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1000X 体验,这才是索尼降噪耳塞应有的形态

评测

2018-01-29 15:55

降噪耳机这个大热门,好像说得有点多了。

从有线到无线,从头戴到独立入耳,现在市场上对应 “降噪” 需求的产品,可算是多种多样。用户可以按照自己需要的佩戴方案、声音需求来选择降噪产品,自由度非常高。

话虽如此,降噪即便是个热门卖点,但每家厂商对待降噪的态度都不太一样。

(Beoplay H9 无线头戴降噪耳机)

Beoplay 和 Beats 会把蓝牙和降噪整合到自家的旗舰产品中,变成其中一个功能;铁三角和 Bowers & Wilkins 则是独立推产品,没有形成一个固定的产品系列……对此十分执着的 BOSE,就把降噪注入两大耳机产品中,让其成为两大核心主线。

提到索尼的话,他们的部署就比较复杂了。

在降噪热潮还没爆发前,索尼的降噪耳机基本上都是以主流产品的亚种形式存在。

这里包括经典的头戴 MDR-1RNC、h.ear in MDR-EX750NC,还有最近流行起来的 h.ear 系列 MDR-EX750NA 和 h.ear on Wireless NC,都是主流产品衍生出来的降噪款。

直到降噪成为主流,索尼就专门针对这类需求开辟出了一个以 MDR-1000X 打头阵的新降噪系列 “1000X”。

这系列的成员有之前回响比较大的 “降噪豆”WF-1000X、延续 MDR-1000X 经典的 WH-1000XM2,还有今天要体验的挂脖式降噪蓝牙耳机 WI-1000X。

索系坚持,大改小变

自 MUC-M“X”BT1 更新到第二代之后,索尼就像是对 “挂脖式” 无线耳耳塞这类设计,表露出非一般的执着。

新款 MMCX 蓝牙接收器 MUC-M2BT1、h.ear 系列的一众无线蓝牙耳塞均采用他们特有的挂脖结构,挂在脖子上的横梁采用圆柱型实心结构,里面装载电池和接收模块等东西,耳机线没有收纳结构,部分产品还保留了还原有线耳机的接口。

这些,都是索尼早期挂脖无线耳机的设计特点。不难发现,它们都是跟着 MUC-M2BT1 的设计去走的,统一性非常高,但在收纳和佩戴的贴合度上还是有点欠缺。

或者碍于定位、电量等功能需求上的差异,WI-1000X 改用了新的造型设计。比起以前圆润的外观,WI-1000X 会更方正一点,机身的弧度比之前更大,可以贴合颈部的链接位。与此同时,索尼在横梁上包了缓冲结构,质感会稍稍偏软一些,带上还是可以很舒服的。挂脖的主机大概重 61g,日常佩戴不会太累,但就是夏天的时候会有点热而已。

当然,造型改了之后,WI-1000X 身上的金属部件限制了机身的形变程度。就是说,这一代的抗外压、抗压力的能力会之前的产品要低一点,一般情况下还是不要轻易去扭它。收纳的时候,最好也注意一下。

因为,WI-1000X 提供的是软布收纳袋,跟 WH-1000XM2 那种硬质收纳盒不一样,不抗压。收纳的时候还是要把它放好,不然还是比较容易损坏的。

按键布局方面,索尼依然把按键放在内侧,并且按照功能符号来做按键。按键布局依然由支持组合操作的播放控制键和独立的音量键组成,开关放在最后的位置,佩戴后打开其实还是很方便的。

另外,WI-1000X 加入了一个线材收纳结构。用户在不用的时候可以把耳机先绕回主机的凹槽模块里面。

感觉上,这个收纳结构也就是比没有好一点而已,让回去的时候还是要跟着凹槽去挤压,感觉仍然是比较麻烦的。如果可以用上伸缩式结构的话,那效果会好很多。

(对比:Jaben Oriolus 灰黄鹂)

耳机机身用上了跟 XBA-N 系列相近的造型,这个播放表现据说跟 XBA-N1AP 相近的耳机,重量大约是 9-10g 左右,比耳机重 7g 的 XBA-N1AP 要稍稍重一点点。但算上独立的降噪模块等等配件,这个相差其实还是很少的。

同时,两款产品其实都还没有附带耳挂这一类外置的固定结构,线材、胶塞的小幅度移动也还是会引发听诊器效应,安静时听起来会比较揪心。

还好的是,麦克风是放在主机上的,即便用强制挂耳的形式来佩戴也不会影响通话。但耳机线并没有预留挂耳的长度,如果真的要强制挂耳的话,线还是会有点限制。

就外观和佩戴的话,WI-1000X 这次用的主机造型和结构都体现出一种 “从大改中寻求小更新” 的效果。

机身变粗后加入缓冲模块,佩戴舒适感有所提升。收纳结构加入,让这个设计多了些新意,只是还不够实用而已。如果能够把按键更合理的分配在两侧,再改改那个收纳结构,整个 WI-1000X 的主机的操控体验应该会更好。

“全功能加持”

如果要用一个特点来概括索尼 “1000X” 系列的功能特点,那应该是:

WI-1000X 和 WH-1000XM2,应该是功能最全的索尼降噪耳机了。

不论是连接、功能还是降噪,WI-1000X 和 WH-1000XM2 这两个建立在旧有耳机模式上的降噪产品,都有着相当高的完成度。

连接方面,WI 和 WH 都配备了 NFC,应对 WALKMAN 播放器能够做到 “一啪即连” 的效果。

只是,WI-1000X 的 NFC 模块做得比较靠后,面对 NW-ZX100NH 这类机器的话,要在脖子上对接可能会有些麻烦,建议还是先配对,再带到脖子上吧。

尤其是冬天这种衣服穿得比较多的季节,要把 WALKMAN 塞到衣服里面配对 NFC,还是很麻烦的。

WI-1000X 的链接稳定性跟 WH-1000XM2 相当,打开 LDAC 音质有线模式来链接也能保持稳定性。虽然,在某些移动场景(如步行)下会出现不规律的跳线,但这个状况出现频率比较低,稳定性表现还是能满足日常使用的。

功能上,整个 1000X 系列主打的当然还是 SENSE ENGINE 技术,WI-1000X 也不例外。

SENSE ENGINE 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环境,并通过内置算法提供相应的降噪方案。此外,索尼还提供了 Sony | Headphones Connect 这个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调整降噪和声音风格,将它控制在合适的阶段。

WI-1000X 也加入了 “气压调节” 功能,借助手机传感器获取的数据,可根据海拔不同导致的气压不同来优化降噪效果, 从而调整声音的输出。

这个功能在 WH-1000XM2 上也有出现,都是由 SENSE ENGINE 带出的新功能。不得不说,索尼这样的处理手法很聪明。这样做既能够实现功能,也不需要在耳机上多加装传感器,为机内留出更多的空间。

和 WH-1000XM2 一样,WI-1000X 也搭载了 S-Master HX 数字放大器、DSEE HX 数字声音增强引擎,也支持 LDAC 传输。基本上,索尼音频的三大看家本领都集中到这两大产品上了。

比起创新意念更强的 “降噪豆”,这两款耳机的功能配置,才能算是真真正正符合索尼降噪旗舰定位的产品。

这是一副 “XBA-N1BTNC”?

声音配置在上文已经有提到了,S-Master HX 和 DSEE HX 的加入,可以弥补部分设备在传输方面上的不足。即便不支持 aptX 和 LDAC,也能够通过 DSEE HX 提升听感。

那意味着,WI-1000X 配对的是苹果系的设备,声音还会比其他没有 DSEE HX 的产品要好一些。这个处理在 MDR-1000X 出现的时候就已经有了,1000X 系列后续的两款产品也只不过是延续这个传统而已。

虽然配置很相近,但三款 1000X 耳机的声音倾向还是有点不一样。WF-1000X 的声音是往着 “饱满感” 的方向走,WH-1000XM2 则把提升放细节处理方面,整个听感明显比 MDR-1000X 要细腻一点。

至于 WI-1000X,用着跟 XBA-N1AP 同级圈铁单元的它,也保留了 XBA-N1AP 的特点。搭配 LDAC 传输和 S-Master HX、DSEE HX 的处理,WI-1000X 可算是不需要在降噪面前牺牲听感的一个:

(歌手:C ALLSTAR | 专辑:《Loveholic Vol.01》| 格式:CD 转 FLAC)

WI-1000X 的风格还是很索尼,说很靠近 XBA-N 系列的听感也不为过。

人声的表现尚可,应付组合演唱时人声有足够的解析力,声音不算太过前置。但分离度还是欠缺一点,四个人的声音有时候会糊在一起。而且,听起来还是有点干涩。定位感很准,不会有分散感。

但整体的声音很饱满,鼓点有足够的厚度,整个声音不会像纸那么薄。高频乐器的表现还好,点到即止的 Hi-Hat 会有种轻快感。

(歌手:AGA | 专辑:《梦想系校园游 LIVE》| 格式:CD 转 FLAC)

听现场的时候,饱满的声音能带出一种舒服的感觉。稳定的人声输出,再加上略显细节处理能力的掌声,WI-1000X 要的就是这种中规中矩的表现。

它演绎的钢琴声不算突出,也没有太多的特色。所有的声音元素就像是被固定在一个稳固的容器内,它们都可以有均衡的发挥,但也正因为此,声音冲不破这个框架,带不出特色。

(索尼耳机 XBA-N3)

这种表现和之前试听 XBA-N1AP 以及 XBA-N3 时有点类似,它是能够将声音收敛到一个均衡、万用的位置,但要像 XBA-A3 甚至 XBA-Z5 那样带出爆发性的特色,WI-1000X 还是做不到。

可能,这个跟产品本身的定位和策略有一定关系,索尼定义的 WI-1000X,就是一副能够适应绝大部分音乐的万用通勤耳塞。它能够给你的是一种稳扎稳打的舒服,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刺激。

现有产品完全态与未来式

对于索尼来说,WI-1000X 和 WH-1000XM2 都可以算是索尼现有降噪耳机的完全态。

配置上,它们都搭载了最新的传感技术和声音技术。佩戴感在机身设计转变后,舒适度也有了改变。再加上它们的稳定性总算 “恢复” 正常水平……这些元素加起来,才算是完整的 1000X 系产品,才能叫做索尼的 “代表作”。

如果真的能够在品控上再做得好一点,相信它们的风评可以再好一点。

另外,索尼音频在 2017 年的新品发布会上强调,降噪产品、智能音箱以及面向高端需求的 Soundbar 将会成为音频部位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在那之后,索尼会在原有基础上,加大这个三大部分的投入力度。

就此看来,索尼这套 “1000X” 也可能会成为未来产品的风向标。

因为降噪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热点,它不需要寄生在其他原有产品上,靠 “衍生” 才能获取商品化的几乎。MDR-1R 和 MDR-1A 这两个年代的策略,也需要更新了。

目前,索尼已经在 CES 2018 上推出了 WF-SP700N。

这款比 WF-1000X 稍大一点的新品,相信就是基于索尼 WF-1000X 衍生出来的一种新东西,也是一款主打降噪的独立产品。相信在未来,我们或者也能够看到更多主打降噪的入门产品出现。

此外,WI-1000X 这种主机结构也会影响着索尼挂颈耳机的进化。之后推出的 h.ear in Wireless 系列和未来的蓝牙接收器 MUC-M3BT1,或者也会以这个形态出现。这,就是它对未来产品的影响。

毕竟,旗舰不仅仅是技术展示,它还是厂商们对未来的试探和认知。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