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 Galaxy Buds Live 体验:加入了主动降噪之后,「真·降噪豆」香吗

产品

2020-08-12 13:46

作为三星的真无线耳机系列,Galaxy Buds 的口碑一直挺不错,之前使用 Note9 和 Note10+ 的时候我也是直接购置了三星的手机、手表、耳机三件套来使用,一直以来用的也是挺惬意。

不过这份惬意因为 AirPods Pro 的出现产生了动摇。一夜之间,高端一点的真无线耳机如果没有主动降噪似乎已经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Galaxy Buds 依然优秀,却在一夜之间背负了更多期待。

今年早些时候跟随 S20 系列一起发布的 Galaxy Buds+ 依旧没有主动降噪,许多「星粉」都在等待中变得越来越没有耐心,直到 Galaxy Buds Live 遭到曝光。

像豆子(腰花?)一样怪异的外形,支持主动降噪功能,这些为未知的升级都让人觉得这可能是 Galaxy Buds 系列的集大成之作,还有人调侃说这才是真正的「降噪豆」。

在 Note20 系列全球发布之后,Galaxy buds Live 也正式发布,并且已经被我拿在手里听了几天。接下来我就说说这几天以来的使用感受。

这个豆子佩戴起来舒服吗

Galaxy Buds Live 的充电盒一改以前圆润的造型,变得更加方正。我拿到是白色,虽然没有但是主打的那个迷雾金那么 Bling Bling,整体倒也干净漂亮。

首先最担心的其实是佩戴舒适度的问题。如果它是一款入耳式耳机,其实我是一点都不担心的,因为入耳式耳机你怎么戴都不可能舒服的,哪怕 AirPods Pro 伸入耳道的部分已经很窄,但依然有很多人完全适应不了。

AirPods Pro 之所以不需要太深入就能获得很好隔音的秘诀在于对大部分人的耳甲腔形状研究很透彻,从而能够更好贴合获得更好的密闭性。

耳甲腔是什么,其实就是你使用耳机时,负责托住耳机的那个结构部分,它非常像一个坑,你可以把耳机塞进里面放紧,从而得到最佳的声音效果。

真无线耳机因为没有任何其余的支撑,全都需要靠耳甲腔来托住耳机,所以耳甲腔的形状,以及耳塞本身的设计都至关重要,好在大部分人的耳甲腔形状长得都比较规矩,也是 AirPod Pro 能获得好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讲这么多,为什么要担心 Galaxy Buds Live,因为这个耳塞确实非常不走寻常路。

第一眼看到这款耳机的时候,我的直觉是它应该叫 Galaxy Buds Bean,因为设计上长的太像一颗蚕豆了,从形状和大小几乎都一模一样,甚至仿佛产生了一种咬在嘴里嘎嘣脆的错觉。

在实际把 Galaxy Buds Live 轻轻塞进我的耳朵之后,我突然觉得,这不对啊。从照片中看,整个耳机并非三星宣传片中竖着贴进耳朵,而是已经被我摁成快横过来了。难道又是我戴的不对?

反复尝试的了几次之后,我肯定我没戴错,可能三星的宣传片也没错,因为就像我上面说的,每个人耳朵形状都有一定差别,可能在别人耳朵上就是和我耳朵上不一样。

这也揭露了一个事实——我的佩戴经验并不一定适合你。

另外值得一说的是,由于采用了半开放的设计,所以 Galaxy Buds Live 在发声的部位并没有耳塞可以替换,而是在后面充电触点的部分,有大小两种硅胶套可以套上去更换。

根据我的实际感受看,大号的硅胶套可以更可靠的让耳机在耳朵上撑住,但同时也会带来比小号更明显的异物感。另外,虽然不明显,但实际上密闭性也会比小号稍好那么一丢丢的样子。

按照我的感受来看,这款耳机的佩戴感还不错,小号硅胶套更舒适一些,但总体不会像 AirPods 那样无感。

Galaxy Buds Live 也支持触控功能,但我个人喜欢更紧绷的感觉,比如系鞋带时会系的比较紧,所以时不时会推一推耳机调整位置,这个时候就相当容易产生误触。三星在应用中也有关闭触控功能的开关,大概就是为我这样的人准备的。

对了,Galaxy Buds Live 只有 IPX2 级别的防水,并不能作为运动耳机来使用。

AKG 的调音值得信赖

Galaxy Buds 系列的两款耳机为什么口碑不错很受欢迎,其实好口碑基本都集中在声音不错听感优秀上面,而起到重要作用的就是 AKG 的调音。

AKG 的母公司哈曼卡顿在 2017 年被三星完成收购。如果你看过一些关于耳机的评测内容,应该也或多或少听过「哈曼曲线」这个名词,简单来说就是哈曼经过研究搞的一套最适合人耳的频响曲线调音,现在三星的耳机只要是 AKG 负责调音的,实际听感都挺不错。

所以我们把重点还是放在另一个大家期待已久的功能——主动降噪。

主动降噪,对于真无线耳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必备技能,第一个正经主动降噪的小鸟 Tirck Air+ 也没有引起什么波澜,直到 AirPods Pro 的出现,直接真无线耳机的主动降噪能力拉倒了一个新的天花板。

最近一年出的真无线耳机,只要定位比较高端一些的,或多或少都具备一定的主动降噪能力,但对于口碑本就不错的三星来说,越晚推出主动降噪功能其实越有压力。

Galaxy Buds+ 哪都好,声音好听,续航够顶,一向被诟病的延迟问题也有了游戏模式作为解决方案,唯独没有万众期待的主动降噪。

当时我就觉得三星可能是在复制苹果的套路,Galaxy Buds+ 只是一款小升级改款,很快就会有带有主动降噪的新款曝光,而且估计会采用不一样的设计,后来果然也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就是你们今天看到 Galaxy Buds Live。

环境音和主动降噪的矛与盾

关于主动降噪的效果我得先声明:在一款半开放式耳机上,你是绝对无法得到和入耳式耳机一样的密闭性与降噪效果的。

预防针先打了,我们实际看看 Galaxy Buds Live 的主动降噪能力如何。官方描述为能够消除 97% 的低频噪音,听起来还蛮强大的感觉。问题是这个低频要多低?直接上地铁体验就是了。

▲ 图片来自:am New York

对于不信人工耳模拟听感那一套的我来说,直接说下自己的实际听感好了。地铁里的噪音基本上可以分为几种噪音叠加混合,包括最低频的「轰隆隆」,应该是动力装置的噪音,另外还有车轮与轨道的摩擦声,在狭小通道内形成的气流声,以及地铁里乘客的人声等等。

结论是,Galaxy Buds Live 可以很不错的消除第一种噪声,但对于剩下的噪声无能为力,加上半开放式的设计,除了最低频噪音被消除掉,剩余的噪音会完全不受阻隔一样进入你的耳朵。

这种感觉不像 WH-1000XM4 或者 AirPods 一样让你觉得整个环境都变得安静了,而是感觉环境声音的某些部分(低频)被一刀切掉了,略微有点点怪异。另外在被动降噪几乎没有的情况下,Galaxy Buds Live 自然也不具备环境音模式。

这对于降噪功能设计了一个很极端的场景,当环境中没有中高频的噪音,只有低频噪音时,Galaxy Bud+ Live 的主动降噪才能够发挥最大效果。我很难找到一个真正适合发挥 Galaxy Buds Live 主动降噪能力的场景。

上一代 Galaxy Buds+ 有着单次 11 小时的恐怖续航能力,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三星是怎么做到的,但弱点的是盒子只能提供一次充电。

Galaxy Buds Live 的续航终于回到了我们常规的认知,耳机本体最多能够连续使用 8 小时,打开降噪的情况下是 6 小时。另外充电盒会提供额外 20+ 小时的续航时间,充电 5 分钟可以使用约 1 小时,除了有线充电外自然也支持 Qi 无线充电。

如果让我选择在哪使用 Galaxy Buds Live,我的选择一定是在非常安静的环境,这个时候 AKG 优秀的调音才能被发挥出来。而主动降噪功能,除非你周围有特别规律的低频噪音,不然我还是建议直接关掉使用,这样续航还可以再长一些。

总的来说,我觉得三星还是不该选择在非入耳式耳机上加入主动降噪,因为一方面你要降噪,另一方面你又允许环境音全部进来,这本身就有些矛盾了。

但如果你是想要一款像 AirPods 一样,佩戴感不错,同时又不会影响你对周遭环境的注意,并且你使用的是三星手机,那 Galaxy Buds Live 就适合你。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