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那些高分科幻电影是如何「搞颜色」的?

公司

2020-10-21 14:00

先来看张图。

▲  图片来自:美联社

看完你心中第一个出现的词语是什么呢,我拿着这张图分别问了几位朋友的第一印象,巧合的是他们给到的答案都是电影。

这啥科幻电影啊,特效好逼真哦,推荐给我看看。

虽然有不少人希望这只是电影特效,但答案是否定的,实际上这张图是美国加州山林大火的现场实拍。

之所以这张山火现场图会被误认为电影特效,和图中大段、连续的橙色有关,这种用同一颜色构成的奇特场景,绝大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见不到的,而电影正是通过颜色创建了一个生活中不存在的场景,引导观众沉浸于科幻电影所讲述的故事当中。

电影通过颜色这一视觉元素,影响了我们情绪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们的认知。

不信你现在想想「世界末日」这个词所对应的画面,结果是不是和你曾看过的电影类似呢?

科幻电影用颜色回答了一个不存在问题

未来应该是什么样的,世界末日应该是什么样的,外星环境、外星人应该是什么样的…….

这一系列问题,是每个科幻电影编剧、导演必须要回答的,对于科幻电影而言如果连基本剧情设定都无法让观众信服,恐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花钱买票进入电影院,甚至是不愿意点开视频平台上电影。

就像电影摄像机总是会故意模仿人视线运动的方式拍摄,其目的就是隐藏摄影机的存在,让观众相信这是一个真实的环境,电影画框所展现的视听内容就是真实发生的故事,并沉浸其中。

普通电影还可以按照真实世界搭建场景,让观众不至于产生抽离感。

但科幻电影往往将故事设定于未来、世界末日等时代,那时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没人知道。科幻电影导演们也不知道,但他们借助了颜色这一视觉元素完成了场景搭建,且足够令人信服。

这是因为颜色作为一种视觉元素,会对人的情绪产生影响,尤其是大片颜色在同一场景中出现的情况。粉色通常会让人和纯真联系在一起、红色则是激情、黄色则是荒凉或病态等。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主色调为黄色

电影《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的剧情设定是发生了核爆炸的未来世界,而片中大量采用了以荒漠为主的黄色为主色调,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受,增加了这一剧情设定的可信度。

而在经典科幻电影《异形》系列中,黑色成为了电影的主色调,一方面黑色常常会与神秘、未知等联系在一起,符合剧情设定的太空场景,另一方面为了凸显片中怪物异形的恐怖形象,使用大量黑色场景也能引发人们的恐惧情绪,更好地沉浸于电影当中。

《阿凡达》则以蓝色和紫色作为电影主要的颜色,一般而言蓝色和紫色都会给人一种神秘而虚幻的感觉,正好符合电影剧情所设定的外星星球以及外星文明,它们对于人类来说就是神秘的。

除了电影配乐,电影用视觉颜色串联起了观众的情绪,并于剧情设定相呼应,在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视觉奇观吸引观众,带来新鲜感的同时,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于科幻电影所创造的「梦境」中。

当然,对于颜色的应用也是有根据的,它们往往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经验,例如戈壁滩、沙漠往往是人迹稀少、资源匮乏的,而黄色正是戈壁滩和沙漠的主色调,自然就很容易让人将黄色和荒凉一词联系到一起。

生活经验会根据人的迁徙、流通而越传越广,最终成为我们共同的文化,正是基于对文化的认可,让我们对颜色产生了联想,进而影响到我们的情绪。

颜色对于人情绪的影响,在不断地研究发展中形成了专门的学科——色彩心理学,除了电影,品牌包装设计、服饰等都是色彩心理学的应用领域,通过色彩影响情绪,完成销售。

电影作为一种作者表达的视听艺术,虽然只有 100 多年的历史,但作者在表达内容和方式上的探索已经十分丰富,除了利用色彩影响情绪,辅助推动观众进入电影所描述的「梦境」之中,色彩也可以是叙事变奏工具,甚至电影界还演绎出了专门的三色法则。

电影导演们对于色彩的应用,还有很多。

用颜色强化戏剧冲突

颜色能影响人的情绪,而不同颜色的冲突对比,则往往是对电影剧情、立意的一次升华,为叙事所服务。2017 年的高分电影《大佛普拉斯》,全片基本上都是以黑白色调为主,只有两位主角用电脑看老板行车记录仪内容,视频画面才转向彩色。

《大佛普拉斯》大量采用了黑白与彩色穿插剪辑的方式,图片来自豆瓣

看到行车记录仪所记录的彩色画面后,两位主角不由地发出一声感叹:

有钱人的世界,果然是彩色的。

这句话也是全片传播最广、最为观众津津乐道的一句台词。导演用黑白和彩色展示了富人(老板)和穷人(两位主角)的差异,给观众带来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也强调了穷与富之间的阶级差异。

而在高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中,同样是以黑白色调为主,只有小女孩身着红衣。大片黑白中显眼的一点红,让人难以忽视。这位可爱的小女孩在片中象征着希望,但最终还是以运尸车上的一具尸体作为结束。

如此强烈的画面冲击,很好地表达《辛德勒的名单》的主题——反战争。

除了深化主题,让观众与电影共情,色彩的交替在电影中也常常担当隐喻的角色,向观众暗示剧情的发展与人物的情绪,尤其是在一些带有悬疑色彩的电影中,出现的频率会更高,我国电影大片时代的里程牌之作《英雄》就是一个电影案例。

大场面、视觉奇观是不少人对《英雄》这部大片的印象,但其实片中的色彩元素同样重要。《英雄》通过红色、蓝色、白色、黑色等色彩将电影分段,暗示了「刺杀秦王」这个故事是由不同人讲述,而每个人的讲述方式、人物心理也有所不同。

片中黑色表意是现实,由李连杰扮演的刺客无名和秦王对谈,同时黑色也是对秦朝肃杀、尚武氛围的展示。

而到了无名讲述故事时,画面主色调则转为了红色,爱欲、嫉妒等情感成为了故事的主题,转到秦王讲述这一故事时,画面主色调又转蓝色,体现了秦王作为君主的冷静,到了最后讲述「刺秦」这个故事时,画面色调转向了白色,象征纯洁的白色,暗示这才是故事最为真实的版本。

故事的三次讲述,讲述人的心态的立场都有不同,有人支持刺秦,也有反对,在故事多次反转之下,色彩其实是导演给出的「提示」。

色彩作为电影(视频)最直观的视觉元素,既可以作为环境元素引导观众情绪,也可以作为叙事元素,展现人物心理状态和剧情走向,强化了戏剧冲突。

而在视频作为一种内容媒介,大行其道的今天,它也影响着我们对于事物的认知。

电影是我们日常经验的映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老师曾讲述了一个电影相关的实验故事。

曾经,有一位纪录片导演将自己拍摄的一部纪录片,放映给从未接触现代文化的原始部落种族人群观看。结果令这位导演十分惊讶,原始部落的人都在积极讨论一只鸡,但他并没有发现纪录片中有鸡。

要知道作为该片的导演及剪辑,纪录片的内容他已经看了无数次,所有内容早就烂熟于心,但却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拍了一只鸡。无奈之下,导演只能选择一帧一帧仔细观看纪录片,最终在画面中的小角落里发现了这只鸡。

其背后的原因就是,大部分人在观看电影时会下意识地关注自己生活中、文化传统中最为常见的事物,原始部落的人之所积极讨论这只鸡是因为在他们生活中十分常见。

电影是我们日常生活经验的映射,每个人都能在电影中看到属于自己生活经验相对应的内容,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们利用人们共同的生活经验、文化传统,将颜色、音乐等元素放到电影中,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色彩奇观,吸引观众沉浸其中。而这些电影奇观大量传播,也融入到了观众的生活经验当中,成为了新的文化,影响着观众的认知,例如看见连绵不绝的橙色山火,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电影特效。

而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也预示着生活发展的方向,真无线耳机不正是早前科幻电影中想象的产物嘛。

电影是我们日常经验的映射,同时也在影响着我们的认知。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