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el Good 周报 | 多抓鱼开始卖二手衣服了,它能让你安心下单吗?
- 多抓鱼推出循环服饰平台,二手衣服如何买得安心?
- 他为什么要把菜市场搬进美术馆?
- Blue Bottle 开始小范围把「燕麦奶」设为默认选项
- 「洞洞鞋」Crocs 想成为一家零碳排放公司
- Tentree:一家卖衣服的种树公司
多抓鱼推出循环服饰平台,二手衣服如何买得安心?
曾让更多人愿意接受购买二手书的多抓鱼,现在正式上线了二手服饰平台。它能让大众更安心地买二手衣服吗?
多抓鱼自己在今年 4 月的推文里也曾坦言,循环服饰的好处多多,但在国内一直难以普及,主要还是因为很多人心中「二手衣服 = 脏乱 + 过时」的印象。
为解决这两个痛点,多抓鱼把卖二手书的经验放在了服饰上。
「二手 ≠ 脏」:就跟收书一样,多抓鱼会先从用户手里购买二手衣服,然后进行消毒翻新,并加上多抓鱼的吊牌,提供了 7 天退货服务。
「二手 ≠ 过时」:正如多抓鱼会用算法估量二手书的稀缺性来进行定价,他们在收二手服饰的时候也会考量这件衣服是否有「值得买两次」的价值。
▲ 多抓鱼「循环服装店」
在上线服饰平台前,多抓鱼也先在其线下「循环服装店」试验了一波,目睹了进门逛店的顾客「表情从试探地审视逐件,变成放松地沉浸」的改变,同时也以销售经验摸索出人们更愿意购买什么品牌的二手服饰。
现在,多抓鱼在 app 和小程序上都上线了循环服饰模块,主要以品牌和类型两个维度来分类。
和其它电商平台相比,这里的商品介绍除了有尺寸款式信息,自然也囊括了「消毒翻新」的流程介绍。
另一特别「多抓鱼」的特点在于,在品牌和服饰类型介绍栏目,它加上了一个「上新提醒我」的按钮。
我常认为在多抓鱼上给自己想要的二手书标「到货提醒」,是一种让我这种买书总比读书快的人「慢下来」的方式:
我知道我想看这本书,但我需要马上就得到吗?也不是。
那就等人有闲置不要,我再买来看吧。
也许买衣服也可以这样。
真正想要的,也许还可以等一等,等来一个对环境更友好的。
真等来了,甚至还能再自我审视一下 —— 「我真的需要它吗?」
他为什么要把菜市场搬进美术馆?
▲ 何志森和摊主合照
扉美术馆副馆长何志森常说,菜市场就是最好的美术馆。
2017 年,他对和扉美术馆只有一墙之隔的广州农林肉菜市场「下手」了。
▲ 相连的扉美术馆和广州农林肉菜市场
他在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开了一门课——《营造的风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带着学生在菜市场花了三个月和摊主交流学习做课题。
在这个过程中,其中一位学生马增锋发现,「手」是一个很有趣的切入点:
我了解到每双手上的痕迹讲述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每双菜档、肉档、海鲜档的手,由于工作环境的不同,手上的痕迹都不一样。每一个戴手镯、戴链子的人,他们背后都有一个关于自身或家庭或长辈的故事。
▲ 手上的故事
于是,他们在 2018 年办起了「手美术馆」项目 —— 他们拍下了摊主的手,并悬挂或粘贴在摊位上。
这个展览不仅拉近了摊主和美术馆、学生的距离,同时也拉近了摊主和摊主间的距离,大家都走得更密了。
随后,课程中还诞生了更多不同的菜市场项目。
豆腐档变成了「豆腐美术馆」;蔬菜档的墙壁上「长」出了一个洞,和隔壁的扉美术馆相通起来,参观美术馆的人能从这个窗口观察菜市场,变成了「被偷窥美术馆」。
▲ 摊主想到,既然多了个「网红打卡」功能,那也可以卖带艺术感的矿泉水,获得更多收入。
做菜市场美术馆项目的这三四年以来,摊主们从对立面走向了抱团取暖,大家找到了一种存在感和被在乎的感觉。这是一种非常细腻的变化。—— 何志森
这就是「菜市场里的美术馆」的诞生故事。
可惜的是,菜市场因被告知是违法建筑,在 2020 年底拆除了。
▲ 菜市场拆除后成了社区花园
今年,何志森应邀就菜市场的消失做一个回应式展览,于是,有了今天的《美术馆里的菜市场》展览。
这个展览重建了被拆掉菜市场,播放着菜市场拆除前六小时,何志森和摊主的对话录音。
每一个摊位上是镌刻摊主名字的水泥预制板,挂着灯和营业执照,当然,还有手的照片。
▲ 其中一位摊主去到展览现场
何志森在展览前言中写道:「重建这个被拆掉的菜市场,给予 44 位摊贩本该有却从未获得的尊重和礼遇。」
展览信息:《向下生活里的 X 种空间方案》,重庆悦来美术馆,2021 年 7 月 3 日至 10 月 8 日。
央视纪录片《艺术家遇到菜市场》也曾讲述了农林菜市场的改造故事。
Blue Bottle 开始小范围把「燕麦奶」设为默认选项
在植物奶大潮下,我们能在越来越多咖啡店菜单上看到燕麦奶这一选项,但精品咖啡品牌 Blue Bottle 决定把行动再进一步 —— 用燕麦奶替代牛奶作为默认选项。
《The New Consumer》发现,Blue Bottle 至少在美国两家门店里将燕麦奶设为默认选项:
我们现在将燕麦奶设为咖啡饮品的默认选项,因为很多顾客更偏向它。它能蒸出美丽闪亮的微奶泡。再者,燕麦奶制造的温室气体比乳制品少。
不过,Blue Bottle 的发言人并不愿意分享和这项实验的任何信息,也没有解释接下来是否会将改变推行到其它的门店。
关注替代性蛋白产品的投资者 Michal Klar 认为,Blue Bottle 这举措属「自然之举」:
我相信未来几年里,会有更多连锁餐厅将植物基乳制品和肉类作为默认选项,并将真肉提供为可替换选项。
随着植物基产品的价格下降,以及消费者接受度提高,这是(行业)自然过渡到的下一阶段。
「洞洞鞋」Crocs 要在 2030 年实现零碳排放
近几年来「丑」成时尚弄潮儿的 Crocs 宣布要在 2030 年转型成为一家零碳排放的公司。
一家用塑料做洞洞鞋的公司为什么要许下这种承诺?
Crocs 的 CEO Andrew Rees 坦言 —— 这都是为了我们的年轻用户。
▲ Crocs 的 CEO Andrew Rees
被定义为「探险者」,Rees 称这类目标用户大多是 Gen Z 一代,他们都特别重视可持续和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调研就能知道,我们从社交媒体就能看出,这里的连接已经很清晰了」。
▲ 近年来,Crocs 通过联名合作打造了许多「出圈」系列
那 Crocs 具体要怎样做?
第一,在 2021 年底把洞洞鞋的原料换成全素,降低生产碳足迹。目前,Crocs 已在研发改良版专利材料 Croslite 最后阶段;
第二,尽可能减少包装对环境损耗。截至 2020 年,85% 的洞洞鞋都不带包装,接下来他们还将继续研究,减少包装会带来的影响;
第三,给产品创造「二次生命」。Crocs 会打造一个循环生产链,通过翻新销售等形式为旧产品寻找新生;
第四,关注生产资源。此前,Crocs 已将回收使用 45% 的 Croslite 生产边角料,接下来也会继续想法子减少浪费。同时,Crocs 计划将办公室和配送中心等设施用电换为可再生能源。
Tentree:一家卖衣服的种树公司
▲ 联合创始人 Emsley 兄弟
2011 年,职业种树人 Kalen Emsley 决定和哥哥 Derrick Emsley 以及好友 David Luba 联合成立一家服饰公司 Tentree,但,这主要还是为了种树:
我们这是一家卖衣服的种树公司,而不是反过来。
Tentree 的理念很简单,用户每购买一件品牌的服饰,他们就种十棵树 —— 给不同国家地区的非牟利机构捐赠种植 10 棵树的钱。
据官方数据,截至 2017 年 8 月 29 日,Tentree 已经种植了 1500 万棵树,并将在 2030 年前种下 10 亿棵树设为目标。
即便理念简单,Tentree 仍下了很多心思在提升用户的感知建设上。
在 Tentree 官网上,我们能读到不同国家的种树故事 —— 从种树数量,到不同国家地区面临的困境,再到种树能带来的改变(生态改善、创造就业等);
后来,消费者还能通过输入每件产品上独特的编码,查看这件卫衣带来的捐款具体在什么地区种了树,种了什么树。
虽然说本质是家「种树公司」,但主打基本款的 Tentree 从一开始就提供舒适的服饰,并持续地优化生产过程和用料选择。
譬如,将产品中所有棉花都改为有机棉;以相对可持续的天丝纤维(以木浆为原料)和大麻纤维为主原料;研发了以回收棉材料为原料的 REFIBRA 材料。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紧迫,Tentree 最近推出了更激进的产品「Climate+」。
这个项目可以说是完全抛弃了「衣服」部分,回归「种树」本身。
有意思的是,他们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计量种树的效益。
最基本的套装,能抵消一位普通美国人碳排放足迹,定价 4.9 美元/月,Tentree 每个月会为此种 17 棵树;如果想以家庭为单位,8.4 美元/月的套餐可以覆盖四人的月均碳排放。
此外,Tentree 还打造了其它更具趣味性的种树套餐:「国际长途飞行套餐」「点外卖」「沉迷吃牛油果套餐」「追剧套餐」等等,以不同行为来衡量应有种树量。
作为一家「种树公司」,Tentree 最大的竞争力,也许就在于他们总能想出更有趣的方式吸引人去参(gei)与(qian)种树。
但这其中也有需要警惕的思维误区,不是我们所有的行为,都能通过种树或其它消费行为来补偿。归根到底,我们还是要扭转过度消耗地球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