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手机品牌,从 P1 开始

公司

2012-04-18 23:31

今天下午,华为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发布超薄 P1 手机。

发布会的开场舞蹈和舞美设计非常棒。除此之外,与微软 Windows Phone 发布会一样,“新品” 并不新——我们在三个月前就很了解它了,一个月前我们刚刚试玩。对参数着迷的朋友,可以再来温习一下:

  • 1.5 GHz 双核 CPU(TI OMAP 4460)
  • 1 GB  RAM
  • 4 GB  ROM
  • 4.3 寸 AMOLED 屏幕,分辨率 960 x 540
  • 800 万像素背照式摄像头,180 度全景拼接
  • 杜比 5.1 音效
  • 厚度 7.69 毫米(P1 S 是 6.68 毫米)
  • 重量 110 克
  • 电池 1670 毫安(P1 S 是 1800 毫安)

今天 “上市会” 更新的消息是公布了手机的价格:2999 元。这个价格自然激不起小米那样的涟漪,现场的渠道商并没有配合主持人给以热烈的欢呼。在发布会结束后的体验区,几个围观的渠道商在把玩机器,他们在讨论刚刚降价的魅族 MX——对于魅族,他们的反应跟愤怒的 MX 双核拥有者是一样的。我问他们觉得 P1 定价在多少会比较合适。——“2500。不过此前传言 3699,现在看来便宜了不少”。

由于价格并不能吸引人——要知道这个价位是与 MOTO XT 910(水货)、 Galaxy S II(水货)和魅族 MX 四核(拟)争夺消费者——华为索性安排了走穴的央视主持人来宣布价格,而少了小米发布会上拍摄 “伟岸的雷军” 式照片的机会。

发布会结束后,华为网店渠道、电商专区、零售渠道即刻开始发货。

华为终端转变

P1 这场发布会,如果止于单薄的一款产品,是没有必要在昂贵的国家会议中心场地举办发布会的。

更重大的意义在于 “打造华为品牌” 的转变。

华为终端 CEO 余承东(右图)在开场 5 分钟的致辞中,把这种转变描述得非常清楚:

今天是非常重要的时刻,是华为历史上第一次做高端手机。过去一年,我们从 B2B 转向 B2C,逐步面向消费者,这是重大的时刻变迁,是我们第一次(在手机领域)推动华为品牌。

这个转变,华为在 2 月底的 MWC 上就已经表露。但是在一年前,华为终端的 CMO 徐昕泉的态度还是 “我们并不强调现在直接走 B2C,这样风险太大”。时间刚刚过去一年多,华为的思路已经变得清晰:从 B2B2C 直接到 B2C。

余承东虽然在大会上对三大运营商表示感谢,但现场的嘉宾里并没有来自运营商的人——相较之下,微软 Windows Phone 发布会上,三大运营商高层悉数到场。余承东在致辞中说到,华为在去年卖出了 1 .5 亿台终端,其中 6000 万部手机(含 2000 万智能手机),“但大家几乎没有见到华为的品牌,因为华为给运营商定制,打运营商的 LOGO”。事实上,去年华为多款销量过百万的手机(C8500、C8650、T8300 等)基本上都是给运营商定制的机子。

但正如余承东所讲到的 “华为希望抓住智能手机蓬勃发展的机会,成为一个领先的、卓越的品牌”,品牌认知度的建立宜早不宜迟,况且 “华为” 这个牌子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在手机领域沿用并突出这个品牌,日后的品牌溢价是显而易见的。

从 2009 年做 Android 智能手机开始,华为终端先在运营商的庇护下成长,也是华为务实风格的体现。彼时徐昕泉 “谨慎” 表态,缘于华为在销售渠道方面话语权不大。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华为 P1 的渠道介绍页面里,已经骄傲地收录了一百多家零售店、北上深三家官方体验店、华为/京东/淘宝三大商城和三大运营商商店。销售渠道的铺设,一是方便卖手机,二是可以保障售后服务。整套体系的逐步完善,使华为足以举办一场盛大的 “新品上市会” 来宣告打造 “华为品牌” 的计划。

余承东在致辞中的一段话,乍一看似乎是暗指别的厂商,但实际上是源自渠道建设的自信:

从年初 CES 发布到今天上市,碰到很多困难。在这四个月里,我们做了两件事情:一是做优秀的产品,二是产品上市后,要不断地制造机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后者显然是指渠道建设的完善——而非暗喻别的厂商的饥渴营销。

发布会的过程中,坐在我左边的一个渠道商在打电话:“华为 P1 的机子订货 17 万,现在需求很大…” 似乎,华为开了一个好头。

————–

照例奉上 showgirl 一枚: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热爱设备,对数据敏感,崇尚新闻专业主义。致力于90度栏目建设。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