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公司的消息泄漏:无意疏忽还是别有用心?
本周一,由于 iOS 6 的 bug,App Store 泄漏了即将发布的 Twitter 客户端,尽管该消息仅比官方发布早一天,但公司期待的发布附加的惊喜感已经大打折扣了。
爆料和消息走漏在科技行业中屡见不鲜,另眼旁观的受众对这种非官方渠道的消息喜闻乐见。但对于科技公司而言,新产品、服务提前遭到曝光往往不是什么好消息,建立保密措施一方面是为了保证新产品、新服务在官方发布之前的神秘性,另一方面就是避免被竞争对手快速抄袭。
“某种意义上而言,科技公司很担心别人会复制他们的产品。但现实是极少数会山寨他们的竞争对手,因为他们想与众不同,要达到这种效果,他们就需要保持产品的神秘,因为他们希望让市场得到惊喜。”
Forrester 的分析师 Ken Dulaney 对连线杂志这样说。
说到对新产品的保密和防范措施,苹果在业界绝对是登峰造极。能让公司上下以及遍布全球的供应商的都能保持噤声实属不易。虽然供应链偶尔会爆出一两张模糊不清的所谓原型机或配件,但事实证明大多情况下都是子虚乌有的。然而,只要有人参与的地方,就不可能会有完美的保密制度,比如 2010 年 iPhone 4 原型机酒吧丢失事件,Gizmodo 辗转获得了这部手机并大肆曝光,让苹果大为震怒。
苹果从来都不缺少媒体曝光的机会,没有“横空出世”的惊艳真的重要吗?是的,值得扼腕,但更值得惋惜的是苹果失去对关于产品报道的掌控——新产品由官方推介变成了媒体先评,自己对产品的第一话语权被媒体剥夺了,引导舆论的媒体先声夺人,倘若发表了对苹果不利的言论,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好在 Gizmodo 的报道让很多人半信半疑,并没有造成话语权的转移。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iPhone 4S 发布之前又发生了一起原型机遗失酒吧事件。原型机 + 酒吧的场景再现不免让外界猜测此举是苹果故意放出的消息,案情扑朔迷离,最重要的原型机不知去向,因此也没有信息泄漏出来,是不是苹果自导自演无从得知,不过苹果着实又火了一把。
这就是另外一种情况,走漏消息可能是科技公司本身故意为之的,主要手段是向外界散布小道消息或者通过官方渠道曝光。有意泄漏为了营造声势同时又不暴露重要信息,泄漏的消息通常不够明晰,比如只涉及一张图片、一段视频,以此制造悬念,慢慢抖包袱。通常,官方渠道的泄漏会在恰当时间迅速删除消息,以规避炒作之嫌。比如去年 Gmail 改版前夕,Google 曾在 YouTube 上泄漏了一段新特性的演示视频,但很快删除了,而那时候,消息早已经满城风雨了。
又如上月的 Google I/O 开发者大会前 90 分钟,Google 就已经在 Google Play 放出了新平板 Nexus 7 和 Nexus Q 的图片。Android 4.1 JellyBean 则更早地由官方泄漏出来。这都很可能是为大会 Keynote 的造势。
关于产品的内部消息的走向可能对舆论环境、产品销售甚至公司股价产生影响,如何保持神秘或控制消息传播路径已经成为一门艺术。总体上看,对于影响力较弱的小公司而言,主动泄漏更为重要,因为官方消息的影响力通常不及小道消息,而大公司更适合维持神秘感,对他们来说,重要的不是媒体报道的量,而是用户的期待以及公司对产品的话语权。
题图来自 thecompanywarehou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