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振动体验好不好,不仅和马达有关

公司

2021-03-14 21:28

3 月份是新机潮,各家手机厂商都陆陆续续地发布了自家的旗舰手机,而在 2021 年的当口,体验完多家旗舰乃至游戏手机后,我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大多数手机厂商都会默认配置横向线性马达,这几乎成为了旗舰手机的标配硬件,当然其中有营销的原因,但更值得关注的是手机厂商们确实越来越注意手机的振动触控体验了。

但我也发现虽然有不少手机厂商将振动触控体验做到了与 iPhone 媲美的程度,但也有的表现一般,为什么同是横向线性马达,在体验上反而有了差距呢?

不断做大震动马达的思路,忽视了软件问题

智能手机中首先重视震动体验的是苹果,从 iPhone 6S 开始苹果就在手机中加入了一颗横向线性马达 Taptic Engine,到了 iPhone X 时期甚至再度增大,这对于寸土寸金的手机内部空间来说殊为不易。

相应的触控技术也被用到包括 MacBook Pro 等多款产品当中。

这种使用更好的硬件的思路也被各路手机厂商所参考学习,纷纷放弃了普通的转子马达转而选择横向线性马达,转子马达体积比较小、省空间,但实际振动体验却比较弱,震动级别调整也几乎不可调。

而这一思路在游戏手机上做到了新的极致,去年发布的联想拯救者 Pro 就用上了双 X 轴线性马达设计,在机身上下方各有一颗线性马达,不仅能对震动频率、振动量调整,还能模拟出上百种触觉反馈效果。

今年发布的 iQOO 7 同样配备两颗线性马达,为了更好的触控体验还加上了一块压感屏,在进入游戏后按压屏幕就能感受到振动,就像是真的把屏幕按下去了一样。

我朋友体验完就表示,有 3D Touch 那味了。当初 3D Touch 被称为「游戏作弊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在具体的游戏场景中,甚至能做到另一种层面的「听声辩位」,例如在玩 FPS 射击游戏时,如果有车子从旁边经过,能感受到振动方向从右及左,把手机游戏的体验拉升到了一个新的层面。

可以说游戏手机在振动体验这方面做到了业界领先,在游戏场景的中操作体验甚至已经超过了 iPhone。

但硬件堆料其实也是一种取舍,之前我们就说到横向线性马达虽然能保持比较好的振动体验,但同时也要占据大量手机空间,更别说两颗线性马达了,这就造成不少游戏手机厚度和重量比较高。

对于强调轻薄和越来越重要的影像体验的旗舰机来说,显然是一个不太可以接受的选择。

而就算都和 iPhone 一样用上了横向线性马达,出于时间先发优势,苹果对于振动马达的调教更早达到较为完善的地步,App Store 的软件生态中支持相应振动的软件也更多,苹果很早就给出了软件接口,让应用开发者们能创造性地使用这一特性。

对比起来,Android 生态就有些相形见绌了,基本上是靠主流手机厂商堆料用上更好的振动马达,各家使用的硬件不同,软件接口也趋向零碎化,并不利于开发者对整个 Android 生态适配。

软件环境的缺失最终导致了,明明硬件差不多,但 Android 生态的振动体验却好坏不一,应用场景也没有 iOS 多。

Google 和高通正在成为另一种层面的软硬协同

主流手机厂商的重视,横向线性马达成为旗舰标配,这其中固然有部分厂商此前将马达作为一大卖点营销的原因,但更多的是振动马达对体验的提升。

自从智能手机出现以来,触控交互成为了主流,点击、滑动成为了人们的常见操作,屏幕能展示更多内容的可能性,文字、图片、视频都可以,但屏幕的特质也让它仅仅局限于二维。

超大横向线性振动马达的出现,为手机交互添加了一个新维度,从 XY 二维交互走向了 XYZ 三维的交互。比如使用浏览器时,长按是能呼出便捷菜单的,以往二维交互就只有一个页面动画展现,现如今则同时加上了振动,感知更明显,易用性也更高。

而在游戏等场景中振动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直观的触觉反馈显然是比简单的动画反馈来的更直接。

当然这其中也有扁平化设计成为主流的原因,它虽然消耗资源小(不需要展现精细的纹理效果),扩展性强,能适应各种屏幕大小的设备。但抽象的平面内容往往会让人分不清内容与按钮之间的界限,这时振动就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了。

▲ 从 iOS 7 开始,苹果在 iPhone 上改用扁平化设计

主流厂商的重视、交互方式的改变、对移动操作体验的大幅度提升,按理来说 Google 作为 Android 的掌控者,应该要对现状进行整理,给出统一性的解决方案,避免体验断层或碎片化。

此前 Android 10 的手势变化就是前见之明,当时 Google 就表示开发手势交互受到了 Android 手机厂商的影响,而它开发相应的手势操作功能也是希望统一操作体验,毕竟各家厂商不一样的交互逻辑会影响到开发者,一个软件需要对多家厂商的手机进行适配,而现在振动交互上也存在相似的情况。

▲ 图片来自:Digital Trends

有趣的是,想解决这个问题公司是高通。

此前高通就宣布联合业界一家专门研究触控交互的公司 Lofelt,建立一套更好软件框架,并且每家 Android 手机厂商都可以接入相应的软件接口,以建立更好的振动交互体验,缩小整个 Android 生态与 iOS 在触控体验方面的差距。

当然,接入该软件框架的基础条件是使用高通骁龙芯片。

这已经不是高通第一次尝试整合 Android 生态体验了,此前为了解决 Android 系统升级难、升级速度慢、覆盖率低等问题,Google 就和高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承担一部分升级适配工作,让搭载高通芯片的手机能支持 4 年的 Android 系统更新和安全更新,并提升更新速度。

▲  图片来自:mysmartprice

因为 Google 开源了 Android 系统,手机厂商为了强化自家产品的竞争力各自为阵,Android 生态整体的体验存在这不少碎片化的问题,导致 Android 在系统更新等方面与 iOS 阵营拉开了差距。

而 Google 和高通的合作,正如一种新形式的软硬协同,即解决了碎片化问题,也统一了 Android 生态的部分体验。

Google 和高通会成为下一个「wintel 联盟」吗?

说到这,熟悉互联网发展史的朋友恐怕会想到 PC 时代的「wintel 联盟」,微软和英特尔在 PC 市场构成了一种软硬件协同,对于整个 PC 生态的控制力非常强,甚至被控诉垄断市场。

微软凭借 Windows,把控了电脑软件生态的发展,而英特尔则凭借处理器的特殊属性,对整个 PC 生态施加影响力,从之前的超极本概念到现在 Evo 认证,英特尔的解决方案被广泛应用到 PC 生态中。

当然也有好的一面,Evo 认证体系确实通过新标准拉升了笔记本电脑的体验,比如续航时间、WiFi 6 的支持等,但另一面让人担忧的是,会不会因为控制力太强而造成缺乏竞争,产品停步不前,之前人们对英特尔挤牙膏的吐槽就来自于此。

那么,Google 和高通会成为 Android 的「Wintel 联盟」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 Google 和高通通过合作或各自给出解决方案以改善 Android 体验,但实际上它们对 Android 的控制力并不算很强。

先来说说 Google,开源系统导致手机厂商各自为阵,尤其是国内的手机厂商们,基本都推出了自家的 Android 定制操作系统,如 MIUI、Color OS 等等,在系统功能、账号体系上国产手机厂商掌控力甚至比 Android 的创造者 Google 还强。

高通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情况,作为手机核心芯片的供应商,它同样给出了大量的解决方案,但手机厂商们并不是一一接受。

就比如高通推出的快充技术 Quick Charge,手机厂商并不算很买账,大多都在发展自家的快充技术,这也造成了 Android 生态有着多种多样的快充协议,消费者在购买前需要了解相应的信息,从充电线到充电头完全匹配才可以达到高功率快充。

▲ 各式各样的快充. 图片来自:CNET

在可见的未来,手机厂商们为了增加自家产品的竞争力,显然还会继续加码各种各样的技术,这会进一步加深 Android 体验的碎片化,好功能、好技术普及以及开发者们的适配会更难。

而 Google 和高通的合作,更多的意义是抱团取暖,通过软硬协同的方式增加对 Android 生态的控制力,从用户的反馈中也可以发现,舆论对于两家的合作还是以正面为主,之前的合作提升系统更新周期时间就是案例。

这对于 Android 用户来说并不一定是坏事,起码双方的合作能让振动体验、系统更新这样的好功能普及到更多手机当中。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