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品牌
    爱范儿
    关注明日产品的数字潮牌
    APPSO
    先进工具,先知先行,AIGC 的灵感指南
    董车会
    造车新时代,明日出行家
    玩物志
    探索城市新生活方式,做你的明日生活指南
  • 知晓云
  • 制糖工厂
    扫描小程序码,了解更多

解剖 Facebook 【5】说到 Facebook 的技术,很多人摇头

2010-12-20 23:21

Facebook CEO,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这几天低调访华。今天(2010/12/20)去位于北京上地的百度总部,拜会百度 CEO 李彦宏,并共进午餐。

说到 Facebook 的技术,很多人摇头,认为 Facebook 技术无亮点。

图一。Facebook CEO 拜会百度老总李彦宏,2010/12/20。

技术有无亮点,关键在于评价标准。Google, Yahoo, Microsoft 等等高科技企业,强调学术与产业零距离。这些企业的员工发表过很多学术论文,不仅数量多,而且水平高,确实为人称道 [1,2,3]。更不要说 IBM, Intel, Sun Microsystems 等等老牌高科技公司,所著更丰,汗牛充栋。

能不能用学术论文来评价企业的技术含量,这个问题值得商榷。虽然 Facebook 不以学术论文著称,但是它的技术仍然可圈可点。

想了解计算机领域的学术前沿,一个捷径是选修计算机专业的博士生课程,尤其是听名校名教授的课。美国名校的博士课程,大多以 “高等(Advanced)” 为前缀,很容易识别。例如,想了解系统架构设计的学术前沿,不妨听听 “高等操作系统” 课程。

美国名校的 “高等” 课程,往往没有课本。教授在上第一节课的时候,给博士生们一个清单,清单上有 20 多篇论文,每篇论文涉及一两个热门的前沿的学术问题。在上课前,博士生们预先阅读指定的论文,上课时学生们相互讨论。教授往往与学生们围坐在一起,倾听, 并发现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观点,引导辩论,间或略加点拨。

同一门课,不同大学不同教授选择的论文,往往不一样。论文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教授的学术视野的高下。做名教授的学生的好处,在于领袖挥手我前进,少走弯路,早出成果,出大成果。

如果能够被名校录取,亲耳聆听名教授的点拨,当然三生有幸。即便没有被名校录取,照样可以获得名校的教育。美国各大名校强调开门办学,几乎所有 “高等” 博士生课程所选用的论文,都公布在大学网站上。不管你在世界的哪一个角落,都可以与名校的博士生们阅读相同的论文。

图二。2010 年美国计算机专业前 10 名校 [4]。

在系统架构设计领域,我个人比较喜欢读 Eric Brewer 教授推荐的论文。Brewer 是 UC Berkeley 的计算机系教授。2010 年,UC Berkeley 与 CMU,MIT 和 Stanford,四所大学并列美国计算机专业第一,见图二。

UC Berkeley 的终身教授,是很多人梦想终身的荣誉。Eric Brewer 年仅 32 岁就拿到了 UC Berkeley 的终身教授,即便不是史无前例,也算得上凤毛麟角。不久以后,他又被选为美国工程院院士 [5]。

Brewer 不仅学术精湛,同时还创办企业,1996 年他与自己的学生创办 Inktomi 公司,一度辉煌。不过,Inktomi 过份注重技术,而拙于经营,最后频临破产,被 Yahoo! 收购[6]。虽然 Inktomi 经营失败,但是 Brewer 教授在实践 “学术与产业零距离” 方面,身体力行,堪称楷模。

Brewer 教授推荐的论文,不仅学术先进,而且贴近产业现实,对于实际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几周前,有幸与国内某大型电子商务网站的技术负责人交流。他提及他们正在用云计算技术,改造整个后台系统。我问,你们用什么办法网站,去记录海量的实时买卖 交易?他答,用开源项目 Hadoop 中的 HBase 分布式数据库 [7]。我又问,电子商务作为在线服务,对于数据读写的速度要求很高,通常在几百毫秒以内。HBase 能不能满足这种实时限制?答,系统正在开发中,速度目前不详,有待测试。我建议他去读一篇论文,重新考虑 HBase 是不是合适的方案。

2009 年秋,Brewer 教授开设 “高等计算机系统” 课程,课程必读论文中,有一篇的题目是,“Dynamo: 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 [8]。不仅 Brewer 选择了这篇论文,CMU 和 Stanford 的 “高等操作系统” 课程,也不约而同地选用了这篇论文 [9,10]。

我推荐的论文,就是这一篇。从事网站系统架构设计的同行,或许都应该读一读这篇论文 [11]。不仅可以启迪思路,而且有助于少走弯路。

Dynamo 这篇论文的作者之一,是 Amazon 的 CTO,Werner Vogels。本文谈的是 Facebook 的技术,为什么走题去谈 Amazon 的技术呢?

Facebook 开发了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软件,叫 Cassandra,并开源 [12]。Cassandra 的设计原理,源于 Amazon 的 Dynamo 和 Google 的 Bigtable [13]。虽说 Cassandra 没有太多技术原创,但是 Facebook 正在开发前沿技术,这一点毋庸置疑。

发表论文,分享思想,固然值得尊崇。开源软件,分享成果,更加直接造福人类。Facebook 不仅开源了 Cassandra,而且还开源了 Thrift 等等其它技术先进的软件。Facebook 的技术,很有亮点。

Reference,

[1] Publications by Googlers.
http://research.google.com/pubs/papers.html
[2] Publications by Yahoo!
http://research.yahoo.com/publication
[3] Publications by Microsoft research.
http://research.microsoft.com/apps/dp/pu/publications.aspx
[4] Top Computer Science Schools, Ranked by US News & World Report, 2010.
http://grad-schools.usnews.rankingsandreviews.com/best-graduate-schools/top-computer-science-schools/rankings
[5] Eric Brewer, CS Professor of UC Berkeley.
http://en.wikipedia.org/wiki/Eric_Brewer_%28computer_scientist%29
[6] Introduction to Inktomi Corp.
http://en.wikipedia.org/wiki/Inktomi_Corporation
[7] HBase is an open-source, distributed, versioned, column-oriented store modeled after Google’ Bigtable.
http://hbase.apache.org/
[8] Advanced Topics in Computer Systems, UC Berkeley CS course syllabus.
http://www.cs.berkeley.edu/~brewer/cs262/
[9] Advanced and Distributed Operating System. CMU CS course syllabus.
http://www.cs.cmu.edu/~15712/syllabus.html
[10] Advanced Readings on Distributed System, Stanford CS course syllabus.
http://www.stanford.edu/class/cs244b/
[11] Dynamo: Amazon’s Highly Available Key-value Store.
http://s3.amazonaws.com/AllThingsDistributed/sosp/amazon-dynamo-sosp2007.pdf
[12] The Apache Cassandra Project brings together Dynamo’s fully distributed design and Bigtable’s ColumnFamily-based data model.
http://cassandra.apache.org/
[13] Cassandra: Open Source Bigtable + Dynamo
http://www.slideshare.net/jbellis/cassandra-open-source-bigtable-dynamo

图一:Courtesy http://i879.photobucket.com/albums/ab351/kan_deng/Cloud/Zuckerberg-1.png

图二:Courtesy http://i879.photobucket.com/albums/ab351/kan_deng/Cloud/TopCSSchools2010.png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移动互联网的围观者、起哄者、以及肇事者。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