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读电子书,电子书“读”你
人们读完《乔布斯传》所用的平均时间为 10 个小时,每小时阅读页数约为 54 页;买了《×××单词书》的人,有 98% 没有看完 A 打头的单词列表;有 57863 个人都高亮了凯文·凯利《技术元素》 170 页的那句“在这个新的在线世界里,任何能被复制的东西都会被免费复制”……
以上数据纯属虚构。但来自华尔街日报的一篇报道告诉我们:人们的阅读行为现在也能被统计得如此细致入理。
在没有电子书的时代,阅读一直是比较私密的个人行为。除非主动分享,否则类似“读了什么、读得多快、读了多少”等行为很难为他人所知。对出版商及作家们来说,他们也无从知道买了书的人是否曾翻开过自己的苦心沥血之作,是否也喜欢自己最满意的那一个桥段。
然而,电子书市场里的那些巨头们(亚马逊、苹果、Google、巴诺等)实际上对这些信息了解得可能比我们自己还要清楚。巴诺(Barnes&Noble)负责电子书业务的副总裁 Jim Hilt 说公司已经开始与出版商分享这些信息,以帮助他们做出更好更有吸引力的电子书,不过这些分析仍属于“初级阶段”。但这些初级阶段的数据已经产生一定的用处,巴诺公司已经着手调整电子书的展现形式。
在这样的“监视”之下,电子书爱好者们的阅读行为从未被了解得如此清楚。面对这种转变,部分作家表示了欢迎,因为这有利于他们制造出更符合人们阅读习惯的电子书;但也有作家表达了担忧:这种数据驱动型的取巧方法并不利于文学创作。
我们不会因为有人没有耐心读完就去缩减《战争与和平》。
而这种现象同样引发了部分人群对隐私暴露的担忧。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是致力于保护消费者权利和隐私的公益组织,其法律主管 Cindy Cohn 说:
你所读之物应该不关他人之事。但现在你却没有办法告诉亚马逊:我想买你的书,但我不想让你知道我在读什么。
对电子书时代的到来,我张开双臂表示欢迎。我希望能读到越来越多的电子书,却不希望电子书越来越能“读懂”我。如今,亚马逊们能知道我读的电子书“从何开始、于何高潮、在何结束”;将来,电子书阅读器们或许都装上实时追踪人脸的“眼睛”(摄像头),书的内容根据人的表情来实时变换。
但我们是否应该张手拥抱这样的未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作家通过数据驱动去“创作”符合读者喜好的作品,或者电子书将来真的智能到能“自适应”的程度,这会让更多人接受电子书吗?
题图来自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