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anr 访谈:专访射手播放器创始人沈晟
沈晟是射手网的站长,也是射手播放器的创始人。射手播放器的自动字幕匹配功能给电影爱好者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这款播放器不仅功能强大,而且是开源的。近日我们联系到了沈晟,并通过邮件进行了访谈,虽仅是邮件沟通却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很健谈而且很有理想的人。开源的道路在国内更加艰难,选择这样的道路需要的不仅是理想和勇气,还有对信念的坚持。在这次访谈中,我们重点了解了射手播放器项目的缘起与开源理念,未来的发展道路,对用户体验的看法,以及他对手持领域的一些见解。
关于项目的起源
ifanr: 当初怎么想起做字幕站的,国内字幕界的大致状况如何,射手网是字幕界的主要发布渠道吗?
起源纯粹是出于个人爱好,网友的需求则是定型的因素。最早注册射手网时,爱读书的我是想做个书评网站(shooter本意是谐音“书途”)。另外我也喜欢看电影,收集了很多原版 DVD。有些散装 DVD 是没有封面的,我还会收集 DVD 封面放到网上。DVD 流行起来没多久,mpeg4 编码格式页出现了,我就开始引入网上收集来的 mpeg4(divx) 影片放到网站上。自己也试着压片。但是这些影片都是没有字幕的,所以我就开始收集字幕放在网上。收集的越来越多,还有网友和我一起收集,愈演愈烈,没想到就成为自那之后的主题。
国内字幕界的状况就是其实不应该说有个字幕“界”。官方的字幕翻译仍然由大的翻译公司和半官方的译制片厂把持。至于说民间字幕,大部分是各个影视爱好论坛的网友自发的组织起来,一起为自己喜爱的片子翻译字幕,之后分享给所有有共同爱好的朋友。
射手网应该说是主要的中立发布渠道和集散平台。很多字幕组也有自己的网站作为发布渠道。射手网的不同之处,应该说是保持自己的中立性,不排他,不做不该作的事情,获得了大家的信任。从而成为网友比较喜欢的字幕交换平台。
ifanr: 怎么会想起做射手播放器这个项目。项目有过什么明显的调整和演变?能不能分享一些经验?
2009 年初的时候,我们几个朋友聊起了国内的播放类软件市场。不知不觉就将话题集中到两点上。一个是暴风影音在用户体验上的不足留下了巨大的空间。另一个就是射手可以依托字幕资源做一个很方便用户的、可以智能的在播放文件的同时下载匹配字幕的功能。外加一个八卦的因素,就是那时开始的金融危机,大家(特别是我)的心思都从股票泡沫中清洗出来,让我觉得有必要启动这个有意义的项目。
项目从一开始的定位就是比较明确的,就是关注用户体验,关注智能化。一直专注在这条主线上,也就说不上大的调整或演变了。而是不断的小改进,一个接一个。例如 1 年多点的时间,射手影音播放器在开发层面已经演进了一千多个版本。着重在小处和细节的优化,也是我们的坚持。项目中碰到最有趣的事情是,射手推出智能匹配字幕之后,不到一年的时间里,QQ 影音和暴风也相继“复制”了这个功能。当时也算是有些意外,没想到自己这么快就受到了“重视”。当然在字幕匹配度上射手的效果还是最好的。
另外一个可以分享的经验就是,尊重开源协议并采取开放的态度,虽然是一个艰难的道路(特别是在中国)。但是可以让产品从设计上不再保守的将核心放在代码之间而固步自封。会让一个项目更专注在真正的用户和产品层面。长期而言,终将有所回报。
ifanr: 你们的字幕站是靠广告盈利的,但是播放器自动搜索匹配字幕之后,用户不是会减少上网站的时间么?这是否会对你们的盈利模式有所影响?
一方面,其实字幕平台并谈不上盈利,广告收入非常有限,主要目的也就是运营维护的成本。所以从这个角度损失也谈不上有多大。目前国内的广告行业是有很明显的规模效应,就是说大型网站可以获得甚至 80% 的广告预算投入,而中小型网站就只能拾人牙慧。因此相当一段时期之内我都不认为广告这种盈利模式的影响有多大。
另一方面,也许是令人意外的。或许是因为射手影音播放器的推出,让更多人知道了射手。射手网的用户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所增加。耐人寻味。
ifanr: 使用射手网的主要是那些群体,能否透露总体的用户数量?
射手网上几乎没有几个操作是强制注册的。所以不好评估总体用户数量,这个问题我也无法确切得知。在不要求登录和注册就可使用的射手网上,注册用户目前大约是接近 60 万,也许可以作一个小参考。主要的用户肯定还是影视爱好者。特别是对影片的品质有比较高要求的影视爱好者。
关于开源
ifanr: 播放器是开源的,并且采取的是比较严格的 GPL 开源协议,当初有什么考虑吗?
最主要的考虑是遵守规则。follow the rules, don’t be evil。
ifanr: 在开发这个开源软件时,您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什么?目前为射手播放器做贡献的人员多吗,能不能简单介绍一下你们的工作方式?
最大的困难就是很难吸引人加入开发吧。志愿为射手贡献过代码的前前后后大概有 5、6 个朋友,都是比较短期的行为。不单单指射手,加入开源项目的过程或者工作方式都差不多,主要是先针对特定的功能制作 patch(一些大的功能计划可以先联系项目管理员),然后将patch 提交给管理者,质量通过评估的 patch 就会被加入核心代码。patch 获得认可就有可能成为固定的开发者,成为核心成员。
ifanr: 有不少开源项目是一些技术高手利用业余时间开发的,对用户界面不是很重视,但是我发现射手播放器的界面很好,并且风格很简洁,当初在开发界面的时候有什么想法吗?
是的,现有的开源项目很多都缺乏中心化管理,或者定位在功能全面而不是以产品和用户为中心。正如我们之前所说的,启动射手之初,我们就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简单易用、KISS 都是我们的核心思路和基本原则。这也是我们和其他几个开源播放器项目最大的不同。
ifanr: 射手播放器支持很多视频封装与编码,但是开源界对于私有视频解码器的使用是有争议的,比如 ubuntu 中的视频播放器,需要用户自己去下载视频解码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我们很重视版权问题。射手的一个设计理念就是内置全解码,通过算法层面来解决,大部分情况都不再需要依赖私有解码器。即使过程中一度带来一些兼容性问题也在所不惜。
关于射手播放器的发展
ifanr: 你怎么看待目前国内播放器繁荣发展的状况?射手播放器目前是免费的,而且没有嵌入广告,本身是没有盈利的。有商业化的打算么?
其实也不算很繁荣吧。播放器是一个水平市场,也就是说,这是每个用户都需要的一种软件。所以空间非常大。而这么大的空间,仅仅被目前几款品牌占领,还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不应该说是繁荣发展,是环境恶劣。
勿庸讳言,射手在今年年中已经成立公司。我们和投资者都对这个市场空间有信心。我们最关心的还是用户,我们认为盈利将是关注用户的结果,是一个副产品。
ifanr: 射手播放器是一款出色的播放器,但目前很多播放器,比如 PPlive, PPStream还有QQ影音等,都有个强大的媒体库(在线资源),透过youku的上市,迅雷的流行,我们看到中国用户使用视频产品的时候,更多的希望是无需等待的视频体验。您是怎么看待和这些产品的竞争的?
这种需求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的态度是,一方面我们并不会盲目追赶那些甚至可以说是另一个市场中的领先者。另一方面我们认为用户的需求是多维度的。没错,用户需要无需等待的视频体验,但是随时随地不受环境约束的、个人化个性化甚至是私人的视频体验,仍然是不会被取代的。
ifanr: 目前,各种 SNS 服务很火,你觉得视频软件有必要加入 SNS 服务吗?比如我看的影片字幕直接通过社交网络分享,或者分享到某个观影社区。有这个打算吗?
我们确实正在作这方面的尝试。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关键还是在于国内的平台是否真会有一个开放的心态。目前看来有好的趋势(例如新浪的开放平台大会),但是也有不好的例子(例如腾讯一度关闭部分 webqq 接口)。只能说希望我们的平台提供者能有足够的远见吧。
其它
ifanr: 在你的博客上,我发现有 KISS user experience 这样的话,很有意思,你对用户体验怎么看?又是怎样具体实施到产品中去的?
我认为用户体验是一切产品的核心。我们一直会坚持在这方面的探索。例如简化操作,通过智能化判断逻辑来简化设置, 我们自己对射手的用户体验很不满意,在这个方向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会不断努力。
ifanr: 目前射手只有 windows 版本,有没有考虑 Linux/Mac 版本?面对现在很火的智能手机市场,有自己的打算么?有没有可能看到 iOS/Android 版本的射手播放器?
这个问题我被问了很多次。我只能说从意愿上我很希望能推动 Mac 等平台版本的开发。但是前提是我们需要这方面的开发者来加入项目或者与我们合作。否则我们现有的精力还只能专注在一个平台的开发。
移动平台我们认为受目前的硬件限制,传统意义的播放器还难以提供足够好的体验。
ifanr: 你对各大手持平台(iOS/Android/Blackberry /symbian 等)有什么看法?
移动设备一定是未来。科技为人类服务的方向就是方便,而移动设备正在最大程度上的满足这一趋势。所以肯定会使主流。其实射手也一直都有移动平台的开发计划。但是与 Mac 平台的计划一样,还缺少平台开发者的加入。所以大部分工作还停留在设计阶段。
作为一个开发者的我,虽然坚信移动平台是未来的方向。但个人对移动平台上的开发工作相对谨慎。这个谨慎的原因有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大部分移动平台受到运算能力和电池续航时间的限制,在越来越精细的屏幕上实现例如传统意义上的视频播放,代价过大。因此在移动平台上,并不能照搬桌面应用的模式。简单的将功能复制到移动平台上必然会失败。
而软件方面面,iOS,Android,Win7 看来很有可能在智能手持设备上三分天下。开发者必须要做出艰难选择。更恐怖的是,越来越发散的Android分支,给开发者的选择带来了更大的难度。现在最优秀的开发者都在关注移动平台,这也让没有精心设计的软件越来越难脱颖而出。开发一款移动应用不难,但是开发一款成功的移动应用就很难了。所以我们在这个领域的原则是坚定而谨慎的。
ifanr: 分享一下你的玩机经历吧?喜欢哪些手机平台?目前使用什么手机?
我个人最早的智能手持设备应该是Windows Mobile,是一款 Dell 的掌上电脑 x3。手机先是 Sony 的几款 Symbian 系统。之后就进入了 iPhone/Android 时代。我认为 Blackberry 和 Symbian 只会属于过去和现在,不会属于未来。iOS 和 Android 显然会继续发展壮大。而 Windows Phone 7 现在刚刚开启,在微软强大的实力推动下,很可能还是会有一席之地。
我个人是很喜欢 Android。可能是因为作为开发者,对能看到系统源码的产品就会有天然地好感。另一方面,在这个平台上可以有更多的选择。例如我现在在用的手机是 Milestone,而在 iOS 上恐怕是不会看到自带键盘的设备。
比较强烈的一次体验是在服务器故障的时候。通过 Android 原生的 Gtalk 我可以第一时间收到监控报警通知,这时候出门在外的我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心慌找电脑,可以通过 Milestone 远程连接上服务器,而键盘的存在又方便了各种维护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