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日科技迷思之三:文明存储器,末日后冷藏吐槽和爱
结合时下最热的“2012 末日论”,我们希望通过思考末日和离去,可以迸发更多关于生活和科技的正能量。你有没有想过:科技并不是冷冰冰的数字范式,它可以超越了时间和空间,温暖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假如世界末日真的降临,你又会使用哪些科技手段应对呢?ifanr 特别推出《末日科技迷思:生存还是毁灭?》专题,本专题已刊登于《城市画报》第 317 期上。
公元前 2500 年形成的玛雅文明,留下许多建筑、文物,反映了当时玛雅人的生存环境和社会形态。而按照玛雅人独特的金星历法,地球由始到终分为五个太阳纪,分别代表五次浩劫,其中四个浩劫已经过去。当第五个太阳纪结束,世界末日来临,而这一天正是 2012 年 12 月 21 日。
如果 2012 真的来了,我们又将如何保存人类的文明呢?除了建筑、传统印刷物之外,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文明承载在数据中,大到人类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小到你今天“晒幸福”的照片、他昨天在评论中的吐槽,如何保存它们?
存储在地下
Swiss Fort Knox(诺克斯地堡)数据中心的建立不是为了抵抗 2012,但它的宗旨是提供“在安全之地的信息技术”,这个安全之地就是阿尔卑斯山。Swiss Fort Knox 建立在阿尔卑斯山内,配备 3.5 吨重抗核打击的大门,通道错综复杂,能够抵抗化学、生物武器攻击,为企业、政府提供安全的数据管理中心。
而欧盟所启动的 PLANETS 项目,将人类的数据资料存放在了 Swiss Fort Knox。PLANETS 为“Preservation and Long-term Access through Networked Services”的缩写,为欧盟第六框架计划,主要目标是确保人类数字化文化和科学数据的长期访问。项目开始于 2006 年,为期四年,科研小组已经将一个密封舱放置到 Swiss Fort Knox 的核心部位,信息保存于穿孔卡片、微缩胶片、软盘、磁带、CD、DVD、USB 和蓝光媒介上。
当然,科学家们可不是为了在世界末日后保留人类文明,而是因为数字信息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如果没有及时长期保存,那它们比石头上的甲骨文消失得更快,日后的研究代价更高。
存储在太空
除了地底下,太空也是存储信息的好地方。事实上,1977 年旅行者 1 号发射,这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的任务是为了传播地球文化和联络其他宇宙生物,它载着刻有 55 种语言的音频文件,还有音乐,包括中国的《茉莉花》。它携带着两枚核电池,能保证飞船上的各种仪器持续运作至 2025 年,一旦电池耗尽,它将继续往银河系中心前进,永不返航,但所携带的资料仍存在。今年 5 月,旅行者 1 号已到达太阳系边缘,相信就算世界末日地球毁灭,它也是安全的。
存储在 DNA 中
把数据存储在 DNA 中?DNA 的数据容量超过世界上任何硬盘——1 克 DNA 分子可以存储数十亿信息。为了避免细胞死亡和增殖带来的信息丢失和错乱,George Church 及其团队创建 DNA 信息归档系统,合成 DNA 片段,通过打印将其嵌入到微小的玻璃芯片上,形成 DNA 存储芯片,这种芯片可以转换回数字格式。研究人员已成功将一本遗传学教材存储在不到一皮克(picogram,亿万分之一克)DNA 中,制成 DNA 存储芯片,再导出。
如果人类文明信息也存储在这样的 DNA 玻璃芯片中,再放入 Swiss Fort Knox 中进行保护,或者借助太空探测器携带往外太空,那文明被保留的几率将大大提高。
存储在种子里
农作,是人类文明的起始,保存种子,也为末日后人类的生存留下希望。
这世界上确实有一座被称为“末日穹顶”的种子库,可存储约 20 亿粒农作物种子样本,涉及农作物品种数量可达 450 万种。这座种子库位于挪威斯瓦尔巴群岛的一处山洞中,距离北极点约 1000 公里,堪称全球最安全的基因存储库,可以抵御地震和核武器,其位置高于海平面 130 米左右,即使南极洲冰层完全融化,它也会安然无恙。
(图片来自:iWeekly)
存储在手边的电子设备上
其实,数量最多的人类文明存储器就在你手边,可别小看这些电子设备,它们很难完全被摧毁。更保险的做法由 ifanr 读者 matthew 提供:“把这二十余年来的吐槽和照片还有简历都存进硬盘里,再买一只死贵的高压锅放进去。 over。”
地球很危险?那就用自制火箭把硬盘发射到太空,让像“漂流瓶”一样在地球外悬浮,等待被拾获。
相比地球寿命和宇宙恒星距离,普通电子设备的寿命只有短短几千年,如果人类灭绝,电子设备很可能等不到被解读的机会,但如果末日中仍有人生还,那这些电子设备无疑将为人类文明保留宝贵火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