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小米 YU7 登场,自研芯片惊喜亮相/曝苹果智能眼镜明年推出/高合汽车获一亿美元成立新公司
📱
雷军:玄戒 O1 性能与苹果接近,基带研发有惊喜
🔬
AI 伴侣?OpenAI 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合作产品遭泄露
🚗
马斯克:对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很自信
🧟
高合汽车或「复活」,新公司落地江苏
📃
阿里发布首个应用型 AI 翻译评测榜单
💡
微软 CPO:Agent 本质还是一种工具
🧠
Claude 4 系列模型正式发布
📷
理光 GR IV 公布
🎮
京东香港自营上架 Switch2
🎙️
快手内部人士回应「带薪刷视频」

雷军:玄戒 O1 性能与苹果接近,基带研发有惊喜
昨晚,小米正式举行了 15 周年新品发布会,小米创办人雷军久违地主持了本次发布会。而万众期待的小米自研芯片「玄戒 O1」、小米新车 YU7 等一众新品终于与大家见面了。
玄戒芯片不止 O1 一款,还有一款带小米基带的 T1:
首批搭载「玄戒 O1」的设备为小米 15S Pro 和小米平板 7 Ultra,起售价分别为 5499 元(16GB+512GB)和 5699 元(12GB+256GB)。
「玄戒 O1」的具体规格方面,其采用了台积电第二代 3nm 制程工艺,塞入了 190 亿晶体管,拥有十核心四丛集 CPU 架构(2 颗超大核+ 4 颗大核+2 颗小核 + 2 颗超小核),配备 16 核 GPU。
发布会上,小米将玄戒 O1 与苹果 iPhone 16 Pro 搭载的 A18 Pro 芯片进行了对比。CPU 性能方面,玄戒O1 的单核性能研究和 A18 Pro 有差距,但多核性能成功反超。而凭借 16 核 GPU,玄戒O1 的图形性能要明显优于 A18 Pro,功耗还低 35%。
本次发布会最令人惊喜的,是新品手表——小米 Watch S4 eSIM 15 周年纪念版所搭载的「玄戒 T1」。「玄戒 T1」集成了小米首款 4G 基带。
雷军在发布会上提到,小米未来 5 年(2026-2030 年)的研发投入预计达 2000 亿元,并且喊出「坚持到最后的胜利」。
小米 YU7 亮相,19.9 万不可能:
除了玄戒芯片,本次发布会另一个重头戏就是大伙期待已久的小米 YU7。
新车拥有「宝石绿」「钛金属灰」「熔岩橙」三款配色;整体设计上保持了小米 SU7 家族的外观主题,但同时加入了不少新的元素:大灯上半部分进行开孔,与 A 柱前的开孔是相互连通的,两者共同构成了一个空气桥;配备新的「光环尾灯」。
内饰方面,小米 YU7 正式公布了其首发搭载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具体来看,小米通过投影技术,在前风挡下方形成了一道横贯仪表台的一体式环绕信息光带,长达 1.1 米。该全景显示可视峰值亮度达到了 1200nits,且融合了畸变矫正算法,内容由三块 Mini LED 屏幕提供。
新车提供单电机后驱的标准版、双电机四驱的 Pro 版和 Max 版,三个版本的最大功率分别为 235kW、365kW、508kW,最快零百加速可达 3.23 秒。续航方面,标准版 CLTC 续航 836km,Max 版为 770km;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小米 YU7 全系 800V 碳化硅高压平台。
辅助驾驶上,小米 YU7 全系标配了激光雷达、4D 毫米波雷达以及拥有 700TOPS 算力的英伟达 Thor 芯片。
关于售价信息,本次发布会并未公布,但雷军也在会上小小吐槽了一下:「还有人说 19 万 9 的,不可能。」

苹果智能眼镜被曝明年推出
据彭博社消息,苹果计划在明年年底发布智能眼镜,并作为其进军 AI 增强型设备的一部分。另外,此前被传已久的「带摄像头」版 Apple Watch 计划已被搁置。
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工程师正在加紧研发智能眼镜产品,目标是在 2026 年底前能够推出。该智能眼镜目标对手为 Meta 旗下热门的 Ray-Ban Meta 智能眼镜。苹果还将在今年开始寻求海外供应商合作,大量生产原型机。
据悉,苹果智能眼镜目前代号为 N401(最初为 N50),其将配备摄像头、麦克风、扬声器,并允许这些硬件相结合,从而分析外部环境,并通过 Siri 进行回答。另外,苹果智能眼镜也支持常规的通话、音乐播放、实时翻译、导航等功能。
报道指出,苹果最终目标是推出一款增强现实(AR)的智能眼镜,但仍需数年才能实现。值得一提的是,苹果的目标对手 Meta 已计划在 2027 年推出首款 AR 眼镜产品。
另外,此前被被传已久的「带摄像头」版 Apple Watch 也被爆出「停止了该计划」。
据了解,苹果此前计划在 2027 年推出带摄像头的 Apple Watch(包含 Ultra 系列),但据知情人士称,苹果在本周停止了这一计划,并继续致力于研发带摄像头的 AirPods。
值得一提的是,5 月 22 日,苹果前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和 OpenAI CEO Sam Altman 共同宣布,要一起打造拥有全新 AI 交互的硬件设备。(详情可看下一条 👇)
AI 伴侣?OpenAI 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官合作产品遭泄露
5 月 22 日凌晨,OpenAI 突然宣布了一则新消息:OpenAI CEO Sam Altman 与苹果前首席设计师 Jony Ive 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名为「io」的全新公司。本次合作,双方都希望能够为大众带来拥有全新 AI 交互的硬件设备。
而据《华尔街日报》透露,Altman 和 Ive 所带来的产品目标定位为「继 MacBook 和 iPhone 后,用户常用的第三款核心设备」。
据悉,该设备能完全感知用户所处的生活环境,并且体积小巧,可以放置在口袋里或桌面上。另据分析师郭明錤透露,该设备预计 2027 年大规模生产,设计风格可能类似 iPod Shuffle,使用场景将包含颈挂式。
报道指出,该设备并不会以手机的形态登场。Altman 和 Ive 都希望通过这款产品,让用户降低对手机屏幕的依赖。Altman 还指出,该设备也并非眼镜类产品。
对于新品的保密要求,Altman 十分看重。其对自家公司——OpenAI 的员工强调,项目的保密性对最终的成功至关重要,不然产品没等成熟就会被竞争对手抄袭。
在量产计划上,Ive 的团队近几个月都在不断与具备量产条件的供应商进行交谈;而 Altman 表示,他们不指望一夜之间出货 1 亿台,但目标是在明年末正式发布产品,并且以史无前例的速度达到 1 亿台的出货量。
从报道中来看,Altman 和 Ive 打造的这款新设备,似乎与曾在风口浪尖的明星 AI 硬件——Ai Pin 有些相似。可惜的是,Ai Pin 已在今年 2 月停止服务,而制造商 Humane 也被惠普以 1.16 亿美元收购。
值得一提的是,Humane 由前苹果软件工程总监 Bethany Bongiorno 和前苹果设计师 Imran Chaudhri 共同创立,主要目的是开发人工智能驱动的创新技术。该公司还一度拿下了 2.4 亿美元的投资。
马斯克:对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很自信
昨日,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发布了马斯克近期接受 CNBC 的采访视频。视频中,马斯克表示:
对特斯拉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技术成熟度非常有信心,特斯拉也很乐意向其他车企授权这项技术。
陶琳称,特斯拉 20 多年前刚刚开始造车时,公司就坚持开放专利战略,目的是为了让更多人可以一起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陶琳强调,自 2013 年进入中国市场、2019 年建成上海超级工厂以来,特斯拉与本土上下游供应商及行业一起成长,共创了中国新能源行业的繁荣发展。
上月,马斯克曾发文称,特斯拉即将实现一种「通用的、纯 AI 的全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其还强调,该方案仅需摄像头以及特斯拉自研的 AI 芯片,并且由特斯拉开发的 AI 软件驱动。
理想回应 i8 电耗争议
日前,工信部公告文件公布了理想 i8 车型的电池容量、续航、能耗等信息,理想也同步发出宣传海报。但据多位博主、网友指出,理想官方公布的数据对比工信部的公告值,存在不严谨问题。
对于上述情况,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张骁昨日发文回应,其表示,在电池信息公告的解读海报发布后,公司的同事、博主纷纷第一时间指出问题或发来提示。
张骁在文中承认,争议海报上直接用计算的方式得出能耗数值不属于行业通用做法,确实会在实测能耗数字公布后给用户的理解带来更大的歧义。
对此,张骁表示,「感谢大家的监督和指正,立正挨打是必须的」。同时理想汽车也重新公布了 i8 车型的 CLTC 综合工况网端电耗:
- 搭载 90.1kWh 电池的理想i 8,CLTC 综合工况网端电耗是 14.6kWh/100km;
- 搭载 97.8kWh 电池的理想 i8,CLTC 综合工况网端电耗是 14.8kWh/100km。
联想 CEO:面对未来挑战,依然承诺份额不掉
5 月 22 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的 2024/25 财年全年及第四季度业绩:
全年收入达到 4985 亿元人民币,实现同比 21.5% 的强劲增长,创历史第二高位;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的净利润同比大增 36%,达 104 亿元人民币。
第四财季,集团所有主营业务实现双位数营收增长,驱动整体营收同比增长 23%,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下净利润同比提升 25%。
联想方面表示,上述业绩都是在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实现的。近年来,PC 行业步入深度调整期的同时,全球政经格局复杂多变,AI 浪潮席卷亦带来多重变局。
对于上述情况,联想集团通过坚定执行混合式人工智能的战略,交出了一份「承上启下」的优秀答卷。同时,公司在全球所有大区的营收全部实现双位数强劲增长,充分体现作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的韧性与活力。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 CEO 杨元庆坚定表示,即使面对未来挑战,联想依然承诺:市场份额不掉,利润不掉。
高合汽车或「复活」,新公司落地江苏
据企查查显示,江苏高合汽车有限公司于 5 月 22 日成立,具体来看:
法定代表人为 Jihad Mohammad,注册资本为 14326.65 万美元,企业注册地址位于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属行业为汽车制造业,经营范围包含「道路机动车辆生产」「汽车零部件研发」「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等。
从股权结构图可以看到,黎巴嫩车企 EV Electra Ltd. 为大股东和实际控股人,出资 1 亿美元,持股占比 69.8%;而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则以 4326.65 万美元,持股 30.2%。
另外,EV Electra 官方也已宣布收购高合汽车,并通过高合的尖端设计,从而提升 EV Electra 在高端电动汽车的水平。
此前,高合汽车曾暴雷,其母公司华人运通(江苏)技术有限公司已于 2024 年 8 月申请破产。前不久,江苏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法院经过裁定,准许华人运通江苏公司在内的五十二家公司实质合并重整的申请。
阿里云 CEO:为全球化建设新一代 AI 基础设施
5 月 22 日,在 2025 阿里云中企出海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 CEO、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兼 CEO 吴泳铭表示:
阿里云将以战略级投入,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加速 AI 产品国际化,增强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建设,为中国企业出海铺路搭桥。
据悉,阿里云将在三个方面加大投入,全力支持中国企业出海:
- 加速打造全球云计算一张网:未来三年,阿里巴巴将投入超过 3800 亿人民币,用于建设云和 AI 硬件基础设施,总额超过去十年总和。阿里云将加速打造覆盖中国、日韩等地的「全球云计算一张网」,同时将保持国内外基础设施统一技术架构、统一服务平台。
- 加速模型出海,加速 AI 产品国际化:阿里云将加速部署通义、百炼、PAI、大数据等 AI 应用所需产品。在基础设施层,阿里云灵骏将在海外多个区域开服;在模型服务层,阿里云百炼国际站 Model Studio 新增多项能力,为出海中企提供更高效实惠的模型 API 服务。
- 打造海内外一体的最优服务体验:阿里云将增强对出海咨询、技术和服务团队的投入,为中企提供国内+海外 7×24 小时一体化的服务体验。
吴泳铭表示,走向全球是中国企业的发展必然。而在未来,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市场拥有更大的影响力。
阿里发布首个应用型 AI 翻译评测榜单
近日,由阿里国际联合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北京语言大学一起打造的,首个应用型 AI 翻译测评榜单 TransBench 在 OpenCompass 上线。
据介绍,TransBench 与传统的翻译测评体系相比,增加了幻觉率、文化禁忌词、敬语规范等指标,首次针对行业的细分领域构建评测数据和评测方法。
TransBench 中,将包括「全面的通用标准」「行业垂直标准」「跨文化特性标准」三大测试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如电商场景下的用户投诉,通常与敬语、禁忌语等相关,这些翻译结果从字面意思看无误,但会直接影响到对话人的体验,也被纳入到测评的范围中。
目前,TransBench 的测评方法进行了开源,同时也已发布了首期测评结果。
🔗 测评网址:https://transbench.com/#/?lang=zh-cn
机构:一季度小米 TWS 耳机出货量全球第二
5 月 22 日,数据分析机构 Canalys 发布了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 TWS 耳机市场报告:
2025 年第一季度,全球真无线耳机(TWS)市场强劲反弹,出货量同比增长 18%,达到 7800 万台,创下自 2021 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而此次增长得益于厂商在地域和价格层级上的双重扩张策略。
具体来看:
- 苹果(包括 Beats)凭借强大的生态系统优势和对健康功能的持续整合,继续稳居全球 TWS 市场领导地位,市场份额达 23%。
- 小米则跃升至全球第二,得益于其在新兴市场的增长势头,出货量同比大增 63%,首次突破 900 万台,创下 11.5% 的历史最高市场份额。
- 三星(包括哈曼子公司)以 7% 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三,其以生态为核心的 Galaxy 系列和主打大众市场的 JBL 系列出货量均有所增长。哈曼近期收购了包括 Bowers & Wilkins 在内的 Sound United 品牌,预示其未来将在高端音频领域扩展布局。
- 华为和印度品牌 boAt 分列第四、第五,分别占据 6% 和 5% 的市场份额。
腾讯推出 B 端 Agent 平台
据新皮层消息,5 月 21 日的腾讯云 AI 产业应用峰会上,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CEO 汤道生首次完整阐述了腾讯云的大模型战略:
通过「四个加速」,加速大模型创新、加速智能体(Agent)应用、加速知识库建设、加速基础设施升级,为企业和用户提供「好用的 AI」——在基础模型之外,腾讯首次提到 Agent。
据悉,腾讯已将旗下与大模型相关的 AI 产品和应用都聚集到了同一个事业部。并且在经过调整后,腾讯提升了 Agent 的重要性。而在上周腾讯发布今年第一季度财报后的电话会上,马化腾、刘炽平等高管提出基于微信构建 Agent 生态的想法。
腾讯云副总裁吴运声称,「不同场景需要不同Agent,不只是腾讯自己的产品需要Agent,只要企业业务复杂度高、知识密度强、人力成本高,那么这个行业就应该考虑用Agent重构一遍。」
目前,腾讯云已将「大模型知识引擎」升级为「腾讯云智能体开发平台」,提供 RAG 技术、Agent 构建能力和插件生态。吴运声表示,该平台是面向 B 端的企业级 Agent 平台,强调的是系统性构建、数据接入、安全隔离、跨角色协作等复杂能力。
对于竞品(如字节跳动的「Coze 扣子」、百度千帆),吴运声则表示「市场多家竞品百花齐放是好事,有利于技术发展。」
另外,5 月 19 日 QQ 浏览器还全新推出了 Agent「QBot」,用户可以调用其执行复杂任务。
💡 微软 CPO:Agent 本质还是一种工具
日前,微软首席产品官 Aparna Chennapragada 接受《Lenny’s Podcast》的访谈,其在节目中提到,Agent 本质上还是一种工具,但未来 Agent 将会拥有更高的目标实现能力。
对于 Aparna 来讲,她认为自己更倾向以「产品实际」的角度去看待、思考 Agent,因此她觉得 Agent 本质上还是一种工具,也是一种「能够自主执行任务的独立软件进程」,因为 Agent 它无需人类的指导,它会自主分析如何去帮助用户进行解决问题。
Aparna 表示,大家现在都处在了一个「人机共驾」的时代——人类在主驾,而 AI 在副驾协助。但 Aparna 预测,随着 AI 推理能力的更新迭代,人类能够更放心地将任务交给 Agent。那时,人们只需要一声令下,Agent 就能自己搞定。
「如何才算一款优秀的 Agent 产品?」Aparna 给出了答案:「执行上的自主性」「能解决问题的复杂性」「拥有自然的交互方式」。Aparna 表示,上述三点至少是构建一个优秀 Agent 产品的设计原则。
🔗 原视频:https://youtu.be/HbbfXAWcuUo?si=73c5Y7FoTX5xokiK

Claude 4 系列模型正式发布
昨晚,Anthropic 正式发布了旗下 Claude 4 系列模型——Claude Opus 4 和 Claude Sonnet 4。
Claude Opus 4:
据 Anthropic 宣称,Opus 4 是目前全球最强的编程模型,能够稳定胜任复杂且持续时间长的任务和 Agent 工作流。
性能表现上,Opus 4 在编程基准测试 SWE-bench 上拿下了 72.5% 的高分,在 Terminal-bench 上也以 43.2% 领先同行。
Anthropic 提前让部分客户试用了 Opus 4,在实测中,Opus 4 在多文件、大改动的项目中表现出更高准确率;在编辑和调试代码过程中显著提升了代码质量,同时保持了稳定性和性能;能解决其他模型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成功处理了多个前代模型没法完成的关键操作。
Claude Sonnet 4:
据 Anthropic 介绍,Sonnet 4 着重强化了编程和推理能力,能更精准地响应用户的指令。
和前代 Sonnet 3.7 相比,它的编程能力、逻辑推理和响应可控性都有明显提升。SWE-bench 的成绩直接冲到了 72.7%,几乎与 Opus 4 持平。
虽然 Sonnet 4 在大多数基准测试不及 Opus 4,但它整体更轻巧,也更灵活,聚焦更明确。作为「混合推理模型」,Claude 4 系列支持两种模式:一种是接近即时的响应,另一种是深入思考,适用于更复杂的推理任务。
值得一提的是,一旦开发者授权模型访问本地文件,Claude 不只是看懂文档,还能记住、生成并维护「记忆文件」,把关键信息记下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工作记忆。
Anthropic 明确指出,未来优秀的 AI Agent 需要三种能力:「情境智能」「长任务执行能力」「真实协作能力」。
一同跟随 Claude 4 系列发布的还有:工具辅助的延伸思考(测试版)、新增模型能力、Claude Code、新的 API 功能(包括代码执行工具、MCP 连接器、文件 API 和最长可缓存 1 小时的提示缓存功能)。
使用方面,Claude 4 系列模型目前对所有付费订阅用户都可使用访问。另外,Sonnet 4 支持免费用户使用。
理光 GR IV 公布
昨日,理光 GR IV 正式公布,具体价格和发布时间待定。
据理光官网消息,理光 GR IV 计划于 2025 年秋季发布,HDF 型号计划于 2025 年冬季之后推出。
参数信息方面,理光 GR IV 镜头采用 18.3mm(等效焦距 28mm)F2.8~F16;配备 2574 万像素的 APS-C 传感器,ISO 范围为 100-204800,支持传感器元件位移防抖(5 轴)。
其他方面,理光 GR IV 配备 3 英寸 LCD 显示屏,接口为 USB-C,支持 PD 供电;重量约为 228 克(仅机身)。
另外,理光还将推出新的智能设备应用程序「GR WORLD」,支持理光 GR II 及以后的 GR 系列各机型,预计近期推出。
戴森发布 PencilVac 吸尘器
昨日,戴森正式发布 PencilVac 吸尘器。
作为戴森在地板清洁产品线的最新作品,PencilVac 采用笔型设计,28mm 直径的 140K RPM Hyperdymium 电机内置于 38mm 直径的「笔型」的机身内。
PencilVac 摒弃了之前传统无绳吸尘器的设计,使得产品更加轻量、便携,且能够轻松深入到沙发下和家具中间。并且尘筒也位于机身内,拆下吸头后,一推一拉即可倒出灰尘并顺便清洁尘筒内壁。
PencilVac 使用了戴森最新研发的 Fulffycones 锥形吸头,标配一组 4 头,开机使用时在地面有着悬浮效果。吸头和机身之间采用万向节设计,用户随手一转就能让吸头转向,让清理狭窄角落更加容易。
新品采用可插拔电池设计,总重量仅为 1.8 公斤。用户可以通过机身上的显示屏或戴森 app 来查看电池电量,以及获得维护保养的有关信息。
PencilVac 目前在日本、澳大利亚、英国等市场首发,日本定价 84920 日元(约合人民币 4268.18 元),而中国大陆市场上市时间和售价暂时并未公布。
4999 元起,富士 X-Half 半格相机发布
近日,富士 X-Half 半格相机正式发布,起售价 4999 元,具体配置如下:
- 搭载 1 英寸 2000 万像素传感器(4:3 比例下,实际有效像素为 1700 万)
- 配备 10.8mm F2.8(等效约 32mm)镜头,最近对焦距离为 10 厘米
- ISO 范围为 200-12800,最高机械快门速度 1/2000s
- 内置 13 种胶片模拟,3 种胶片色彩
- 配备了用于竖构图的液晶显示屏,屏幕尺寸较小,左侧还有用于胶片模拟显示的触摸副屏;另外配备了光学取景器。
- 机身尺寸小巧,仅 105 毫米长,30 毫米厚,机身重量 243 克(含电池与 SD 卡)

京东香港自营上架 Switch2
日前,京东香港自营旗舰店正式开业,而目前店内仅上架了 Switch2 相关商品,具体来看:
- Switch2 实用套装:发售价人民币 3989 元(税金 363 元),含《马里奥赛车 世界》主机组合和 Switch2 Pro 控制器一个;
- Switch2 玩家套装:发售价人民币 4499 元(税金 409.4 元),含《马里奥赛车 世界》主机组合、Switch2 Pro 控制器(1 个)、Joy-Con 2 方向盘(2 个)、microSD Express 256G 记忆卡;
- 另外还提供豪华版(发售价 6109 元,税金 599.5 元)以及典藏版(发售价 5399 元,税金 506.9 元)。
据介绍,本次京东香港自营旗舰店为官方授权首批货源发售,将在 6 月 5 日发货,支持官方质保。
快手内部人士回应「带薪刷视频」
近日,有快手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称,快手要求其商业化、产品、运营等多个部门员工每日使用快手 App 刷满 1 小时短视频,还需要将使用记录抄送主管,从而引发舆论热议,被网友戏称为「带薪刷视频」。
据澎湃新闻昨日报道,快手内部人士表示,上述事件不属实。
内部人士称,快手一直倡导员工多使用和体验产品,但并未强制要求商业化等部门,更没有强制要求全员刷视频。另外,也没有强制有一小时的时长要求,更没有与绩效挂钩。
京东:AI 数字人带货水平超 80% 真人主播
日前,京东集团举行「京东云城市大会」,会上,京东云提到:
在直播场景,京东数字人已经在 9000+ 商家开播,高保真低成本的人体建模技术、多模态自然化行为生成等数字人技术栈更新,高商业可用数字人正式上线服务,618 向京东商家免费开放,助力直播转化。
据澎湃新闻获悉,京东数字人率先成为大规模应用的突破口:直播成本仅为真人的 1/10,带货水平却超越 80% 真人主播。
具体来看,此次京东推出高商业可用数字人,支持精品音色微调、精准声唇对齐、丰富情感韵律及自然拟人化大姿态动作,适配场景的带货话术进一步提升表现力。

《侏罗纪世界》第四部确认引入内地
昨日,「侏罗纪世界」第四部电影《侏罗纪世界:重生》确认引进中国内地院线,待定档。
据悉,影片故事发生在《侏罗纪世界 3》事件的五年后,讲述了危在旦夕的恐龙族群生存于孤岛之上,但是它们中却隐藏着能够带来人类医药奇迹的关键基因。为获取神秘基因,一支精英小队潜入恐龙禁地,然而等待他们的却是无法预知的危机和惊天阴谋。
该片将由加里斯·爱德华斯执导,传奇动作巨星斯嘉丽·约翰逊领衔主演、突破性实力演员乔纳森·贝利与两届奥斯卡得主马赫沙拉·阿里倾情加盟。该片将于 7 月 2 日北美上映。
胡歌、宋佳出演,《三滴血》发布先导海报
日前,犯罪电影《三滴血》发布「冰原血迹」先导海报。
海报显示,一辆黄色的车子拖出了一条神秘血迹,如同撕开一道裂口。该片讲述在警方破获一桩横跨东北的人口贩卖案过程中,刚刑满释放的人贩子朱邵玉意外卷入,与罪孽的过往对峙,并获得救赎的故事。
影片由康博自编自导,胡歌、文淇、闫妮、宋佳等主演,预计今年暑期上映。
《魔法坏女巫 2》公布预告
近日,电影《魔法坏女巫(下)》发布先导预告,并在预告视频中强调「六个月后见」。
据悉,《魔法坏女巫(下)》讲述未来西方邪恶女巫艾尔法巴和北方善良女巫格林达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也是百老汇音乐剧改编的两部故事片中的第二部。
影片由第一部的原班人马打造:由朱浩伟执导,莱曼·弗兰克·鲍姆、温妮·霍尔兹曼、格雷戈里·马奎尔、斯蒂芬·施瓦茨编剧,辛西娅·埃里沃、爱莉安娜·格兰德、杨紫琼、乔纳森·贝利等主演;将于今年 11 月 21 日美国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