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ank 十周年特别篇:影响 2010s 年代那些「巨大的小杠杆」

ifanRank

2020-01-21 16:00

2010 年代过去了,我们怀念它。它把我们送进一个从前难以想象的世界,也把「代际差异」的分辨率从 30 年缩短到 10 年。

 

这也许是最后一个我们还能理解的世代。

 

2010 年代见证了社交网络、电商这样调动千亿财富的突破,也让我们感受到智能手机对生活彻底的重塑。撬动 2010 年代整个商业社会、改变人类生活方式的,不仅仅在于那些光怪陆离的消费电子产品,还有那些「巨大的小杠杆们」,那些藏在产品方寸之间,那些漂浮在空气中看不见摸不着,那些司空见惯又细枝末节的东西。

Push:人类重新认知世界

「台风利奇马已致全省人死亡。」

8 月 12 日,腾讯视频 App  在推送山东省应急厅关于台风「利奇马」的消息时,由于编辑失误,在灾区人民的伤口上, 再撒上了一把盐。

Push(推送),让消息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最快的速度呈现在每一个看客眼前。

搜索引擎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们获取信息的效率,而推送,让信息的获取从主动变成了被动。

早在 2003 年,Blackberry 就为用户推出了 Push Email 功能,这也是首次让电子邮件成为即时通信的方法。但到了 2010s,推送才正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代。

在 2010 年到 2013 年三年里,推送发生了两次「形式」上的变化:从单一内容,到可以按用户类别定制不同内容;从纯文字,到带图片。

到了 2016 年,有了机器算法的加入,推送在能够完成前辈所能完成的基础上,拥有了预期的能力。它做到了更好地分析用户,更准确地猜测用户想看到什么。在这个阶段之后,推送成为了我们现在熟悉的推送,推送的点击率也在此阶段后完成了爆发。

诚如张小龙所说:「从前一个人世界的大小由脚步丈量,而现在则是由他所获得的信息的宽广度来决定的。」

推送的出现能让用户更高效地获取信息,也就意味着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发现这个世界更多的不同。丈量世界的成本更低了。

但这未必是好事,正如觅食和喂养的区别。

基于算法推荐的推送内容,为了增强用户粘性,往往只会投其所好,让用户沉浸在甜蜜区里,接触到的内容越来越窄,因而进一步地让用户禁锢在「信息茧房」且不自知。

推送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编辑选择,算法在主导议题设置的同时,也在逐渐消磨着人类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互联网从曾经人人皆为创造者的乌托邦,蜕变成一个人人都是消费者的娱乐直播间。

在网络时代,其实没有信息过载,只有过滤失败。

LTE:互联网服务的美丽新世界

在 20 世纪之初,一系列「网络生存大赛」在中国引发热议,一个参与挑战的北京 18 岁小伙郭世鹏,在硬撑了 26 小时后,最终因为太饿而宣布退出比赛。

这在今天无法想象,一日三餐动动手指就有外卖小哥送上门,不用上街网约车就在楼下等你,全国各地的商品隔天就能到你手里,我们甚至开始觉得带钱包出门一件麻烦的事。

其实早在 2G 和 3G 时代,移动互联网服务的雏形就已现。可以 KB 计的网速、功能机的性能,让这些互联网服务仅仅是可用,体验却一言难尽。

变革在 10 年前悄然来临。

iPhone 将互联网装进了每个人的口袋,与此同时,名为 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无线网络标准开始逐渐取代 3G。LTE 正是第一批被国际电信联盟承认的 4G 标准,也是唯一主流的 4G 标准。

更快的网络和更智能的手机, 两者产生的化学反应,开启了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

如今月活 11 亿的国民级应用微信、全球最大即时通讯应用 WhatsApp,都是诞生在这个时候,并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社交革命,很快取代了短信,开启了一个「人人在线」的时代。

后来微信和支付宝的支付大战,直接推动了移动支付在中国的普及,并用一张小小的二维码连接起几乎所有消费场景,也为移动互联网服务的爆发扫清了最后的障碍。

几乎所有线下服务的入口都被搬到线上,给了每个人 24 小时触手可及的便利,我们的生活逐渐和各种移动互联网服务深度绑定,难以分割。

除了把线下服务搬到线上,4G 时代还重塑了线上内容服务领域,订阅制成为主流的商业模式,书籍、音乐、游戏、影视都成为线上订阅的数字产品。

移动支付的普及让软件订阅变得更加便捷,比起买断制,版本更新也变加灵活,订阅制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订阅制也改变了用户与数字内容的关系,我们不再拥有数字产品的「所有权」,有的只是一段时间的使用权。

在 4G 和智能手机的撬动下,移动互联网服务从商业的基础层面重新塑造每个行业的产业链,也让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彻底得到改变。

SAML、OpenID、OAuth:身份认证下的互联网服务变革

2006 年 5 月,俄罗斯社交网站 LiveJournal 之父 Brad Fitzpatrick 完成了 Yadis 协议的制定,开始用它实现博客登录系统。

Yadis 是 Yet Another Distributed Identity System 另一个分布式身份认证系统的缩写,命名的草率程度和 Linux(Linux Is Not UniX)可以一拼。 Yadis 发布后不久就获得了以 Facebook 为首的大厂支持。眼看要成为世界主流,Yadis 顺势更名为后来大家(也不一定)熟知的 OpenID。

OpenID 的出现解决了公域网没有 SAML 的问题。SAML由 SSTC 在 4 年前推出的企业内网单点登录框架(SSO),员工一次登录即可使用各种内部系统,无需反复输入用户名密码。

但互联网需要一个开放的、支持全世界用户的认证系统——

OpenID!

半年后,工程师 Blaine Cook 在开发 Twitter OpenID 实现时,遇到了一个新需求:用户可以用 twitter 登录网站玩游戏,但不能在解锁关卡后自动发 Twitter 庆祝。简而言之,缺了一个授权机制。于是他联合来自 Google 的 DeWitt Clinton 发布了 OAuth 草案。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OAuth 逐渐完成了对 OpenID 的取代。随着 2012 年 10 月 OAuth 2.0 发布(RFC 6749),它成为了事实上的标准。

后面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基于 OAuth 2.0 的微博登录微信登录等按钮伴随着大家度过了整个 21 世纪 10 年代。

XX 登录按钮取代了密码框,让用户在几个点击跳转之后即可开始使用各种互联网服务。XX们打的是什么算盘?要搞清楚这个问题,得从社交平台的本质说起。

社交平台就是一个理想化的不需要解决生产资料问题的虚拟社区。

大家可以设想有这么一个富有的村,村民们需要为花钱苦恼,每天在村里转悠只为享受人生。左邻右舍互相认识交流,在村广场从清晨拂晓唠嗑唠到日暮黄昏。但这样就幸福了吗?显然没有。为了让村民们幸福,还需要做哪些事情?招商引资。广场旁的商场建设起来,村民们愉快地买买买;村东头的游乐场和学校相依而立,小孩子们神出鬼没;动、植物园在村西拔地而起,恋爱的情侣们找到了灌木丛……

QQ 空间的停车位、人人网的偷菜还停留在不少人的回忆里,豆瓣的阿尔法城才刚刚落幕数年。新生的社交平台总会做一些自建娱乐设施的尝试,但用户的需求岂有止境。于是,社交平台的招商引资,从一枚登录按钮开始。

微信小程序的出现让跳转也省掉,点一下就搞定,甚至加了点料,让群组关系也在点击中绑定,多人在线互动的门槛被踏平。

小程序的重点并不是用完即走,而是来了就用。广场上的大妈或许不知道抖音怎么玩,但她一定知道点进糖豆广场舞小程序就能给舞伴们送个爱心。

这十年来,中国互联网用户从 3.84 亿增长到 8.54 亿;互联网应用和网站数量从 300 万个增长到近 1000 万个。互联网从一种成瘾病毒,变成一种救命良药。

社交平台们可能也没想到,正是他们的登录按钮,让互联网上的消费者和服务商在毫无感知的情况下,完成了一次了不起的规模扩张。

二维码:移动支付席卷中国

2015 年伊始,微信推出红包活动,那个春节,微信支付绑定了 2 亿张银行卡。

这场被马云称为「珍珠港偷袭」的无心之作,成为中国移动支付的转机:原本连微信都不太用的人都跟着摇了红包,而红包拜年的社交方式则让人们在「零钱」账户里有了余额,也就有了消费掉这些零钱的理由。

微信和支付宝,两家巨头分别用社交和网购的方式,让人们把银行卡跟手机绑在了一起,但真正联通商家和用户手机,是那个每个柜台乃至每个路边摊都会摆上的——二维码。

作为上世纪 90 年代的产物,二维码是只是二维条码的一种,它更准确的名字是 QR 码(Quick Respond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二维码最早是在汽车制造厂用来追踪零件,由于二维码容错能力相当强,图案有 7%-30% 面积破损时仍可被机器读取,因此也被广泛使用在运输外箱上。

很长一段时间里,二维码都未能脱离工业用途,直到智能手机和微信在中国兴起,这个发明了 20 年的图形才变成了人人皆可「扫」的对象。

在过去,不管是网点、自助银行还是 POS 机,必须要有固定的物理网点或者设备才可以存取款、支付,而二维码支付,只需要一张纸片。

一时间,支付宝和微信开始在大街小巷为商户免费制作二维码。而打车、外卖各种互联网服务在近乎疯狂的现金补贴下,成为移动支付普及的催化剂。

二维码绝不是移动支付中体验最佳的方式,一触即付的 NFC 比它快捷,但就是这个貌不惊人的二维图形,以最低的成本,成为了连接支付双方的桥梁。如同《三体》里让人闻风丧胆的武器「二向箔」那样,对一众移动支付技术实行了降维打击。

信用卡在中国 20 多年都没能走出少数的消费场所。而依托于二维码上的移动支付,却在短短两年间席卷全中国每一个角落,成为几乎与现金同样普世的支付工具。

计算摄影:重塑影像和移动终端

2019 年 4 月 13 日,一场关于「真假月亮」的争论成了微博上的热门话题。

手机摄像头捕捉到的风景,是否和此时此刻进入眼中的光线落在视网膜上生成的图像一致,很多人第一次开始思考这个问题,并意识到「计算摄影」的存在。

打开手机前置摄像头,当画面中的人被自动磨皮、美白、瘦脸、大眼的时候,这些由 AI 计算带来的功能如今已经成为智能手机标配,潜移默化改变着我们对传统摄影的认知。

从点开相机 app 开始,计算就已经在一刻不停的运行,iPhone XR 发布时曾有一句宣传语是「万亿次运算,成就每一个瞬间」来彰显其 A12 仿生芯片性能的强大,在这个语境下,作为计算核心的 A12 处理器的重要性尤甚于 CMOS 传感器。

计算摄影的迅猛发展离不开 Google Pixel 系列手机的标杆作用。在 2016 年到 2018 年这三年中,当市面上上的主流手机已经发展到三摄的时候,Pixel 连续三代使用单摄像头来对抗这个潮流,而背后是 Google 神经网络与算法模型作为支撑,最新的 Pixel 4 已经可以实时调节曝光和阴影预览

如今计算摄影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兵家必争之地,iPhone 11 Pro 的 Deep Fusion,Pixel 4 的天文模式,X30 Pro 的 AI 增强月亮模式,更别说各家都具备的超级夜景和自动 HDR 等等。

器材优劣和光学设计在今天对摄影依然至关重要,但在同样的硬件条件下,通过算法配合算力,计算摄影实现了对传统摄影的弯道超车。

当自动 HDR 取代了后期堆栈,自动 AI 一次次减少打开修图软件的频率,计算摄影已经让拍照这件事的门槛变得前所未有的低。让「随手拍」变得真正可用,越来越多的人能享受拍照的乐趣。往小里说这是方便了拍摄者,提高了出片率,往大里说这就是在重塑影像和移动终端。

在传统相机每年在光学部分的升级已经泛善可陈的时候,这些智能手机们凭借着移动端最先进的计算能力,撬动了摄影这个有将近二百年历史的世界。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