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未来作序:3D 打印引导人民
Gigaom 报道了这么一则新闻:美国福特(Ford)公司在每一个工程师的工作站里配置了一台 3D 打印机,还计划在下个月为每一个工程师单独配备一台小型的机器。
一位福特的发言人表示,这次“3D 打印机福利行动”一旦开始,就要彻底覆盖福特公司位于密歇根州德拉伯恩市的总部、位于帕洛阿尔托的“硅谷研究室”等地方。目前在福特公司中 3D 打印机最受欢迎的部门当属设计部(Vehicle Design)和 Infotronics 小组。
这也许就是“福特公司的枪声”,为一场产业革命作了序。
真正的革命从来不轻松,比如两大元老级别的“革命者”——计算机和宽带网络,两者都是从工作场所慢慢过渡到人们的家中,过程很漫长,也很短暂。核心在于:人们观念的改变。
Cyber Monday,指的是在感恩节之后第一个工作日进行的的网上促销活动,它的来源比较曲折——在互联网尚未大范围普及的时候,许多工人只能等到周一上班的时候去工作单位“蹭网”才能在网上买复活节礼品,经过多年的“演变”,这一天成了一个对美国人而言非常喜庆的日子。当然,现在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除非家里的网络实在不给力。
PC 由最开始的大个子机器慢慢变小,才得以“走入寻常百姓家”,但这一条道路同样曲折,却命中注定会不失时机地到来。那是因为电脑拥有“有容乃大”的特点——可以运行针对不同需要开发相应的软件,它在人的行为和认识之间设下了据点。这样一座“信息大坝”,最终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另一个平台。所以说,计算机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们对工具这个词的认识,就像宽带网络改变了人们对数据传输的观念一样。
如果 3D 打印机真正普及,也许我们对于“商品”的观念也会产生颠覆性的变化。比如,当我们装修自己家的房子时,或许不再需要花不菲的价格购买成品家具,而只需要上网搜搜设计图,再找找材料就可以了。看,这多么方便,多么“有个性”。
20 世纪 60 年代,英国一个电视节目主持人兼职业工匠 Barry Bucknell 让“DIY”这个词迅速走红,这种“纯观念”的变化可谓渗透进了每一个行业。而产生 DIY 的欲望当然要起源于人们对个性的需求,或者说是对“需求”这个词的需求。
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是个不断填补需求差的过程,市场则是一个永远不可能完备的系统。我们把自己对家具等商品的需求交付给市场,经过整个社会的消化再以收入的形式反馈给我们,卡在中间的正是“生产”这一道鸿沟,而资源、技术、人力等“多座大山”撑起了各行业的运作,自然也挡住了 DIY 的去路。
电脑 DIY 行业因为价格已经被做穿,早已大不如前。原因似乎不太复杂,因为同等配置的品牌机和组装机的价格差距越来越小,“DIY 更划算”的消费观念自然不再那么“科学”,但 DIY 的观念并未因此而死去,它还会为发烧友而活。毕竟这个“据点”设置的地方还不够靠前,上游的鱼儿能游到这儿的也不太多,所以这个实例既能做“控方证人”也能做“辩方的杀手锏”——始于上游,但最终上游变成了下游。
换个角度看,它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计算机产业。过去,电脑还很贵,因此我们只有真正需要才会购买;而现在,我们已经习惯了先购买,再去寻找更多需求。
3D 打印的兴起或许可以“釜底抽薪”,改变生产环节的源头,因为它更靠近“上游”。例如,年销售额大约在三万多个亿的小商品零售市场,很难给它附加更多的价值,商家和普通人间的那堵墙也并不厚实,想要翻过去人们只需要一架不高的梯子。所以说这个产业是一条流域不大的河,或许 3D 打印技术的介入只会在大坝上打开一个小豁口,但顺流直下,你将看到波澜。
这将是一场新的革命,众人皆非草莽,只待揭竿。
“No, Sire, it’s a revolu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