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GB 要花 350 元?揭秘珠峰背后的流量大生意

商业

2019-05-31 10:5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浪科技(ID:techsina),作者为韩大鹏,爱范儿经授权发布。

珠穆朗玛峰,世界上最后一片净土,正遭遇着近年来「致命」的登山季。

近日,一则「珠峰大堵车」的新闻成了网络上的焦点,由于登山者激增,众人不得不在海拔 8000 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排队数小时,他们想领略无限风光,更想征服高山峻岭,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

时至今日,发图晒朋友圈已显得有些俗套,少数登山者愿以直播的形式记录这一看似伟大的时刻,更有甚者连续开播 40 余天,他在流量上的花费已近万元。

1GB 的售价高达 350 元——在手机流量传输的背后,是运营商通信工程队的坚守,但对于尼泊尔的商业运营公司而言,这是一张无形的「生意网」,更是「登山利益链」中不可割舍的重要一环。

难舍的 3 亿美元

据不完全统计,珠峰上共有 19 条登顶路线,商业攀登会选择其中最简单的两条线路:南坡的东南山脊路线和北坡的东北山脊路线,分处尼泊尔和中国境内。

「北坡难、南坡易」,这在普通登山者中几乎达成了共识。

深击 | 1GB要花350元?揭秘珠峰背后的流量大生意

华为余承东也印证过这一观点,他在回答「华为为什么要做芯片」时曾举例道:「我想人生总是先苦后甜的,大家知道从珠峰北坡登顶要比从南坡难很多,但是从珠峰北坡登顶看到的会是不一样的风景,积累和收获也不同」。

实际上,南北坡差异化的原因大体有三:

第一,南坡是渐进式的气候,可以有适应过程,北坡气候更加恶劣。

第二,对于普通登山者而言,南坡的攀登路线有一两处难点,而北坡线路难点则多达 5 处以上。

第三,中国的珠峰登山许可证数量已受到严格限制,相比之下,尼泊尔就成了更容易实现梦想的地方。

这一切,促成了源源不断的登山客,选择从尼泊尔境内向珠峰「进军」。

根据尼泊尔旅游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尼泊尔的游客数量首次超过 100 万,旅游业的消费占到全国 GDP 的近 8%,而其中登山产业,即可创造接近 3 亿美元的收入。

有媒体直言,虽然负面消息不断传出,但当地旅游局依然以「寻求乐趣和名望」,鼓励各国登山者的到来,这是尼泊尔不愿丢掉的重要经济来源。

深击 | 1GB要花350元?揭秘珠峰背后的流量大生意

▲珠峰大本营(尼泊尔)流量宣传册:1GB=350 元

流量的垄断生意

「通讯在这侧大本营(尼泊尔),根本上是垄断生意,几乎所有人都要买流量」,一位珠峰南坡向导队伍人士告诉新浪科技,在尼泊尔地区攀登珠峰,通讯基本分为四个部分:

在山下城市区域可用尼泊尔手机卡,运营商为当地电信公司,资费基本与国内相同,但网速较低,「宣传上是 4G,实际也就是国内 3G 水平,而且会限流」。

在 EBC(徒步)区域,通讯策略基本是手机卡结合当地 WiFi,「这段行程至少要 10 天,手机卡不好使,当地小客栈有 WiFi 流量售卖,价格约 1GB 百元左右」。

在大本营区域,只能选择 EVEREST-LINK 基站提供传输信号,价格更甚:1GB=5000 尼泊尔卢比≈50 美元,即 345 元人民币。

在大本营以上地区,没有网络信号,可用的通讯方式只有对讲机或卫星电话。

「无论是直播、视频还是传照片,内容都要从大本营发出去,所以流量大家肯定会买」,该人士指出,大本营的生活相对无趣,玩手机消磨时间又是国人的习惯,所以很多人在流量资费上会不计成本,毕竟与高达二三十万的登山费用相比,不值一提。此外,大本营的网速很慢,有时队员在上传微信小视频时,需要等待半小时甚至更长。

「向导队会让所有人购买流量,甚至是强制规定,主要还是考虑到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协助救援」,该人士说道。

深击 | 1GB要花350元?揭秘珠峰背后的流量大生意

▲海拔 6500 米临时基站,协助北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传递。

峰上的首次通话

去年,尼泊尔政府宣布提高全国旅游地区免费 WiFi 覆盖率,其中就包括「珠峰免费 WiFi 覆盖计划」。但据外媒报道,这项计划触及商业运营公司利益,且施工难度大,工程进度推展缓慢。

在这项「艰巨」的计划面前,中国应该最有发言权。

实际上,早在 2007 年,中国移动就在境内海拔 6500 米左右设立了一个临时基站,该基站的主要作用是协助北京奥运会的圣火采集传递。同年 5 月,一位英国登山者利用基站服务,通过手机拨通了家人的电话。这被媒体看作是里程碑式的创举,被定义为:珠峰上的首次通话。

遗憾的是,在北京奥运会后,因为使用者少,6500 米基站暂时停用,站址的钢架已被深埋在厚厚的雪下。

但是,这丝毫未阻止中国运营商对于世界第一峰的探寻之路。

2012 年,中国移动终于将光纤铺设到珠峰脚下,海拔 5300 米左右的中国境内大本营,首次有了 3G 基站,后升级为 4G。

这其中也有华为的功劳。大本营基站的 LTE-TDD 信号塔由华为与中国移动联手建立,这也是全球首个最高 4G 网络的发射塔。

如今,中国三大运营商网络已基本覆盖大本营地区。有网友进行过测试,三家信号在不同区域,均会出现 4G 跳转 3G 甚至 2G 的情况,但通话基本无阻。相较之下,中移动的信号覆盖面要强于其他两家。但在大本营以上地区,基本仍处于信号盲区。

通信的艰难之处

若以 2007 年首次珠峰通话算起,至今已有 12 年。为何在高海拔地区,通信仍未全面覆盖?

「主要原因是风」,前中国移动通讯专家冯宇航告诉新浪科技,在搭建 6500 米基站时,主要出现了两个问题,首先是大型设备器材的运输,「当时公路只修到了大本营,很多设备都是用牦牛驮上去」。

深击 | 1GB要花350元?揭秘珠峰背后的流量大生意

▲众人维修珠峰基站

更重要的是后期维护,冯宇航回忆,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时,测算顶峰的风力达到了每秒 18 米,而在 6500 米建基站时,风力也达到了每秒 14 米,「也就是说,再坚固的仪器设备,都有可能被吹跑」,例如给基站设备供电的太阳能板,必须暴露在外,所以疾风很容易将其掀起,设备则会失去电力。

人民日报曾实地采访了当时搭建基站的工人。有工人说,「前面没路了,总共 20 吨的设备,给专业马帮开价 15 万元,没人愿意拉。也不怪人家,一边是陡坡,一边是悬崖,掉下去就会没命了」。

如今,大本营附近的 5300 米基站运营正常,但也存在故障风险。

中国移动定日县分公司负责人表示,在珠峰地区维修基站,最大的困难在于路况不好,有时还得靠人抬上去。相对恶劣的自然条件,曾让 60% 的员工患上慢性高原性心脏病,而整个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工作在海拔 3000 米以上的员工占到了 95%。

结语

通讯,是登山者与外界沟通甚至求生的唯一途径。

不久前,中国移动在西藏开通了首个 5G 基站,这意味着西藏正式进入 5G 时代。珠峰另一侧的尼泊尔,亦在持续推进着珠峰免费 WiFi 计划。

技术的进步,必将覆盖这片寒意浓浓的净土。我们在向往登山者征服峻岭的同时,更应看到通讯人留下的足迹。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