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能否帮助我们改善生活?
在《金融时报》写经济学专栏的蒂姆·哈福德(Tim Harford)常常通过经济学的思维来理解周遭现象,抒发对事物的看法,观点往往显得别出心裁,但又包含了足够的事实细节,诙谐幽默中带给人新知。
最近他在个人博客上提出一个问题,“手机应用能改善我们的行为吗?”
提出这个问题和 Mailbox 走红有关,蒂姆发现最近身边的人都在不断谈论这个客户端。在他看来,Mailbox 不过重新设计了 Gmail 的前端,而且增加的功能也不算非常多。不过正由于 Mailbox 强调将每一封邮件都变为“下一步行动”,让人感受到应用本身对处理邮件有强烈的看法,完全不像那些“随你便”的电子邮件客户端。
然后,蒂姆就开始谈论“行为设计”(behavioral design)——这是一个新兴的时髦词汇。曾担任无印良品设计师,微软 Xbox 设计师的著名设计师村田智明,这几年一直推动“行为设计”的概念。他认为,设计师的设计的工具就是要减少人们在满足其目的时,所遇到的阻碍。但如何设计工具呢?则必须观察人的行为模式。
而蒂姆援引英国华威大学行为科学教授尼克·卡特(Nick Chater)的观点,与“面向用户”设计相结合的基础科学调查,将是强有力的。行为心理学和和经济学等学科的科学家们研究人类行为,而设计师们则有技能与经验将这些“洞察”转换为产品与服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快乐安康。
在 TED 上,英国奥美集团副总监 Rory Sutherland 则带来了“思考角度决定一切”的演讲,他也提到了 Nick Chater 的观点——我们应该大大减少探讨人性隐藏深度的时间,而把更多时间用在探索人性隐藏的肤浅上。Sutherland 认为,经过重新定义的事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
比如说,为了提高地铁的旅客们的满意度,我们是应该增加铁路的数量还是铁路的次数?其实,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增加一个“倒计时”,让旅客摆脱等待期间对无法把握的时间而感到的焦虑。“在标写着‘倒数7分钟’的倒数时钟旁等待铁路要比茫然的等待 4 分钟,并想着 ‘这个该死的地铁到底什么时候才到?’感觉好的多。”
在了解“行为设计”后,回过头来看 Mailbox 的设计,是不是觉得有一种“行为设计”的味道?应用本身只是把“邮件”这一概念置换为“下一步行动“而已,但经过这种在感知上的微调,Mailbox 里面放着的,不再是可读可不读的邮件,而是一项项需要我们付诸行动,达到效果的事务。后果就是,Mailbox 提高了我们处理邮件的效率,而且还有可能成为一个人们交口称赞“信守承诺”的人。
所以,不是应用能否帮助我们的生活,而是怎样的应用设计能够帮助我们的生活。
题图来自 railr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