己发的那张漂亮,就会感觉自己 “亏了”;对于有些人来说,他们把一切都视作是竞争,是挑衅,是比较,所以经常留言告诉我说:你那里的天空那么灰暗,你也好意思贴出来?

如果是以交换美图为目的,那么大家可以去各种网络图库就够了,500PX 上的图片比我这里漂亮不知道多少倍,来我这里干嘛呢?如果是以一较高下为目的,那么我想问一句:等你到了火葬场之后,要不要比一比自己的骨灰和邻炉的哪一个更多?你赢了的话,你打算怎么庆祝?拿什么庆祝?骄傲给谁看?鬼吗?

每一张图后面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有摄影者当时的心情。在这个世界上,对于普通人来说,最珍贵的不是漂亮的图片,而是心有所动时,世界必有回应。交换图片最早的想法,是让每一个愿意发一张图片的人,必然会得到一张图片作为回应。而在这张图片的后面,必然有一个活生生的人。所以,你在发图一瞬间的心情,你的故事,总有人会看见,不会让你孤零零对着这个世界呼喊,却根本没有回声。

「交换日记」不必刻意。但是,是否要像和菜头那样子设计「换图游戏」那样:每发出一篇日记,就一定会随机收到一条日记呢?

聊到这个问题,我发现,「日记」毕竟与「图片」不一样,它要比一张图片具体多了,也沉重多了,也私密多了。如果只是「交换图片」,很多信息虽然包含在这张图片里,却不必跟别人解释什么。因此它可以随机交换,因为图片本身需要「解释」,只有随机换到的另外一人,感兴趣了才会偶然间相互搭理一下(其实不搭理才是常态)。

而且,记录「日记」的动机,首先还是记录自己,满足隐私。那么,有些日记是愿意跟别人「交换」的,但有的却不。所以,可能在一个「交换日记」的产品里,一篇日记有 2 种状态,一种是可交换,一种不可交换。

不可交换的日记,永远自己才能看到。而可交换的日记,在「交换」了之后,可以让你看到别人的。这样,在记录日记的同时,不会时刻背负着曝光的压力了。

4

yourname

有趣的事情,会发生在日记被交换了之后。

也许你会发现,很多人有不同精彩的生活,有的励志,有的喜欢旅游,有的热爱美食,有的自恋,有的自怜,有的刚分手,有的刚好上,有的……

有的文字刚好让你回想起过去流泪的一刻,有的文字也让你会心一笑,有的则让你大开眼界。没有了社会评价的压力,你交换到的日记,真实自然。

也许,和「图友」一样,启动一个小的聊天窗口,让你喜欢一个随机交换到的日记同时,也能和对方聊上一两句。但是,你们不会相互 Follow,不会一直收到对方的信息。你只需要知道,当前你是否喜欢他的日记而已。而你,作为一个陌生人,也告诉对方,你喜欢在那篇日记里展现的他自己。

也许随机交换的日记多了之后,真的能够让你碰上一个两个无话不说的知己。

写到这里,一个「交换日记」的产品构思,基本已经差不多了。而如果是真正的一款产品,它还会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它会被谁运营,它是否具备持久的吸引力,它是否可以吸引金钱等等。它会被谁吸引,它会吸引谁。

但是想起那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大家相互交换,每个人就有了两个苹果。「交换」这个概念如此迷人,它展示了一种平等。很多产品做得很累,因为它不停地把东西分出去,但却换不来太多东西,不停重复用内容换流量用流量换用户的套路。不论是交换图片也好,还是交换日记也好,「交换」是一种和当前不一样的分享方式,它有分享就有收获。而这个不是一次点赞,也不是一次评论。而是别人也同样花费心思记录下来的内容。也许,现实中生活着的你,也能遇上类似《你的名字。》的剧情。

我很好奇你对「交换日记」产品的想法,请你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