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鸿蒙 6 开启公测:AI 无处不在,兼容苹果生态

产品

4 小时前

今天一周岁的「纯血鸿蒙」HarmonyOS 5,可以说是史上扩张速度最快的操作系统:终端设备已突破 2300 万台,头部应用全面覆盖,甚至还进军电脑生态。

即便如此,和 iOS、Android 已经建立起十余年的应用生态相比,原生鸿蒙的现状,只能说是「能用」。

而纯血鸿蒙的第一个大迭代 HarmonyOS 6,则是一次从「能用」到「好用」的跨越。

应有从有到多,再到好

比起系统上的跨越式提升,HarmonyOS 6 的重点,更聚焦在应用生态的构建上。

一年的时间,头部应用基本完成了 HarmonyOS 的适配,30000 多个鸿蒙应用正在开发和更新,满足 90% 的使用时长,长尾应用正在逐渐加入,手游生态也有了明显的成长。

还是那句话,很多应用只是完成了「来到鸿蒙」的第一步,能用但还不好用,像微信、抖音这些头部应用,只完成了最核心的功能,距离其他平台上的体验仍有差距。

因此,HarmonyOS 6 的应用生态主旋律,首先就是「追平」。

在发布会上,腾讯、支付宝、美团、京东这些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应用代表接连亮相发布会,证明了头部应用开发者与华为乃至鸿蒙之间的合作关系,对行业和消费者都释放出积极的信号。

作为一款和我们衣食住行都密切相关的大体量应用,同时也是目前鸿蒙的最大「软肋」,鸿蒙微信目前已经是「月更」模式,每个月都有一个大版本。

鸿蒙版本的淘宝闪购上线微信支付、鸿蒙抖音完善了团购的全链路,这些功能都不算平台最核心的功能,但细节功能的有无,很大程度影响了对鸿蒙的满意度。

鸿蒙不满足于「追平」体验,还想实现「弯道超车」,一些应用将在鸿蒙系统上首发新功能。

京东鸿蒙版已经在国内率先实装了「高精度 AR 摆摆看 」,可以用华为手机自由漫游 3D 场景,多视角查看整体的搭配,还能贴近地查看商品细节。

新功能首发只是开胃小菜,鸿蒙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在于鸿蒙系统的底层体验对第三方应用开放,相当于华为造好了 AI 智能体,第三方来搭便车。

6 月份发布的鸿蒙智能体框架,目前已经有 80 多个第三方应用进行适配,覆盖文娱、出行到内容创作。譬如京东内置的购物助手,就可以根据具体需求推荐、比对、查询不同的商品和优惠,还能解决部分售后问题——未来,鸿蒙系统每个应用都可能内嵌 Agent 智能体,这是目前鸿蒙系统独一份的体验。

手机 AI 能买东西,也能深度研究

单看系统和功能,HarmonyOS 5 已经趋于完善,而作为首次大迭代,HarmonyOS 6 则在基础体验上更顺手、更聪明。

先来看点「肉眼可见」的新功能。锁屏美化方面,HarmonyOS 6 推出全新的「锁屏艺术签名」,利用 AI 能力,自动完成壁纸自动构图,定制专属字体风格,生成个性化的壁纸。

流畅是鸿蒙一直继承的优秀基因,而 HarmonyOS 6 不仅着眼于系统动效丝滑这些表面功夫,在系统底层加强了并行计算、以存代算和端云协同计算的能力,让 HarmonyOS 6 在开应用、加载的速度继续提升。

华为声称,HarmonyOS 6 在电商平台上点击抢购到开始支付的速度提高 20%,鸿蒙电脑打开 1 G 得 PDF 仅需要 0.6 秒。

「苹果互传」是这两年国产智能手机一个重点功能,没想到鸿蒙手机也加入到了生态破壁的行列,HarmonyOS 6 将支持与苹果 iOS / iPadOS / macOS 互传。

不过,鸿蒙 6 更新的重点,依然放在了当下最重要的 AI 能力上。

首先是一些呼声很高的功能。HarmonyOS 6 这次紧跟其他品牌推出了「速记」能力——侧边栏和控制中心打开,就能将文章链接收藏进入备忘录,后台自动分析生成摘要卡片。

AI 修图已经成为了当下社交媒体最火的一种玩法,也是手机行业的新趋势,HarmonyOS 6 则把相关的功能集成到系统本地,可以通过和小艺对话来实现复杂的修图。

用户不仅可以让小艺给面部加柔光,还能直接通过 AI 替换背景,或者增删一些画面元素。

这还不是小艺这次最大的升级。HarmonyOS 5 的小艺能够实现创建日程、文件发送这些系统级能力的「自动驾驶」,和第三方应用的交互不多,HarmonyOS 6 则补上了这块拼图,一句话就可以帮你订机票和网上购物。

与其他智能体不同,用户在下达指令后,不必干等着小艺自动执行任务,而是可以继续聊天、打游戏或刷视频,小艺会在后台完成操作,直到付款这个关键动作,才弹出提醒。在爱范儿看来,这种连贯操作、降低打扰的设计,才是智能体的正确打开方式。

一些周期性的生活琐事,可以告诉小艺让它帮你自动执行,比如到公司打开小红书抖音时,手机自动调小音量,或者每天固定时候,打开 app 收金币等。

HarmonyOS 6 的小艺不止能完成这些日常琐事,深度研究智能体的加入,让它甚至有了一定的「专业性」。

如果要写商业计划书或者做课题研究,小艺可以帮用户搜索在线专业知识,分析整合本地的文档内容,并通过对话逐步了解具体需求,给出合理的思考和建议,甚至还能生成一个 PPT。

作为一个手机的语音助手,小艺无法在每个垂直领域都做到专业,但它背靠整个鸿蒙生态,可以和第三方进行协同。比如生病了不确定该挂哪个科的号,可以通过小艺呼叫蚂蚁健康管家智能体进行咨询,甚至还能直接挂号;收到检验单后,小艺可以调起讯飞晓医智能体进行解读。

除了升级的智能能力,小艺也进一步降低了交互的门槛。HarmonyOS 6 的小艺支持 16 种方言,不仅会听还会讲。你用什么方言问,小艺就会用对应的方言来回答,非常亲切。

和整个鸿蒙生态的演进类似,鸿蒙智能已从「能用」走向成熟,而 HarmonyOS 6 则进一步迈向「好用」的阶段。AI 和第三方应用、智能体的联动体验很让人惊喜,展现了鸿蒙生态的真正潜力。

好用的鸿蒙,需要开发者和用户共创

在今年的 HDC 发布会上,余承东非常精辟地概括出当前鸿蒙系统的现状:

鸿蒙刚拿到手非常喜欢,用了一段时间发现不太适应,再用几天之后更喜欢了。

而 HarmonyOS 6,就是在减少中间「不适应」的过程,让外界更快接受鸿蒙系统,这需要丰富和成熟的应用生态,需要好用强大的鸿蒙系统,需要华为继续坚持,更需要开发者和用户的加入。

鸿蒙时代的开发者大会,除了向外界展示华为以及鸿蒙系统的最新成果,也是在向所有作为「鸿蒙合伙人」开发者进行「隔空喊话」,强调鸿蒙生态的低准入门槛,和高价值回报。

很难得的,我们能见到腾讯、淘宝、字节、京东、美团等国内科技巨头齐聚一堂,为一个操作系统站台。

华为铺路,开发者修路,但最后,用脚投票的还是用户。

当开发者和用户同时涌入,鸿蒙生态的实际体验还是要回到使用身上,并且被千万用户「共创」——鸿蒙一年,用户一共提交了 200 多万条心愿单,帮助华为不断打磨原生鸿蒙的理想模样。

作为一个新生的系统和生态,鸿蒙没有闭门造车,而是和各大 Android 定制化系统一样,积极听取社区和反馈,一月不止一更的频次,让相关改进快速落地。

鸿蒙能够成为史上成长最快的系统,离不开「信任」——开发者只有相信这个平台能够为他们创造大量价值,才会愿意加入生态;用户也只有在信任平台的前提下,才会选择鸿蒙、共建鸿蒙。

当然,鸿蒙生态要真正成熟,能够从「能用」迈向「好用」,与 Android 和 iOS 平起平坐,这仍然是一段漫长的征程,但华为不是在孤身跋涉,开发者和用户也在一路同行。

我想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一种「养成系」体验。

 

附上官方给出的升级名单: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