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旦家的快意恩仇

公司

2013-02-18 17:58

今年春节,《第 10 放映室》火了。

“唯一值得我们担心的就是看着喜羊羊长大的小盆友们可能真的会觉得用平底锅敲自己老公的脑袋会很好玩。在此严肃的提醒下小盆友们这样做会出人命的。”

“这种电影和中国电影之间的距离以相差太远,远到我们都无法谈论我们能从中借鉴到什么。”

“其中的一部分无论是艺术质量还是技术质量极其之低劣,甚至都不能称其为电影。”

上面这些话如果用严肃专业的播音腔朗读,效果更具破坏力。一本正经的吐槽,一针见血的评论,专业靠谱的建议。其实,老观众们应该都知道,《第 10 放映室》体,也就是网友们所说的 “十放体”,其实已经坚持这样的插科打诨,卖萌撒泼了很多年。这次引起讨论的,是在今年春节期间播出的《恭贺 2013》系列节目。上面节选的三句,正是这次节目的台词。

《第 10 放映室》于 2004 年开播,节目中使用授权影视素材进行二次剪辑,搭配严肃专业的评论,对电影,电影人进行解构和总结。从 2007 年开始,《第 10 放映室》在春节期间播出 “恭贺” 系列节目,对上一年国内公映的影片进行评点。

观众喜欢的是骂人不带脏字的快意,也因为这背后支撑的专业精神,这种快意让人心情舒畅,毫无负担,并且富有营养,有利身心健康。如同《第 10 放映室》评价的对象——电影,在我们周围有太多需要加以批评的东西,但是更多的却是温吞和磨叽。电影是高度商业化的产业,影评人也身在其中。想想看,这样一档最主流媒体上的专业评论节目,处在与利益与政策难以分割的圈子中,这样的快意显得更加难能可贵。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风格优越感过强,太做作。2010 年,《第 10 放映室》的解说配音龙斌爆料,因为稿件未通过审查,“既然影片不好,你们干嘛还评点呢?说点好的不就完了吗?”《恭贺 2010》节目因此被砍。要我说,既然能拿出那样不合格的产品,就应该接受刺耳的批评。龙斌同时也贴出了部分解说稿。

“面对这样一部完全无法形容观众绝望心情的电影,那些买了全价票的观众们其内心之懊恼我们无法猜测只能同情。当电影结束之后,这些观众所能做到的,只能是默默起身,鸦雀无声地离开,仿佛是走错了路,在一个错误的地方,参加了一场错误的追悼会。”

有一句话反复出现在《第 10 放映室》中:“基于本节目一贯以来的恶趣味。” 这当然是自嘲。但我想,另一句话才是他们坚持的精神:“本着对观众负责的态度。”

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

观众可以用遥控器变换他们的频道,也可以用鼠标关掉我们的网页。

作为评论者,我们的评论显然无法做到彻底的公允。但我们必须独立,并坚守某个原则,“不随波逐流,不见异思迁”,在科技界真正有价值的变化中,剥离出投机取巧与努力创新的不同,虽做不到真正的平衡,但要努力让我们的文字成为真正 “沟通的桥梁”。

 

题图来自 National Geographic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Geek地生活,文艺地思考。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