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设计卷土重来,能兼顾好看和好用吗?
透明设计一直是科技爱好者的心头好,好的透明设计能让消费者窥见产品内部结构,赋予产品更强的极客属性。
PDP 是一家专门提供游戏硬件的第三方厂商,他们最近联合任天堂、世嘉、孩之宝整了个大活。 PDP 推出的新透明手柄,除了用上透明外壳,还把「索尼克」等经典游戏角色放了进去。
想象一下,你拿着内置「索尼克」玩偶的「索尼克」手柄玩「索尼克」游戏,可谓极致的套娃极致的享受,而这只是 PDP 这款联名系列的首位角色,未来 PDP 还将推出「变形金刚」版本和「皮克敏」版本的联名手柄。
但好看是有代价的,这款手柄主题玩偶的位置正好占据了震动马达的空间,所以真要用该系列手柄玩游戏的话,体验可能会打些折扣。
PDP 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有名采用透明设计的厂商,根据资料显示,透明设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Y2K 时期甚至更早的时代。 1939 年的纽约世界博览会上,电子公司 RAC 就展示了第一台透明外壳的电视,该公司本意是提供「内部工作原理展示」以增加趣味性。
在此之后不断有透明产品面世,最火的莫过于初代 iMac G3 ,该产品一经面世便引起所有消费者的关注,它通过美观的设计将计算机产品从小众转向大众,甚至对苹果公司的复兴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iMac G3 是少数真正大批量销售的透明产品,此后的透明设计大多出现在限定产品中。
索尼曾为了庆祝 PlayStation 主机销售量达 5 亿台,在 2018 年推出名为「 5 亿限定」的透明 PS4 Pro 。玩家可以透过透明蓝色外壳,隐隐窥见机器内部的硬盘和风扇构造。同时这款限定主机也是在向 PS1 的蓝色原型机致敬。
手机作为电子产品的龙头,也有过自己的「透明限定机」,小米在发布小米 8 、小米 9 和小米 10 三代旗舰机型时,都推出过相应机型的透明探索版。
在今年 5 月份, Beats 给新款的 Beats Studio Buds+ 套上了半透明外壳,和全透明的设计不同, Beats 通过粗磨砂质感的外壳,让产品处于半透明状态。用户不会过于清楚的看到其内部元件,一种朦胧的美感油然而生。
和 Beats Studio Buds+ 作为对比的,是 nothing 公司推出的 nothing ear 系列。该系列采用全透明设计,用户可以清晰的看到其内部的黑色线路板和银色的收音元件。相比于 Beats 的朦胧美,nothing ear 的全透明设计让它更像是一款未上市的原型机。
这也是很多厂商会做的事——给原型机套上透明外壳,以便设计师观察机器内部的运作情况,作为原型机,这些产品并不会真正面世,所以普通消费者只能在图像里一窥全貌。
索尼在介绍 PS VR2 设计过程的文章中,放出了一张其原型机的照片,这款原型机有着半透明的外壳,感觉上和 Beats Studio Buds+ 很像,都展现出了朦胧美。但也正因为是原型机,所以其内部设计并不会像 Beats Studio Buds+ 那样具有观赏性。
这解释了为什么透明设计大多只会放在限定机型上。对产品设计的高要求是原因之一,和普通产品不同,透明产品对内部设计的要求更高,因为展示内部元件才是透明的意义所在。但电子元件的颜色通常会因参数、容差不同而改变,也就是说同一产品内部必然有不同颜色的元件,滥用透明外壳就会导致视觉上的杂乱无章。
小米对此的做法就是在真正的电子元器件上加一层隔板,在这层隔板上利用贴纸和纹路做出伪透视的效果。虽然美观但厚度也因此增加,在追求轻薄的时代,这必然不会成为主流的设计思路。
材料同样限制了透明设计的流行,塑料广泛应用在透明设计中,这种材料的优缺点都很明显,小重量和可调的透明度是优点,廉价感、易沾染指纹则是其无法忽视的缺点。如今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更加全面,塑料显然无法获得消费者的认可。
这些因素让透明设计产品只能是一些很酷的小众产品。观赏性强实用性弱是它的缺点,但两者兼顾正是消费者更在乎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