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S 2017 观察】OLED、极致设计、消费升级?CES 2017 揭示了电视发展的这些趋势

公司

2017-01-13 09:31

时间拨回 1967 年,第一届 CES 在纽约市举行。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五十年间,无数的高新行业和产品在 CES——这个消费电子行业的最大舞台——起起落落。这其中,电视与 CES 可谓渊源颇深。

不提与电视关系紧密的广播资讯系统或者 DVD,即使只算电视机行业本身,其发展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也在 CES 上有所展现:

  • 1998 年,高清电视(HDTV)在 CES 上首秀,从此电视进入高清时代;
  • 2001 年,等离子电视在 CES 上登场,电视机按照发光原理分成了多个阵营(当然,等离子在后来的黯然落幕是后话);
  • 2005 年,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网络协议电视)在 CES 上出现,从电视内容获取的角度出发,电视的实用性再次得到提升;
  • 2009 年,3D 高清电视在 CES 上亮相,3D 概念开始席卷电视行业;
  • 2013 年,CES 成了 4K 电视概念的滥觞;

在 VR/AR 概念较为黯淡的本次 CES 大会上,一直作为主要展示产品的电视,表现却一如既往的不俗和稳定。以索尼为首的多家巨头的多款重磅产品,则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电视行业的未来趋势。

OLED 电视:代表着未来,但现在还会和 LCD 并存

由于其自发光特性,OLED 面板可以做到更广的色域、更大的可视角度、近乎无限的对比度,这些都是液晶难以比拟的。关于这种显示技术的优点,各位可以移步此前爱范儿的科普。

OLED 显示技术的历史可以回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而说起 OLED 电视的历史,时间则可以拨回到十年前。2007 年时,索尼便推出了业界第一款 OLED 电视产品——XEL-1。但在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算是一款成功的产品。这款电视的尺寸不够大,设计不完善,使用限制太多,寿命不及预期。

更为关键和重要的是,在发布这款产品后,索尼并没有在 OLED 电视领域推出更有份量的产品,并且在 2014 年时,索尼和松下在 OLED 领域的犹豫不决,让外界对索尼 OLED 的未来更加不看好,即使索尼在 OLED 彩监领域一直有所布局,并且技术和画质拔群。

可以说,在今年 CES 之前,民用 OLED 电视领域最有分量的厂家是 LG。多年的耕耘让 LG Display 在 OLED 领域优势明显,甚至有点 “独自支撑” 的意思。但毕竟一枝独秀不是春,OLED 电视要做大,其余各家也需要加入其中。

本次 CES 上,多个电视厂商均发布了 OLED 电视产品,这其中最让人瞩目的当属索尼 4K HDR OLED 电视 A1E 系列。这款产品也在多个维度上达到了 OLED 电视的顶级、甚至最高水平。

技术方面,得益于屏幕分辨率的大幅攀升,A1E 系列的 OLED 面板拥有超过 800 万个自发光像素,以及索尼独有的 4K HDR 图像处理芯片 X1 进阶版,A1E 系列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黑色,逼真生动的色彩,无残像、大视角。并且 A1E 系列可准确控制大量像素,拓展 OLED 的能力,并以此打造出细腻的 4K HDR 画质。

sony-ces-5

除了画质,对于家用电视同样重要的声场,索尼 A1E 系列同样有独家技术加持:索尼运用 OLED 无背光结构(backlight-less structure)所带来的优势,研发出了 Acoustic Surface 技术(银幕声场技术)。

通过此项技术,电视屏幕可以直接发出声音,换句话,电视的屏幕就相当于扬声器。这样就可以实现比传统电视更加完美的音像结合,从而达到更广泛的音像同步。A1E 系列还搭载世界首个大屏电视专用的音响系统,再配合 OLED 的超宽视角,让消费者的视听体验不再受到空间的限制。

索尼之外,同为日系电视厂家的松下在本次 CES 上也发布了 OLED 电视。这款型号为 EZ1002 的电视,配有松下 Studio Colour HCX2 处理器并支持 ISF 校准,同时也支持 CALMAN 软件校色,满足专业用户的需求。

并且这款电视可以实现比普通 OLED 电视高两倍的峰值亮度,且它几乎覆盖整个 DCI 色域,尤其在 HDR 模式下能够获得更丰富的色彩细节。

如果算上之前已经投身 OLED 电视领域的三星,以及一直是民用 OLED 电视领军人物的 LG,全球的主要电视巨头们都正式投身了这个下一个世代的显示技术。而在这四个巨头的身后,还站着大大小小的更多电视厂家,它们在眺望着 OLED 的未来,并且不少厂家也开始在本次 CES 上推出了 OLED 电视新品。

当然现在就说 OLED 电视全面取代液晶电视的时代已经到来也为时过早。

oled-2

首先一个大问题就是 OLED 面板供应短缺。一个前提,目前 LG 是业界最为主要的 OLED 面板供应商。有消息称,LG 2017 年将向索尼供给 10 万块 OLED 电视面板。这也基本约等于索尼 2017 年 OLED 电视的销量。这对于首次合作的双方而言,年产二百到三百万块面板的 LG 无疑是给足了面子。但十万的供应量,对于索尼电视每年千万级的销量,多少显得杯水车薪,遑论其余的小型厂家。

另外一个问题则是,作为一项新近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目前 OLED 旗舰电视在画质上并不能完全超越液晶旗舰。OLED 显示技术在进化的同时,液晶显示技术也在进步。

在谈到 OLED 与 LCD 并存,以及产品线如何定位时,索尼视觉产品公司副总裁木村一生对爱范儿(微信号:ifanr)表示:

新品(A1E 系列)和 Z9D(索尼去年发布的顶级画质液晶旗舰)没有任何冲突之处。Z9D 可以说是拥有最尖端 4K HDR 体验的电视型号,可以说这是一个在 HDR 层面里达到标杆级别的电视。对于 A1E 系列,我们采用了新的 OLED 面板,通过一些专有技术带来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全新体验。

我们的策略是开发能够让不同类型的面板能够最好发挥出其特性的技术,这个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能够提供一个最适合消费者的体验,我们并不是拘泥于怎么使用面板作为今后方向的考虑。

工业设计的高度不止于机身的厚度

当各家旗舰电视的软硬件趋于一致,电视的工业设计重要性日益凸显。各大厂家在这方面都下了一番苦功夫。

和几乎所有的电子产品一样,从以往的显像管电视到后来的直下式液晶电视再到现在的 OLED 电视,电视的厚度一直在不断突破极限。LG 对电视厚度的追求在本次 CES 上体现得淋漓尽致——LG 推出了厚度仅 2.57 毫米的 Signature W 系列。

薄如刀刃的外形加上分体式设计,使得这款电视的屏幕与墙壁几乎是无缝贴合。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在现场看到这种真正薄如蝉翼的电视的时候,内心的起伏难以平复。

lg-1-1

甚至可以设想一下,随着柔性屏幕技术的不断推进,未来的电视面板部分是不是可以像卷轴一样收起来?

和 LG 一样,索尼对于电视的工业设计同样颇具心得,甚至可以说更甚。毕竟,“Sony Design” 是业界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尽管在两年前的 CES 上,索尼也曾以 “全球最薄” 电视惊艳全场,不过,本次 CES 上,索尼在电视工业设计上的炫技方式和 LG 不大相同——索尼 A1E 电视的厚度为 7.8 毫米,不及 2.57 毫米,甚至自家的 4.9 毫米耀眼。与之相对的是,索尼 A1E 在极简设计上达到了极致。

sony-ces-4

和以往的电视不同,索尼 A1E 背板材质为剔透的玻璃而非常见的金属,这款电视也没有单独的电视底座,低音炮充当起了电视支架,与屏幕面板有一个夹角,放置桌面上,电视呈一个自然倾斜。电视也找不到专门的扬声器,甚至电视背后和支架也难以找到电源线等线材。

sony-6

可以说,无论外界的布局如何,索尼 A1E 都不会显得突兀,因为它就是一块纯粹的平板。只有在斜后方和后方,用户才能看到这块支架。这种极简设计用现在的说法就是,性冷淡。

这款电视的设计极简到了什么程度?一个形象的例子是,所有索尼出品的产品都恨不得 “放大”“特写” 的 SONY Logo,在这款产品上被缩小放到了正面面板右下的不起眼角落。以至于现场有媒体看过之后,以为这款产品是索尼罕见的正面无 Logo 产品。而 BRAVIA Logo 则更是只有被放在了电视背面。

sony-7

据索尼创意中心第一工作室首席创意总监田幸宏崇的说法,索尼 A1E 电视上 SONY Logo 如此的改动,是向平井一夫专门请示并得到批准之后才能这样大规模改动的。

而设计师如此大费周章的缘由,也是为了实现 A1E 工业设计的极简。并且为了达到最好的设计,索尼电视设计师付出的努力可能远比目前看起来的多。

在接受采访时,田幸宏崇讲述了 A1E 实现极简设计的过程。

例如电视后方板子外面覆盖的布,实际上也是设计过程中的难点之一。我们不希望把这块板做的很生硬,让人感觉很厚重,因此选择用布面设计来表现材质之美。同时,由于内部有低音炮,声音通过布质可以更好地穿透出来。通常情况下提到布,就会有容易脏的问题,为此,我们经过多次选择,最终决定了目前的材质。

甚至于电源走线设计也有颇多讲究:

电源线、电路板和各种各样的接口,也都被设计在了板子中。它们被设计到目前的位置是为了方便接插电源,电源线可以通过很短的距离接插,当板子盖上去以后就看不到冗杂的线路。

如果所有的声音全都放到后面会是怎样的感觉呢?这就好比一个人在说话,他的声音从他身后传出来,就算通过一些数字的方式对声音进行调整,还是会有很奇怪的感觉。

sony-4-1

所以,索尼这次发布的 A1E 有一个极大的宣传点,就是 “Acoustic Surface 技术(银幕声场技术)”。通过这项技术,电视无需专门的扬声器,声音可以直接从屏幕发出。而这样的发声位置刚好与电影大荧幕一致,更好地提升了消费者的影音体验。应该说,这是一项具有实用性的技术,LG 也在本次 CES 上展示了类似技术的原型机。但要实现 “音画合一”,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田幸宏崇称:

OLED 电视采用的 Acoustic Surface(银幕声场技术),关键是靠面板背面一个类似 “弓背” 的部件进行震动发声,通过这样的弓形设计将里面的部件撑起,为此,我们将后方板子做到尽量窄。

至于音画合一,这个概念索尼早先就有。正好现在有了能将设计实现的工艺技术,有了 OLED 面板,再加上 Acoustic Surface 技术,把视听体验提到新的层次,这三者合一使得 “音画合一” 终于得到了实现。

“智能”、“物联网” 不再火热?其实已成标配

就好像一阵风,从手机开始,“智能” 这个概念飞入了万千家用电器,作为消费者客厅最大屏幕的电视当然也顺理成章地加入了这个概念。

但和几年前 CES 上,“智能电视” 的铺天盖地相比,今年厂家专门宣传这个概念的很少,这是 “智能电视” 概念被淘汰了?当然不是,应该说智能电视应该成为了标配,而非智能的电视基本在本届展会上找不出来。根据搭载系统的不同,智能电视也可以分为多个阵营——三星的 Tizen、LG 的 webOS,以及其余厂家的 Android TV。

伴着智能电视概念兴起的还有电视的内容,以及物联网概念。

android-tv-1

其实对于中国消费者而言,不少中国本土厂家做得更加出色,如小米。但在硬件技术上占据优势的国际巨头们也在内容本土化的道路上努力着。

同样以索尼为例,木井一生谈到了索尼对于 “智能电视” 的理解:

所谓的智能电视,是帮用户实现更加没有拘束的,更加轻松的环境去视听。智能电视的变化,也是由内容的变化、内容获取的渠道方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

索尼(中国)有限公司消费电子营业本部副总裁,阿部英,在谈到索尼电视内容整合,以及本土化时,表示:

中国的情况可能各位都了解,策略方面与国外不一样。国外与 Google 等平台的合作已经开始,有一些产品已经有这些更为智能的服务,但是国内还没有。

对于这个部分,索尼已经在努力,也有信心去开发更多的平台。一方面,我们内部也有开发的部门,专门针对中国的软件开发中心,进行一些 app 的开发。现在已经有一些 IOT 厂商跟我们联系,开始推出 IOT 概念。我们认为,客厅还是以电视机为主的地方,所以 IOT 是为了让电视机能在客厅更为方便地使用,这也是我们的研究方向。

由于索尼影业的存在,索尼中国还有索尼影业一起在中国准备 4K HDR 内容。

IOT 的高阶化,是索尼中国即将做的事情。

阿部英这样说。

技术升级在驱动消费升级?

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消费者开始逃离电视;而另一方面,4K、HDR、OLED、QLED、超薄、智能、物联网…… 越来越多的尖端技术融入了电视之中,这也正在驱动电视,尤其是旗舰电视的价格上涨——价格六位数人民币的电视已经多次出现。

那么是什么给了厂家们的信心呢?答案或许各有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作为一个存量市场,电视市场的消费升级趋势是一直存在的,且越发明显。消费者乐于为品牌和产品本身的高新技术付出更高的溢价,当然,不可避免的,这部分消费者也越发挑剔。

就好像索尼电视的用户画像描述一般:

一、有钱人;二、发烧友;三、忠实索尼粉丝。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