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的互联网长啥样?反正不是傻傻的

公司

2013-02-04 12:03

如果向老人家讲解网络是怎样的东西,你不得不找现实中的东西进行类比,比如说,什么是网址呢?如果把网络比喻成一张地图,把网站比喻成现实中的房子,那么网址(URL)就是标记一座房子的门牌号,方便我们在地图上找到具体位置的标记。

可以这么认为,虽然网络是虚拟的,但它的结构依然符合我们对空间的认知和想象。

这种认知,构成耶鲁计算机科学家大卫·盖勒特(David Gelernter)一个观点的基础。他在连线上发表了一篇文章,称 “未来网站将不复存在”,因为未来的网络将从基于空间的模式,转变为基于时间的模式。

简单来说,大卫认为网络未来不再需要 “网址” 这种标记特定位置的东西了,整个网络将变为以时间来重新组织信息流——不管是文件、消息还是传统网站,都将丢进信息流中。当网络成为一切信息的聚散地,那么它的形态就不再固定为 “网址”,而是以时间标记的一条条信息,好像 Twitter、Facebook 等。

在大卫的描述中,我们不再需要亚马逊通知我们某本新书是否已经到货,只要启动他所描述的 “流浏览器”,它能够自动对信息流进行处理,找到用户所需要的信息。

大卫说,“人们所需要的是信息。” 因此,如果 “流浏览器”(stream brower)真的出现,我们甚至连搜索都不需要了。

到底 “流浏览器” 以及基于时间的网络具体是什么形态?大卫只提供了模模糊糊的轮廓。

不过,他所说的让我想起了以前流行一时的网络服务 Friend Feed,它具备了信息 “集散地” 的特征,我们可以自定义订阅 Twitter、Facebook,Myspace、YouTube、Viemo 中某几位朋友的信息流,甚至直接 Follow 某一个网站的 RSS,如此这般,便可直接在一个地方浏览所有的信息,不必登录各个网站。

在 FriendFeed 上浏览信息时,还能够直接在某条消息下面直接评论,进行对话,而不必花费大量的精力去维护不同社交网站里的关系。不过,自 2009 年之后,FriendFeed 就已经不再更新维护。

如果网络就好像大卫所预言的那般,真的转变了结构基础,那么至少网络需要重新返回 “没有篱笆” 的状态,当信息随时产生、随时撷取的时候,“流浏览器” 才有出现的可能。但近年来 Twitter、Facebook 等服务出于商业利益的考虑,变得愈加封闭,前者限制了第三方对 API 的使用,后者一直不愿意开放给 Google 搜索内容。

而在移动终端大为流行的今天,已经有不少人发现,移动互联网的面貌与互联网有差别。豆瓣创始人杨勃曾说,“链接是整个 web 的基础,决定了 PC 互联网的生态体系。但在移动端,链接已经不存在。” 张小龙也谈到,“手机端的话,浏览器可能不是一个主要的入口,App 才是。”

——直接占满整个手机屏幕的 App,难道不具备一种 “排他性” 吗?

任何事物的诞生,都可以视为 “站在巨人” 的肩膀上。FriendFeed 的开放性,构建在打造 “开放网络” 的理想上,构建 RSS 已经成为网络标准的情况下。“流浏览器” 的诞生,也需要统一理念,以及相对应的硬件设施。在它出现之前,至少要改变我们敝帚自珍的心态。

参与了 RSS 标准制定的天才黑客亚龙·施瓦茨(Aaron Swarts)生前一直为更开放、更自由的社会而战斗,他的炮口对准了当今的版权制度,但结果是让人挫败的。当然,亚龙长期抑郁的状态,以及遭遇起诉的压力,都可能构成他自杀的原因。

他的故事也让我们看到,尽管互联网大为普及,但 “自由、开放” 的理念,却仍未触及每个人的心房。虽然他的死,再次促使人们讨论互联网的 “自由价值观”。问题在于,当参与到网络当中的人越多,他们就带来更多自己在现实当中的行为习惯——这就好像外来移民与原住民之间的差异。而这种理念上的碰撞,则必然要发生多次,直到一方彻底倒下,才能有定论。

无数先贤曾预示网络的存在,而艺术家们总现行人们一步,在边缘地带发现可能性,描绘未来的形态。在世界大同的 “流浏览器” 出现之前,我决定好好地把《PSYCHO-PASS》看完。

 

题图来自 Fastcompany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