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单踏板新规:不可减速至停车/罗马仕退款排到 17 万位/苹果大模型负责人跳槽 Meta,年薪数千万
‼️
工信部新规:「单踏板」默认状态不可减速至停车
👾
全球首例 AI「找出隐藏精子」案例成功怀孕
🔨
微软上线企业 Deep Research
💊
Google AI 制药有望进入临床阶段
🐮
上海新政:外资游戏在沪研发的作品可视为国产
💡
OpenAI 联合创始人提出「细菌编程」
📷
GoPro Max 2 全景相机亮相
🧠
阿里通义开源网络智能体,登顶开源排行榜
🔋
罗马仕退款排到 17 万位
🧋
外卖混战升级,茶饮股集体上涨
🚫
大众点评回应「给刷好评开绿灯」:下线违规商家
🎬
《F1》成为苹果史上票房最高的院线电影

工信部新规:「单踏板」默认状态不可减速至停车
据央视新闻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于 7 月 7 日正式发布《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 2026 年 1 月 1 日起开始实施。
据了解,新发布的《乘用车制动系统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相较于 2008 年发布的旧版本新增加了电力传输制动系统、电力再生制动要求、紧急制动信号要求等内容,同时对驻车解除、制动衬片磨损检查、电子驻车制动电气失效等内容做出了修改。
其中为规避误操作风险,新标准加入了「单踏板制动」相关要求。标准规定,默认状态下不可通过松开油门踏板减速至停车,驾驶员需通过制动踏板完成车辆刹停,尽可能避免驾驶员在紧急状态下将油门踏板当成制动踏板误踩的风险,这标志着「单踏板模式」在国家标准层面得到了明确规范。
专家表示,随着车辆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乘用车制动系统的结构形式也进行了多个阶段的迭代和升级,为适应制动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对标准中部分指标和要求进行修订可有效推动、引导和规范我国汽车制动产品发展。

苹果模型负责人跳槽 Meta
据彭博社今天凌晨报道,苹果基础模型团队的负责人、核心 AI 高管 Ruoming Pang 即将跳槽加入 Meta 旗下的超级智能团队。报道称,Meta 为了挖来 Pang,甚至开出了每年数千万美元的薪酬大礼包。
据了解,Ruoming Pang 2021 年加入苹果,在此之前,他在 Google 担任了 15 年的工程师;后续其领导着约 100 人的苹果基础模型团队(AFM),致力于研发苹果大型语言模型。由他开发的模型已经应用到 iPhone 中,比如邮件摘要、生成式表情(Genmoji)等。
据悉,这次离职事件是自苹果几年前启动 Apple 智能项目以来,AI 团队最重要的一次人事变动,且由于他的离开,AFM 团队的士气受到了影响。已有数位工程师向同事透露他们计划很快跳槽至 Meta 或其他公司。Pang 的得力助手 Tom Gunter 已于上月离职。
Pang 离开后,AFM 团队将由 Zhifeng Chen 接手。新架构下将设立多个管理层级,工程师将通过多个经理向 Chen 汇报。据团队内部人士透露,Chong Wang、Zirui Wang、Chung-Cheng Chiu 和 Guoli Yin 有望出任这些新任经理。
全球首例 AI「找出隐藏精子」案例成功怀孕
据 CNN 报道,一对人类夫妇在 18 年间尝试怀孕未果,而在近期依靠 AI 技术,成功怀上了他们第一个孩子。
报道称,该对夫妻的男方怀有无精症,其精子数量极低,因此导致此前多次体外受精均失败。而他们通过哥伦比亚大学生育中心帮助,成功成为全球首例由 AI 系统 STAR「找出隐藏精子」并实现成功怀孕的案例。
据悉,研究人员在 STAR AI 系统中分析上述夫妻中男方的精液样本:仅花费一小时,该 AI 系统通过拍摄超过 800 万张图像,并成功找到了 3 条隐藏精子。后续,研究人员将隐藏精子提取出来,并通过体外受精(IVF)使妻子的卵子受精,她由此成为首个通过 STAR 方法实现成功怀孕的案例。
相较于手术(直接从患者睾丸中提取精子)和处方激素药物等治疗无精子症的传统方法,STAR 不仅在舒适性、效率上大幅提升,并且在成本方面,STAR 方法为患者寻找、分离并冷冻精子的总费用略低于 3000 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据博主「智慧科技迷」消息,西班牙穆尔西亚大学的科学家近期发现,调查中的 69% 女性卵泡液和 55% 男性精液,都含有一系列微塑料,这些微塑料都来源于日常常用塑料用品。这引发了人们对生育和生殖健康风险的担忧。
尽管该研究没有评估微塑料如何影响人类生育力,但也凸显了继续探索的必要性。并且在 STAR 系统的帮助下,也有望一定程度解决环境所带来的生育能力问题。
微软上线企业 Deep Research
今日凌晨,微软正式宣布旗下 AI 平台「Azure AI Foundry」正式上线 Deep Research 公开预览版。
官方介绍,本次上线的 Deep Research 支持 OpenAI 高级智能体研究能力的 API 和 SDK,并且完全集成在 Azure 的企业 Agent 平台中。
具体使用上,Azure 中的 Deep Research 将通过必应搜索与 OpenAI GPT 系列模型的深度协同,将研究需求拆分、主动搜索、整合等。值得一提的是,在架构和智能体流程方面,Deep Research 使用了 OpenAI 目前最强的 o3 模型。
为了进一步增强 Deep Research 能力,微软还为其集成了「自动化网络规模的研究」「以编程方式构建 Agent」「协调复杂工作流」等多项功能。
目前,微软已开放 Azure Deep Research 的服务申请。
Google AI 制药有望进入临床阶段
据《财富》报道,Isomorphic Labs(Google 旗下专注于药物研发的实验室)总裁、Google DeepMind 首席业务官 Colin Murdoch 在采访中透露,Isomorphic Labs 通过 AI 设计的新药物即将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Colin 表示,实验室下一个重要里程碑就是进行临床试验,将 AI 研发的药物技术应用到人体上。
Isomorphic Labs 成立于 2021 年,脱胎于 DeepMind,其中该机构最引人注目的技术突破之一——AlphaFold。
据悉,AlphaFold 为一套能够高精度预测蛋白质结构的 AI 系统,最初只用于预测单一蛋白质的形态,但其能力逐渐扩展至模拟蛋白质与 DNA 及药物等分子的相互作用。而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也让 AlphaFold 在药物开发中的实用价值大大提升。
另外,在与药企的合作中,Isomorphic Labs 一方面支持对方现有项目,另一方面也开展自身主导的药物研发计划,聚焦癌症、免疫等领域,期望在完成早期临床后将新药授权给其他公司。
报道指出,目前一款新药从研发到上市需要耗资数百万美元,且成功率往往只有 10%,而 Colin 认为,Isomorphic Labs 的技术可以根本性地改善药物研发成功率。
Colin 表示,团队的目标是「加快研发速度、降低研发成本,并提高成功几率」。他希望通过 AlphaFold,能让研究人员能够拥有百分百的信心,将现开发的药物用于临床试验。
上海新政:外资游戏在沪研发的作品可视为国产
日前,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到「激发软信业经营主体发展活力」「完善软信业新动能培育的支持政策」等多项相关政策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中提到「推动数字内容产业在沪集聚发展」。具体来看:
- 将支持有条件的区建设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区,推动数字游戏、数字影视、数字音乐、网络直播、短剧、短视频等领域内容生产、产品服务与运营发行;
- 创新孵化、登记、交易、融资阶梯式服务模式;
- 适时开展外资游戏企业在沪研发的游戏产品视同国产游戏的政策试点,支持数字内容项目开展版权质押融资试点。
具身智能创企星动纪元完成 5 亿融资
据新皮层获悉,具身智能公司星动纪元近期完成近 5 亿元 A 轮融资。
据悉,上述融资是该公司自 2023 年 8 月成立以来完成的第 4 轮融资,最近一次是去年 10 月近 3 亿元的 Pre-A 轮。
具体情况方面,本轮融资由鼎晖 VGC 和海尔资本联合领投,厚雪资本、华映资本、襄禾资本、丰立智能等财务机构及产业资本跟投,老股东清流资本、清控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投资;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报道指出,星动纪元也是目前少有的同时涉足硬件与软件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
在硬件上,据星动纪元透露,今年公司已交付超 200 台产品;全球市值前十的科技公司中,除特斯拉外,都有尝试使用星动纪元的机器人。
另外,在软件方面,星动纪元推出了多款针对机器人优化的大模型产品。今年 5 月,该公司开源了一个生成式机器人大模型 VPP,号称「可以直接学习各种形态机器人的视频数据」。
信息显示,星动纪元最初是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的孵化项目,创始人陈建宇是研究院助理教授。
硅基流动推出 CLI Agent 工具
7 月 7 日,硅基流动发文宣布,基于开源的 Gemini-CLI 并依托硅基流动 SiliconCloud 平台的 API,一个 DeepSeek 版本的 CLI Agent 工具 Gen-CLI 诞生。
硅基流动表示,经过多个探索可以发现,使用 DeepSeek 的 Gen-CLI 已经可以惊人地完成很多任务。其称「如果 Claude Code 是 100 分,Gemini-CLI 是 80 分,使用 DeepSeek 的 Gen-CLI 已经可达到 70 分了。」
硅基流动还表示,随着 CLI 的改进和模型本身的改进,未来值得期待。目前,Gen-CLI 已在 GitHub 开源。
🔗 GitHub:https://github.com/gen-cli/gen-cli/
💡 OpenAI 联合创始人提出「细菌编程」
近期,OpenAI 联合创始人 Andej Karpathy 继「氛围编程」(vibe coding)、「上下文工程」(Context Engineering)之后,又创造了一个新词——「细菌式编程」(Bacterial code)。
据 Karpathy 的介绍,细菌编程拥有三个特点:代码块精简、模块化、自包含且易于复制粘贴。拥有上述三个特点后,代码社区就可以通过「水平基因转移」而蓬勃发展。
Karpathy 解释,细菌历经地球各种时期:从严寒到酷暑,从酸到碱,甚至外太空,但细菌几乎能够殖民生态圈的每一处。而细菌能够如此强大,靠的正是其基因组那套厉害的演化逻辑。Karpathy 认为,开发者也应该向细菌的生存方式学习。
在生物学中,为了减少能量消耗,细菌基因组里拥有了「自我精简机制」,Karpathy 认为「开发者们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写代码太容易、成本太低,导致大家开发十分随意,最后代码变得臃肿不堪,甚至脆弱且杂乱。
另外,Karpathy 也承认了「细菌编程」的局限性:无法构建复杂的生命体。相比之下,更高级的真核生物的基因组,宛如一个庞大、复杂,但高度耦合的单体仓库(Monorepo)。有了单体仓库,才能实现组织性和协调性。
对此,Karpathy 认为,人类在面对「细菌」和「真核生物」两种方式时,可以取长补短:在一个统一、用有结构化的项目(Monorepo)中进行开发,但大框架下,要做到每一个功能、模块写得像细菌基因组一样——精简、独立、自包含,甚至拥有「复制粘贴」功能。
🔗 https://x.com/karpathy/status/1941616674094170287

乐道 L90 全车多处配备「防夹设计」
近日,乐道汽车发布《乐道 L90 问必答》第一期,为用户进行了高频问题解答。
乐道方面表示,L90 几乎在全车所有运动的部件上都做了防夹设计,包括了四门车窗、前备舱、后备箱、电动座椅、二排娱乐屏、电动踏板等,甚至为了小朋友的安心使用,我们在智能全电动冰箱上,都做了双向防夹设计。
而对于「超大前备舱会导致向前碰撞不安全」这一问题,乐道方面表示「L90 的碰撞安全性经过严苛考验,在结构优化设计和高规格材料的应用下,能够实现‘大空间’与‘高安全’兼得」:
- 上下双层超宽 7 系航空铝防撞梁,宽度覆盖率达 80%;前舱高强度钢+铝合金材料占比 92%;
- 6 系铝合金三角稳定桁架;拥有 2000MPa 潜艇级超高强度钢底部横梁。
另外,蔚来创始人李斌还在近期的直播中首次透露,乐道 L90 起售价将低于 30 万元。据悉,新车将于 7 月 10 日展车全面到店,并正式开启预售。
GoPro Max 2 全景相机亮相
日前,GoPro 官方正式公布了旗下新一代全景相机 GoPro Max 2 的外观信息。
从公布的图片来看,GoPro Max 2 相较于 Max 1,镜头模组居中摆放且体积更大,同时正面加入了大量格栅式散热孔(预测),整机线条更加硬朗。其他参数官方暂未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GoPro Max 2 于 2023 年官宣,原定于 2024 年第四季度发布。但在上年的第三季度财报会上,GoPro 方面确认了新机跳票至 2025 年上市。
据了解,GoPro Max 1 于 2019 年 10 月发布,采用前后双镜头,拥有 1.7 英寸屏幕,可录制 5.6K30 全景视频,国行上市售价 3198 元起。
阿里通义开源网络智能体,登顶开源排行榜
7 月 7 日,阿里通义正式宣布开源网络智能体 WebSailor,并在发布后登顶智能体评测集 BrowseComp 的开源网络智能体榜单。
据介绍,WebSailor 具备强大的推理和检索能力,可以应用复杂场景下的检索任务,对于模糊问题可迅速在不同的网页中进行快速检索并推理验证,从而在海量信息中通过严密的多步推理和交叉验证中最终得出检索答案。
性能表现上,英文版和中文版 BrowseComp 评测集的实测结果显示,WebSailor 跨越了开源和闭源系统之间的鸿沟,WebSailor-32B、WebSailor-72B 不仅在开源模型和 Agent 阵营里实现了断层领先,甚至超越了 DeepSeek R1、Grok-3 等闭源模型,仅次于闭源的 OpenAI DeepResearch。
值得一提的是,通义团队在构建数据集阶段,通义实验室大规模合成了具有高不确定性的复杂任务数据 SailorFog-QA,并基于 Qwen 模型进行冷启动微调,让模型学到超越人类的复杂推理模式。同时在训练时,团队还提出了高效的强化学习算法 DUPO,将复杂 Agent 的强化学习训练速度提升了约 2–3 倍。
目前 WebSailor 的构建方案及部分数据集已在 Github 开源。
🔗 GitHub:https://github.com/Alibaba-NLP/WebAgent
混元推出业界首个美术级 3D 生成大模型
昨日,腾讯混元带来了业界首个美术级 3D 生成大模型 Hunyuan3D-PolyGen。
官方介绍,结合自研高压缩率表征 BPT 技术,混元 3D-PolyGen 可生成面数达上万面的复杂几何模型,布线精度更高,细节更丰富,同时支持三边面和四边面,满足不同专业管线需求。
基于上述特征,混元 3D 资产可无缝应用于 UGC 游戏资产生成,显著提升美术师建模效率。
效果对比上,混元 3D-PolyGen 在生成的稳定性、细节、布线质量等方面均优于目前 SOTA 模型。另外,在解决前面提到的面数和布线问题上,混元 3D-PolyGen 可根据几何结构自适应分配面数,可利用更低的面数实现更好的细节。
目前,该能力已上线腾讯混元 3D AI 创作引擎。
🔗 体验地址:3d.hunyuan.tencent.com

罗马仕退款排到 17 万位
近期,罗马仕深陷「易燃」充电宝召回「泥潭」。据各大电商平台显示,罗马仕天猫、淘宝、拼多多等官方旗舰店目前已关闭,仅剩罗马仕京东自营店、罗马仕抖音官方旗舰店暂未关闭。
而据罗马仕服务号显示,该账号已出现了「退款进度」的查询入口。不少购买了召回型号及批次的消费者也纷纷公布了自己的退款进度,其中有帖子显示,目前罗马仕退款排队已达到 17 万位。
另外,还有消费者表示,自己 6 月 17 日看到公告后上传了相关资料,6 月 30 日将充电宝无害化处理的视频发送给客服进行登记,查询进度后显示退款进度排在第 15 万位。其表示此前与客服沟通时,客服表示退款大约需要 10 天左右,但目前查询页面显示大约需要 15-30 个工作日。
在 7 月 6 日,罗马仕正式发布停工停产放假通知。通知称,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公司业务的发展需要,经公司股东会研究决定,近段时间公司停工停产。停工时间为自 2025 年 7 月 7 日起持续 6 个月。除召回相关员工外,其余员工停工停产。
大众点评回应「给刷好评开绿灯」:下线违规商家
近日,央视新闻曝光了各大互联网平台的网络水军现象,其中指出「大众点评」等个别正规平台为了整体流量和利益,在暗中撮合刷评控评模式。
而在昨日,大众点评通过新浪科技回应称:
少数商家在参与活动中违反了平台规定,引导用户在未探店情况下撰写笔记,平台已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将相关商家下线,予以处罚。针对审核机制中存在的遗漏,未来将进一步迭代完善,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大众点评方面解释,被「点名」的点星平台是大众点评笔记推出的商达撮合产品,旨在鼓励用户通过笔记分享真实体验,帮助商户积累线上流量。笔记内容与用户真实体验后评价不同,不影响大众点评上商家的星级评分。
根据《点星全民合作平台规则》声明,平台重点强调达人需要真实到店,笔记内容不得搬运,且设置达人履约分,如出现虚假探店行为会扣除达人相应分数。大众点评表示,同时会严厉禁止商家在用户未到店体验情况下直发笔记素材的「云探店」行为。
外卖混战升级,茶饮股集体上涨
日前,美团和饿了么突然发起新一轮的外卖补贴大战:
- 7 月 2 日,淘宝闪购宣布 500 亿元补贴计划。当时有市场传闻称,淘宝闪购将 7 月 5 日定为「冲单日」,瞄准 9000 万至 1 亿单冲刺峰值。
- 7 月 5 日,美团、饿了么放出了大量且大额的外卖红包券,包含多个「0 元购」外卖券。
- 随着大额外卖券发放,平台单量剧增,导致美团 App 一度陷入瘫痪。随后美团进行了回应: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
7 月 7 日,淘宝闪购、饿了么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过 8000 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 1300 万,淘宝闪购日活跃用户超过 2 亿。而据《每日经济新闻》消息,美团创下了 1.2 亿单的全球即时零售纪录。
同时,受到大量订单的刺激,7 月 7 日,茶饮股全线高开:截止 7 月 7 日收盘,茶百道涨 11.04%、古茗涨 6.15%、沪上阿姨涨 5.68%、蜜雪冰城涨 5.74%、奈雪的茶涨 3.95%。
另外,多家参与活动的奶茶店也纷纷表示爆单之后实在忙不过来了。据综合消息,因为外卖和「0 元自取」订单太多,店员都要「忙哭」了。甚至有奶茶门店人员表示,这次平台的活动并未事先与商家沟通,活动开始商家就被动地自动接单,免单的这部分金额,商家也要承担一部分,因此很多时候做一单还要赔 2-3 元。

《山河为证》定档 8 月
昨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影片《山河为证》官宣定档 8 月 15 日,并发布首张海报。
影片是首部全景式展现中国人民 14 年抗战艰辛历程的纪录电影,聚焦全民抗战伟力,铭刻英烈不朽丰碑。
据悉,影片由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出品。
《F1》成为苹果史上票房最高的院线电影
据 Variety 消息,由苹果原创电影公司出品的《F1:狂飙飞车》成功该公司票房最高的一部电影,达 2.93 亿美元。
报道指出,《F1》的成绩打败了苹果此前出品的《拿破仑》(2.21 亿美元)、《花月杀手》(1.58 亿美元)等影片。但值得一提的是,《F1》制作成本超过 2.5 亿美元,且后期市场宣传还额外增加了约 1 亿美元的成本,这意味着该片也需要多轮竞争才能证明其巨大的价格标签。
据了解,《F1:狂飙飞车》(于 6 月 27 日上映)在中国内地上映第 8 天,豆瓣评分上涨至 8.6 分,上映当天开分为 8.5 分。
电影由《壮志凌云 2》约瑟夫·科辛斯基执导,在真实比赛期间取景拍摄,七届 F1 世界冠军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布拉德·皮特参与制片,汉斯·季默作曲,布拉德·皮特、达姆森·伊德瑞斯等出演。
《秒速五厘米》真人版新预告上架
日前,《秒速五厘米》真人版上架新预告片,将于 10 月 10 日日本上映。
该片改编自新海诚创作的同名动画电影。原作以一个少年为轴心,展开了三个独立但彼此关联的短篇故事,时代背景是 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期的日本,通过少年的人生轨迹也展现了东京及其他地区的变迁。
影片由奥山由之执导,铃木史子担任编剧,松村北斗主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