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H-1000XM3 体验:刚开售的它,为何就能称为值得更新的降噪旗舰

产品

2018-10-19 13:21

等了一年,索尼的 WH-1000XM2 终于又更新了。

的确,虽然索尼这个 1000X 系列有一定的商务定位属性,但对于一个面向常规消费机市场的耳机产品,而且还是投放在热门方向上的头号产品,一年一更貌似也不算是太过分的事情。

不过,WH-1000XM2 其实也有着很高的完成度。

SENSE ENGINE 的加入,让这款降噪耳机适应不同的环境时也能借助手机传感器的辅助,比初代产品 MDR-1000X 再「聪明」一点。新单元的加入以及索尼全线音频技术的加持,能让整机的声音表现再上一个层次,可以做到降噪、无线、声音表现三不误。

正正是这样的状态,我们在期待 WH-1000X 系列更新的同时,也开始纠结,它的下一代会在哪个方向上更新。

结果,索尼终于在 2018 年 8 月 30 日的 IFA 2018 全线新品发布会上揭晓了答案,WH-1000XM3 正式发布。

这款新机将会搭载全新的降噪芯片 QN1 和传输芯片,不管是降噪效果还是传输效果都要比上一代更好。此外,机身设计也出现了变化,跟「MDR-1A」系列更新一样变得更轻更紧凑,佩戴感也跟以前不同。

那么今天就接着 WH-1000XM3 预售开启,爱范儿也率先做一期验货,告诉你这更新后的索尼降噪新旗舰,到底值不值得买。

轻量级机身,能有重磅级舒适?

和在这一季更新的其他索尼新品一样,WH-1000XM3 还是保持这样原有的设计风格,造型和配色上没有太大变化。

这里要说改变的话,也就可能只有身上的降噪麦克风改成了跟机身不太吻合的金色了。

更大的改动,其实在机身尺寸、重量以及细节上。

和 MDR-1AM2 的初上手感觉一样,当你拿起 WH-1000XM3 时,第一反应就是轻了。可能是得益于新设计的关系,WH-1000XM3 的重量会比重 279g 的 WH-1000XM2 要轻上 20g 左右。这个感觉还是很明显,而且新款的重量分配做得确实比之前要好了,佩戴的负重感也降低了不少。

除了轻量化,新款 WH-1000XM3 的机身尺寸也小了。

你会发现,WH-1000XM3 的单元部分会更加紧凑,比起之前那个长型椭圆的 WH-1000XM2 要小一点。此外,WH-1000XM3 的顶梁角度也会比旧款要窄一点,这些都是较为显而易见的变化。

这里可能有用户会关心,索尼这样的设计变化会影响佩戴舒适度。

的确,WH-1000XM3 的佩戴舒适度会跟 WH-1000XM2 不同。顶梁的角度和长度压缩之后,耳机戴起来会变得更加紧凑,耳朵和头上的部分会压得更近。

这样的话可以让耳机压耳朵压得更紧,物理遮噪的效果会更突出。但因为顶梁的空间和角度都缩小了,头部的压力会变得更大。这里,索尼也改动了顶部的缓冲带,让它能降低更多压力,以降低佩戴疲劳度,增长佩戴时间。

还有,耳棉的松软程度也改了。即便是要耳机紧贴耳朵,用上新的耳棉后,紧逼的压力也得到了舒缓,不会有紧逼带来的压力。

就这里而言,WH-1000XM3 在佩戴感上的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

整机在佩戴时会变得更紧凑,带上后的遮噪效果会比上一代要提升一点点。而紧凑佩戴感伴随而来的压力,索尼就通过重新调整耳棉、缓冲带来抵消这部分的压力,再加上机身比之前轻了,WH-1000XM3 整个佩戴感还是不错的。虽然说重量级的舒服会有点夸张,但要在降噪耳机市场的第一梯队中占领一个靠前的位置,WH-1000XM3 还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新的横梁还是会让佩戴感有些变化,压力会重在头部边缘的两个点上。这个对于头部尺寸比较大的人(如作者我),需要一些时间去习惯。

降噪再强一点,声音再干净一点

WH-1000XM3 身上最大的更新点,就在降噪上。

索尼这次在 WH-1000XM3 上投放了全新的 HD 降噪芯片 QN1,官方宣称参数上它的降噪效果会比 WH-1000XM2 要强上 4 倍左右。

上手后其实就能够发现,搭载 QN1 的 WH-1000XM3 效果会比之前要「干净」很多。底噪的影响会再进一步降低,而降噪的力度会比之前要大。一些很常规的噪音,如室内开门声、键盘敲击声几乎都听不见了,即便是在地铁上也能保持一个相对安静的状态。作为一个长时间使用 WH-1000XM2 的人来说,WH-1000XM3 的在降噪方面的提升还是很明显的。

所以当你走在路上的时候,记得把降噪关掉,又或者打开环境声模式,不然你真的什么都听不到。

另外,WH-1000XM3 同样搭载了 SENSE ENGINE,能够借助手机上的传感器获取环境数据,从而调控耳机的降噪效果。这样输出来的降噪效果会更加自然,降低主动降噪对耳朵的影响,提升佩戴时长。

其实,WH-1000XM3 原本对降噪程度的把控也做得不错。因为我在体验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用 NW-ZX300A 来连接的,SENSE ENGINE 在这个时候相信也没有太大效果。但这个时候,WH-1000XM3 主动降噪带来的压迫力也不算是太明显,证明索尼还是有做优化,整个降噪效果还是处理得不错。

除了降噪,QN1 其实还负责音频相关的处理。

索尼官方表示,HD 降噪处理器 QN1 采用了 32 位音频信号处理技术,除此之外,QN1 内集成的数模转换器和模拟功率放大器使耳机实现出色的信噪比和低失真带来出色的音质表现。这对于支持 LDAC 这种高规格传输编码的 WH-1000XM3 来说,无疑是进一步提升了音频表现力。

所以你也能看到,这次索尼没有在 WH-1000XM3 的官方宣传页面上打上 S-Master HX 和 DSEE HX 的信息,主要是因为 QN1 已经整合了数字解码和放大的功能。这对于 WH-1000XM3 自身而言,高度集成了 QN1 能够有效地控制体积和功耗,此外提升了传输支持之后要适应高规格音乐也更容易。索尼这次更新或者是一个新的信号,未来可能将会有更多索尼无线产品会用上这块芯片或者相应的技术。

要改变听感的不能只靠芯片,发声单元也同样重要。

WH-1000XM3 改用了新调整的 40mm 驱动单元,这个单元相信是在 MDR-1AM2 上出现的版本。从之前的体验中我们能得知,新单元的效果能够在进一步提升耳机的解析力,声音的细节、厚度和饱满程度处理也有会有进步,对整体表现提升也有帮助。

当然,这些只靠理论是不够的,更多的还是要听过才知道:

▲(歌手:A-Lin | 专辑:《罪恶感》| 格式:24bit 96kHz Hi-Res FLAC | 设备:NW-ZX300A | 连接模式:LDAC 音质优先)

和前面说降噪效果时提到的一样,WH-1000XM3 上耳的第一感觉就是干净。整个环境都很干净,解析力和分离度都比以前要再好了不少,背景和人声能有更稳妥的距离,乐器与乐器之间也能保持距离,混合起来不会有杂乱无章的感觉。

这份干净尤其是在人声的部分,就像所选曲目《平衡感》中,A-Lin 在第二段主歌中的停顿部分,你会感受到 WH-1000XM3 在处理方面的细腻,这个部分不会有声音的混杂感,很纯很干净。那一下停顿确实能够听出 WH-1000XM3 的进步,这里不是说 WH-1000XM2 不好,而是 WH-1000XM3 已经明显更胜一筹了。

还有就是声音的厚度,WH-1000XM3 换上了优化过的 40mm 驱动单元,配备 LCP 振膜,整个声音都要比之前要厚、要饱满不少。鼓点等敲击低频发声的时候,声音的层次要比用着上一代单元的 WH-1000XM2 要丰满得多,这个进步也是显而易见的。

不难发现,WH-1000XM3 的声音进步是来自解码和单元表现两个部分的进步。声音变得干净、细节信息量更大这两点是 QN1 的功劳,饱满浑厚的声音输出则是新 40mm 单元的功力。这两大更新的结合,促成了 WH-1000XM3 的声音进步。

这份进步的更新起源于声音对「干净」的认知,但并没有把自己局限在「干净」这个层面上。而升级的幅度,真的就值得你去更新了。

它还是你的「旗舰之选」吗?

总的来说,WH-1000XM3 再次展示出索尼对降噪耳机的认知和专注。

作为和家庭音频、智能音箱两大热门领域并行的重点发展项目,索尼对无线降噪产品还是有投放出足够的心思。之前把发展助力放在运动豆上,只不过是为了用定位更亲民的产品去扩大市场而已。

而当他们要开始做旗舰产品的时候,索尼还是能够交出如同 Signature 系列般的执着,WH-1000XM3 的表现也确实能够维持 WH-1000XM2 当时在市场上的水准,要作为均衡性高的「水桶型」无线降噪耳机旗舰去推荐,我个人觉得也没有太大问题。

或者,这就是索尼对旗舰的执着吧。

不管是 Signature 的新品还是之前提到的「老旗舰复活计划」,索尼都还是保持着原有的态度去做。这也是给我这种以为 WH-1000XM3 会稍稍挤牙膏的用户,多一些惊喜吧。

也正是这个原因,我觉得 WH-1000XM3 还是值得作为一款旗舰级产品去推荐。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