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和触摸的对话——单手触屏手机的大拇指体验

公司

2010-03-22 00:00

躺在床上在看手机里面的电子书;地铁里一只手拎着东西,一只手在拨号码;正在做饭的时候,手机响了,一只手沾满了油;这些情况下的人有什么共同点?只有一只手进行手机操作!

具有糟糕的单手操作体验的手机会让用户在某些情形下抓狂,而良好的设计则能解救他们,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应付各种操作。我个人非常怀念以前简单的按键手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只手都能顺利得应付下来,有的手机还有专门为左手用户设计的左右按键调换模式(Accessibility 的典范)。发展到触摸屏幕后,这个原则好像慢慢地被人忘记了,按钮越做越小,用户只能用手指尖去点击,操作也越来越复杂,这实在是与用户体验相去甚远的道路。

当然,市面上也不乏仍然出现着许多具有优秀单手操作体验的手机。从 Else mobile 前段时间发布的手机图片能够看出,该手机从界面上专门为单手操作做了很多优化。

拇指的人机工程学

在单手对触摸屏手机进行操作的时候,一般是以四个手指和手掌为依托,用大拇指进行操作,因此单手操作触屏手机变成了拇指和触摸屏的一场 “对话”。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表明中,大拇指有三个关节能够活动(它们从上往下分别是):

位于拇指外观中部的 “拇指第一关节”:能向前弯曲最大 90 度,少数人能向后弯曲

位于拇指外观根部的 “拇指第二关节”:能向前弯曲最大 90 度,少数人能向后弯曲

位于拇指和手腕连接处的 “腕掌关节”:腕掌关节能够进行较大程度的屈伸,收展,所以能完成对掌运动(对掌运动是拇指骨外展,屈和旋内运动的总和。其结果使拇指尖能与其它各指掌面接触,而这是除拇指外其他手指腕掌关节都无法完成的)

手势

一般在操作时候,用户与触摸屏进行交互主要是通过不同的手势来进行。现有的触摸屏能够识别用户的手势有:tap,double tap, touch& hold, pan,flick,pinch & strech

Tap:用户用单个手指轻击触摸屏,随后马上与触摸屏分开

Double tap: 短时间,两次 tap 操作

Touch & hold:用户用手指轻击触摸屏,保持不动

Pan:用户手指轻击触摸屏,在不离开的情况下,移动手指

Flick:用户手指轻击触摸屏,然后迅速的滑动,同时离开屏幕(想象一下,你用手指在弹一个东西)

Pinch & stretch:用户用两个手指分别往两个方向移动。

在这里,我们只探讨一下单手操作触摸屏手机的拇指行为,所以先剔除掉 pinch & stretch 这个手势。

如何操作?

(接下来的部分,希望读者用一只手拿着自己的手机,亲自感受一下)

由于 “腕掌关节” 的活动范围和活动程度与 “拇指关节” 相比都更加大,同时也更加轻松,所以当用户的拇指从放松状态(拇指伸直)转移到需要与触摸屏接触的状态时,会优先使用腕掌关节(人还真是一种很懒的动物)。不信的话,请尝试一下单手握住屏幕,并自然的用大拇指触摸屏幕。另外,如果需要用手指尖触摸屏幕的话(想象一下有一个设计非常小的按钮需要你按动),拇指第一关节会向前弯曲 90 度,但与触摸屏接触时,仍然只活动腕掌关节。

在用户进行 drag 手势时,也会优先使用腕掌关节,只有当仅仅使用腕掌关节无法达到所需要的距离时,才考虑使用拇指的第一和第二关节。如果你是右手用户,请把手机放在手掌上,用大拇指从右上角到左部再到右下角,进行一个最大范围的弧形滑动,你就会明白我想说的意思了。对于右手用户来说,触摸屏单手操作还有一个 “死区”— 左上角(左手用户则是右上角)。因此,在设计需要在特殊环境下,必须单手操作的时候,该区域需要非常谨慎的使用(想想 WM 右上角的关闭按钮对于左撇子用户是多么大的一个噩梦)。

Flick 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操作手势,用户在操作的时候,同样偏向于使用腕掌关节。但是腕掌关节的活动速度比拇指中部的第一关节的运动速度慢,当需要很快速度的 Flick 行为时,会自然地转向移动拇指第一关节。但是,别忘了,第一关节只能前后弯曲,所以只使用第一关节的 Flick,只能上下操作(对!,弧线都不可以,除非有腕掌关节的参与)。

另外,想象一下是用户在使用 Drag 手势来上下滑动屏幕,其的运行轨迹也将会是一个弧线(那是因为他们在偷懒,腕掌关节运动多轻松,多美妙)。

用户是很忙的,让他们轻松一点,如果一只手能操作就用一只手吧。人类的进步在于解放了双手的直立行走,触摸屏手机的进步会不会在于解放了其中一只手呢?

(以上对拇指操作的一些研究是基于我个人的操作和对周围用户的一些观察,并不能包括所有的可能性。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或者有新的想法,欢迎和大家一块分享。)

By Sam @kaixin_yy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