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 3 个陌生网友组队健身,「被迫」拉高了三倍运动量

AppSo

2021-03-08 13:46

请人吃饭,不如请人流汗。

本以为这是早就过时的健身鸡汤,没想到却在成为我的日常。

让我重燃运动热情的,是公司发起的一个内部挑战赛,只要与几位 Apple Watch 用户组队,7 天内总运动积分靠前,就能获得一份小礼物。

▲「5 号脑洞」即我们的内部挑战赛名称,「乔家大院」为我所在的团队

有奖品就有目标,有伙伴就有坚持的动力,还能让平时用来看时间看通知的 Apple Watch 充分发挥运动记录作用,这谁顶得住啊?

保证计分公平有效是活动的关键,而承载「组队竞赛」重任的,就是今日苹果 App Store 中「女性力量」专题页推荐的应用《Challenges(挑战)》

接下来,我就将结合自己的使用体验,以及 APPSO 与《Challenges》开发团队 FitNow 的独家对话内容,让你感受这款 app 的「神奇魔力」。

如果你也有一块 Apple Watch 和一颗想运动的心,就看下去吧;如果你还没有 Apple Watch,阅读完这篇文章可能就想入手了。

《Challenges》是什么?

简单来说,《Challenges》是一个激励你闭合 Apple Watch 每日活动、锻炼、站立圆环,从而获得积分的组队运动 app。

只要你有 iPhone + Apple Watch,就能免费下载并正常使用。

▲ Apple Watch 通过三个圆环,来呈现你每天的活动、站立频率,以及锻炼时间

《Challenges》本身的操作并不难,我们可以用三个层级对主要功能进行简单划分,以便更好地理解。

1. 挑战

App 内的所有活动都基于挑战,任意用户可以加入公开的挑战,也可以在接受到邀请后通过输入代码加入已有挑战,或自行创建私域挑战。

▲ 通过输入代码加入已有挑战

▲ 自行创建挑战

挑战中的比赛类型可以是 4 人团队或个人,每位用户允许同时加入多个挑战。

2. 团队

加入挑战后,如果该挑战为「团队比赛」,那么你需要通过搜索加入公开团队,或自行创建团队邀请其他用户加入。

每个团队最多 4 人,同一挑战下的不同团队为竞争关系,每位用户在一个挑战里只能加入一个团队。

▲ 创建团队时可以选择是否「仅限受邀」,开启后只能通过队长分享邀请链接加入,而不开启则允许任何人加入团队

3. 个人

加入挑战后,如果该挑战为「个人比赛」,那么进入挑战后无需再进行其他操作,直接参与排名。

据了解,这项功能在去年 4 月上线,相比 4 人一组注重互相激励,个人战无疑更考验自制力。

▲ 个人比赛会直接参与大排名

当然,你不必去深刻理解上述每一个层级的含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醒目的按键将会指引你参与到挑战中,稍加摸索就能熟练使用。

《Challenges》怎么计分?

既然要排名,app 的计分规则就值得研究了。

在《Challenges》内,每日个人最高得分为 110(个人比赛每日最高 98 分),包括:

  • 活动圆环满分 36 分,达到动态卡路里目标的 3 倍,即红色圆环满 3 圈。动态卡路里根据加入挑战时设置的体重来计;
  • 锻炼圆环满分 36 分,锻炼 90 分钟,即绿色圆环满 3 圈;
  • 站立圆环满分 14 分,一天中 14 个小时里,每小时至少起身站立 1 分钟,即蓝色圆环走 14 格;
  • Bonus(奖金)满分 24 分:
    • 当你自己闭合三个圆环可得 12 分;
    • 每当有成员闭合三个圆环,团队成员均能加 4 分,最多加 12 分。

想让排名靠前可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依照我在公司坐班一天 + 上下班走路 40 分钟的「懒人运动量」,就只能获得 30+ 分数,和满分相距甚远。

而 FitNow 团队告诉我们,首页的「精选挑战」中每个月能达到满分的团队有很多。所以如果你想加入一个挑战,并获得不错的成绩,势必得有远多于平常的活动量。

当然,如果你无法保证 110 分达成,也可以给自己「先定个小目标」,争取拿到 80 分/天的金牌、60 分/天的银牌、40 分/天的铜牌。

▲ 挑战结束后,原本的挑战横幅会由所获奖牌替代,所以在进行挑战时,你可以一开始就冲着某个奖牌去努力

《Challenges》背后的故事

FitNow 团队做的第一款产品并非《Challenges》,而是《‎Lose It!》。

《‎Lose It!》发布于 2008 年,是个记录饮计算卡路里的 app,正如它的名字,主要用来控制热量摄入以帮助用户减重,在美区 App Store 中长期排在「健康健美」榜单前 20 位。

有意思的是,「Challenges」原本只是《‎Lose It!》中的附加功能,2016 年才作为独立 app 上线。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调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数设定,《Challenges》的用户构成又是怎样的……带着种种疑问,2 月底,FitNow 团队核心成员 Kevin、Austin 接受了 APPSO 的专访,分享了他们的创作故事。

▲ 左为 FitNow 团队核心成员 Austin,右为 Kevin

以下为采访实录摘录,APPSO 作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APPSO:能介绍下团队和产品背景吗?

FitNow:我们的公司名称是 FitNow,现在发布了两款 app,一款是《‎Lose It!》,2008 年上线,算是 App Store 健康类别里最成功的产品之一;第二款就是《Challenges》,从推出到现在有三四年的时间。整个公司有 45 人,其中《Challenges》主要由 6 位成员负责,相信随着产品的发展,团队人数也会随之扩增。

▲《‎Lose It!》中的「挑战」与《Challengs》数据相通,不过这项功能需要开通高级版才能使用,而《Challenges》完全免费

APPSO:《Challenges》下载量如何?

FitNow:已经超过 5000 万人下载了。

APPSO:截至目前,《Challenges》共创建了多少个团队?

FitNow:去年 4 月《Challenges》才有了公开挑战,每一次的公开挑战中有 20000 多人参加,大概是 4000~5000 个团队,而每个月会进行非常多的挑战,可能有上万个团队在参加。

APPSO:整个 App 中人均每日积分是多少呢?

FitNow:我们并没有对每一位用户去做记录,不过对公开挑战里的数据进行过分析,其中最多用户取得了银牌等级,这意味着每日卡路里目标要达成两次,活动和锻炼的圆环也得闭合两圈。

另外,也有很多用户拿到了金牌,金银牌获得者加在一起的话,占了我们总用户的 75%——这对我们来说是件很惊人的事情,也说明当我们把 Apple Watch 和竞赛相结合,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APPSO:是什么契机让你们想到去开发《Challenges》这样一款产品?又是怎样发掘「组队健身竞赛」这个需求点的?

FitNow:我们看到原本在《‎Lose It!》中的「Challenges」功能,有着很高的参与度和活跃度,用户本身会很热衷于组队竞赛;另外,也有很多企业来找到我们,用「Challenges」来做一些内部竞赛,于是我们就感觉到「组队运动」的确是一个硬需求,想要把这个功能拿出来单独做。

Apple Watch 的推出,恰巧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切入机会。用户不必非得在 iPhone 上操作才能使用,可以直接通过 Apple Watch 实现连接,这样有目标的组队运动,也让用户的动机、责任感、投入度和体验都能得以提升。

▲ 爱范儿的活动社群才开放,已经有不少用户在自发组队了

APPSO:竞技元素的加入,你们认为会让用户对运动的态度发生怎样的变化?以挑战比赛和分数作为激励,是否会让运动过于功利化?

FitNow:竞技元素非常重要,这也是我们在做《‎Lose It!》时学到的一点,当用户在组队竞赛时,动力明显更足。我们都知道「健身」是一个定期就会去做的事情,如果能让用户对这件事感到更加兴奋,其实是很棒的,以此来激励大家拥有活力,保持健康。

所以我们认为竞技是特别有效的、积极且正面的,能够协助我们去达成目标,用户也很喜欢通过这样的方式参与其中——当把健身变成一件好玩的事情,就更愿意坚持下去。

APPSO:《Challenges》的用户特点是怎样的?

FitNow:大多数人年龄在 30-49 岁之间,全职工作,重视自己的身体健康,并且喜欢健身运动,尤其喜欢举重和跑步,且很多用户会聚焦在「减重」上。(注:考虑到《Challenges》在国内推广较晚,统计结果中中国用户可能并不占多数)

APPSO:现在的用户构成中,男女比例大概是怎么样的?这和你们当初的构想有出入吗?

FitNow:这个问题很棒,我们最近正好做了一项深入的用户调查,发现 80% 以上都是女性!其实之前有猜测会是女性偏多,但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比例,远超预期。

当然,随着我们把 app 推广到更广阔的市场后,男女比例应该会越来越平衡。不过我们还是很高兴能有如此多女性用户,她们足够强大且具有鼓舞性,为产品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APPSO:开发《Challenges》的过程中,你们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FitNow:最大的困难就是同步和计算。要将 Apple Watch 上的运动量转换成分数,要计算个人的分数、团队的分数,以及奖励的分数,对于一些特定的比赛我们还有特殊的分数需要加进去,尤其当挑战规模很大的时候,涉及的数据就特别多,所以算法方面我们一直在学习和优化。

APPSO:那么针对 iOS 14,《Challenges》做了哪些优化?App 有用到哪些苹果新技术吗?

FitNow:我们近期就在做 iPhone 小组件的开发,这个特别令人兴奋,有了小组件后用户就可以更加直观地查看进度和最新分数,这是种很便捷的展现方式。

新技术方面,值得一提的其实是《‎Lose It!》里用到的 CoreML——这是我们用到的非常关键的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识别食物用于「健康饮食」挑战,比如识别出蔬菜和水果就会增加得分。近期我们也用上了 ARKit 去做一些原型,希望可以更好地识别区分食物。

APPSO:我们看到《Challenges》里会有一些「精选挑战」,比如近期的 Get Active India,是鼓励印度的用户选择自己的城市后参赛来获得奖品,这些挑战都是如何发起的?发起过程中有遇到什么值得分享的故事吗?

FitNow:类似 Get Active India 这样的活动,就是由我们的合作伙伴发起的大规模挑战赛,这种公开的挑战本质上是希望将 Apple Watch 与《Challenges》的功能相结合,以激活全世界的社区。划分城市实现全国内的竞争,则是我们做的全新尝试,印度便是一个很好的试点国家。

在 Get Active India 的发起期间,我们的工程总监 Raj Sathianarayanan 就分享过,当他和家人正在印度登记入住时,母亲告诉他在周围看到了 Get Active India 的广告和相关的活动。得知团队的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力,这件事让我们都感到很高兴。

▲ Get Active India 是印度国家内的城市挑战赛

APPSO:对于我们 3 月 8 日在中国上线的「为健康腾点时间」挑战赛,你们有什么建议和期待?

FitNow:建议用户去找亲友组队,可以是 8 或 12 个人组成两三个 4 人团队,这样既能和其他亲友队比赛,也能和挑战里的其他队竞争。

不过如果没有亲友一起,我们也推荐用户随机加入陌生人的团队,与未知的队友共同努力,这恰恰是能体现《Challenges》的独特魅力的地方——即便互不相识,不必有太多语言方面的交流也可以将彼此联系起来,你只需通过闭环来表达对团队的承诺,大家共同实现目标。

除此之外,你还可以使用《Challenges》的「发送消息」功能鼓励队友,从某一层面来看这其实就是「社交健身」。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为健康腾点时间」这样的活动,把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人紧密联系起来,增加大家的向心力,尤其在受疫情影响的这段时间里,团结是非常重要的。

▲《Challenges》中可以和好友互发消息鼓励

APPSO:接下来《Challengs》的更新方向和发展规划是怎样的?

FitNow:过去一年,我们团队的增长超过了往年的总和,对我们的所有用户和合作伙伴而言都是令人振奋的。接下来《Challenges》将用上更多苹果的新技术,切实做好每个国家/地区、每种语言和每台设备的适配,以应对更多企业竞赛的需求。


有一个词可以最好地概括用户的反馈:动机。

在 App Store 评论里、用户群的交流中,《Challenges》让一个「懒人」变成「运动健儿」、让一群朋友从「约饭」变成「约锻炼」,甚至是促成外国友人「跨国合作」的例子并不少见。

《Challenges》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将陌生人社交与熟人社交做到了相互交集,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认同感并产生正向情绪,但社交又只是辅助性的一环,不用打卡自拍,不必分享经验帖,最终让我们聚集的还是运动本身。

从我的实际使用情况来看,加入《Challenges》挑战后最直观的变化,即原来闭合 Apple Watch 三个圆环是奢望,现在却成了每日及格线。

我不仅会主动打开 Apple Watch 体能训练功能,记录下每次的户外步行、健身游戏、羽毛球等运动数据,并尽可能加长持续时间;也会乐于和陌生网友组队,目标一致地加油打气,避免用「反正熟悉的朋友都知道我很懒」等借口催眠自己,最终取得超越亲友团的成绩。

可以说,Apple Watch 带来了更积极的生活态度,《Challenges》则辅以对运动的量化,带来了一种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果你也想探索自己的运动潜力,想参加一场酣畅淋漓的「线上运动会」,那么欢迎加入我们联合 SUPERMONKEY 和 Apple Watch 共同推出的「给健康腾点时间」活动。

这是《Challenges》上首次在中国推出的公开挑战,将持续 3 月 8 日 – 3 月 21 日两周。下载 app 后,与 3 位朋友组队可参与挑战,每天完成三个任务获取积分,并能实时查看自己队伍的排名。

14 天的时间,不长也不短,拉上朋友陪你一起挺过最初的习惯养成期,一起用圆环去入门,去更深入地了解自我,去探寻属于自我的快乐。

识别下方图中小程序码,进入「挑战组队页面」,一起动起来,还能赢取苹果系列周边礼品!👇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