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高”:诽谤信息被转发 500 次可判刑

2013-09-09 17:16

鉴于社交网络已经融入我们多数人的生活,下面的信息恐怕不能错过。

根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9 日下午 15 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 “两高” 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司法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的入罪标准,即 “情节严重” 的认定问题。今日公布的司法解释明确,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情节严重”:

  • 一是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
  • 二是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
  • 三是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
  • 四是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总体上看,《解释》对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行为构成诽谤罪的标准,规定了较为严格的 ‘门槛’。”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说。

“行为人如果实施了诽谤行为,但不符合《解释》规定的 ‘情节严重’ 情形的,也不能认定为诽谤罪。” 孙军工进一步指出,这充分体现了在依法、准确打击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犯罪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网民的表达权,极大限度地体现教育、引导为主的精神。

司法解释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 一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 二是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
  • 此外,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情节恶劣的,以 “捏造事实诽谤他人” 论。

据悉,该司法解释将于 2013 年 9 月 10 日起施行。

另据腾讯科技报道,“两高” 9 日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

  • 以营利为目的,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删除信息服务,或明知是虚假信息通过信息网络有偿提供发布信息等服务,扰乱市场秩序,单位非法经营数额 15 万元以上,或违法所得 5 万元以上的,属非法经营行为 “情节严重”,以非法经营罪定罪。
  • 如果行为人明知是捏造的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实施了在信息网络上散布的行为,主观上故意,客观上造成实际损害,情节恶劣的,以诽谤罪定罪处罚。如果行为人不明知是他人捏造的虚假事实而在网络上发布转发的,即使对被害人名誉造成一定的损害,也不构成诽谤罪。
  • 《解释》明确了网络诽谤犯罪适用公诉程序的条件即 “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 的七种情形: 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公共秩序混乱的;引发民族宗教冲突的;诽谤多人造成恶劣影响的;损害国家形象,严重危害国家利益的;造成恶劣国际影响的;其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

 

题图来自 all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