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三星的软肋是软件,抑或文化?

公司

2013-01-21 19:26

巴菲特前年投资了 IBM,并表示后悔没有早几年入场,他说,“ IBM在寻找和保留客户方面的优势一直让我觉得惊奇不已。对一家大公司来说,改变审计公司和律师事务所是大事,让公司IT部门停止使用IBM的产品也同样是大事。这其中有种一贯性在里面,我多年前就应该注意到这一点。”他看过这家公司差不多 50 年来的所有年报。

如果你是一个“价值投资者”,你就知道巴菲特偏好在某一消费领域具有垄断性质的公司。所谓的“一贯性”,就是某种“垄断性”。而他之前不看好科技行业,也在于此。科技行业变化太快,几乎没有一种较为长久的“一贯性”在里面。

如果巴菲特再投资一家科技企业,会是哪一家?

较为可能的是苹果。自从乔布斯重返苹果,并重新发动苹果的创新基因,这家公司就不仅仅是消费类电子产品制造商,它所生产的产品,还包含了态度——因此,苹果的产品总能找到自己的粉丝。巴伦周刊也曾经分析过,苹果的产品拥有一种“年金”的性质,如果是苹果的用户,他下一个要购买的产品,相当大的可能也是苹果的。

苹果也具有“一贯性”。

但最近几年,三星的企业形象、产品都有了相当大的提升。原因之一在于,它和苹果一样,也创造了全新的产品种类和市场——Phablet。而且,现在美国年轻人觉得三星更酷,在苹果的重重压力之下,这家公司的产品依然流行,而且活得越来越好。

三星很好地扮演了一个“挑战者”的角色,它是否能够成为巴菲特所中意的那种股票?

按照投资者 Chris Dixon 的观点,三星很难达到巴菲特的标准。他认为,如果移动市场以后就好像所揭示的那样进行演变,三星很可能会跟 PC 厂商的命运一样,沦为单纯的硬件制造商,将大笔利润拱手送给操作系统供应商以及应用开发者。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曾经对技术市场的演变进行总结,“性能供过于求”是市场从一个周期向下一个周期迈进的重要因素——当产品满足了功能、可靠性、便利性等性能时,价格就成为消费者更加关注的要点。此时,“竞争优势开始转向面向客户的零售渠道接口以及子系统接口中。”所谓零售渠道接口,是指戴尔、惠普等个人电脑制造商;所谓子系统接口,克莱顿当时所举的是英特尔、以及微软。

Dxion 的意思是,操作系统、软件服务是三星的软肋。说起来很尴尬,三星的 TouchWiz UI 以及 Kies PC 客户端都挺难看的。所以 Google 的 Nexus 系列“太子党”广受欢迎,因为消费者不愿意使用手机厂商自行定制的软件界面,希望享受原生的用户体验。“三星的基因不包含软件。”

实际上,当市场上的产品都被模块化的生产所控制,那么产品本身的表达能力就会受到限制。所谓表达能力,不光包含体验的层次,还将包含文化价值的输出。苹果产品是典型的包含文化价值的产品,而赞同这种价值观的消费者,他们会往复购买苹果的产品。而 Google 也逐渐成为文化价值的输出者,它提供了开放而友善的氛围,赞同它的消费者,会使用 Google 的服务以及产品。国内的小米科技也试水文化输出,它将“发烧友”一词变得家喻户晓。

三星也许是一个很好的手机制造商,然而,它能否打破模块化生产的魔咒,成功完成进化呢?它已经培育自己的生态系统,研发 Bada、Tizen 操作系统,然而两者并未获得市场认同——平台性的产品,必须包括了三方面互为影响的关系,消费者、开发者、平台提供者,因此当 iOS 和 Android 已经大行其道之后,三星很难说服开发者加入自己的平台。

然而,最重要的是,三星的文化上影响力能否一直持续下去?三星电子大中华区首席市场官晏昆曾解释,“三星将自己的目标消费群定义为有一颗年轻心的消费者,年轻不按年龄定义,而是按照他的心理、他的思想活动,他的行为特征,他的追求与目标。”——也许扮演好“挑战者”的角色,就拥有一个长久的立足之本。

在文章的末尾,Dixon 认为 Google 未来会威胁三星的地位,“Google 在网络服务赚了非常多的钱(目前来说大部分是搜索业务),以致于它能够一边亏损,一边支持手持设备以及操作系统的研发。”

摩托罗拉移动最近消息不多,也许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

 

题图来自 Gizmodo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