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行:康诺云,只有大数据才能改善高血压
我外婆患有严重的高血压,母亲时时刻刻担心老人家的健康状况,担心发生什么意外。只要一个电话打到家里来,母亲即便是下着大雨也会冲出去,将身体不舒服的外婆送去医院。至于平时的照顾,她更是无微不至。
母亲尤其看重那本记录着每天血压数据的笔记本,通过观察里面数据的起伏变化,她已经能熟练地判断出老人家大致的身体状况(如果不确定,就去问医生),并及时作出调整。
也可能因为这样,母亲近年来愈发重视自己的健康,常常早上去跑步爬山打水,还跟大院里的阿姨一起练习体操,不满身大汗不回家。她对我说,“我健健康康的,就是减轻你的负担。”
我时常在想,现在移动互联网已经如此贴近我们的生活,血压计能否与无线网络结合,血压数据能否与大数据结合?也许有一个能够无线传输数据的血压计,也许我母亲就可以在家里也能监控老人家的健康情况,就不必一有问题就冲去外婆家里,焦虑地翻看笔记本,查看变化情况;也许一个收集并对血压数据进行分析的应用,能够让她更加准确地判断老人的健康状况。总之,我希望有一个产品,能够有效地减轻我母亲的负担,让她不那么焦虑,未来我也能用得上。
在上海,我见到吴冰与郭辉,他们正在开发一款名为康诺云的产品,正好是我一直所希望的。
康诺云是软硬件相结合的产品,它由一个能接入移动无线网络的血压计,以及一个展现健康数据、提供健康建议的应用所组成。当然,按照更严格的标准,它还有云端在背后,储存、分析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康诺云的产品结构是:以血压计作为数据入口,以服务器作为数据处理,以应用作为结果展示。
在吴冰与郭辉看来,人体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任何一点异常,都会反映在我们的血压、体温等体征数据上。
郭辉说,“很多人在说,单纯的血压数据能分析什么出来?”然后向我展示了一张幻灯片,里面包含了一个人连续 7 天的血压变化数据。他指着一些数值显然较大或较小的血压,称这些是噪点,只反应了当时外界对身体的一些短期刺激。而数据算法的作用则在排除“噪点”的影响,将人体血压的真实变化反映出来,并进行分析,找出血压数值变化背后所蕴藏的中长期风险。
实际上,经过处理之后的血压数据,会呈现余弦波形——实际上,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其血压值会在一定的范围内上下浮动,而反映出来的图形则较为固定。但如果身体某些部分异常,其结果会迅速反映在血压上。郭辉解释说:
当用户的的血压拟合的余弦曲线和这个年龄、性别人群的基准值有不同类型的异常,比如中值不一样、振幅不一样,周期不一样,峰值相位不一样的时候,都是对应一种中长期的慢病风险高于常人很多倍。
郭辉以上图为例解释血压与长期疾病的关系,第一个波形(中心值比左边正常值高)异常,如果是舒张压是这样的异常,得缺血性脑卒中是常人的 8 倍,如果是低压是这样的异常,失血性脑卒中是常人的 6 倍。
但精确的测量离不开长期的数据捕捉,以及背后数据分析的算法支持。康诺云数据分析的算法采用“时间生物学”的分析方法,而算法则来自该领域权威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时间生物学中心。
哈尔贝格博士
该中心由“时间生物学之父”哈尔贝格教授(Franz Halberg)创办,上世纪 50 年代即开始在全球和几十家实验室以及医院合作,跨地区跨种族进行人的连续体征采集和分析,积累了上百万次的数据,人口基准值范围覆盖全球。最长的测试者连续 40 多年提供相应的数据。
时间生物学所探讨的是生命获得的生命周期规律(生物节律)及其产生机制与应用的学科——简而言之,它探讨的是时间与生理变化之间的对应关系。这个学科认为:
地球生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与地球、月球和太阳阳朝夕相伴,由此形成的与日、月、年、超年节律相关的生物节律,是地球、月球和太阳活动规律与节律在生物和人体生命活动中的反映。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按时序进行的,体内的所有器官、组织系统都是按照其各自特有的节律周期运转的。
该学科的发源是发现宇航员在外太空中,无法保证其睡眠质量,原本 8 小时的睡眠,因为科研任务的繁重,削减到 6 小时,从而导致睡眠不足的问题。而科学家们经过深入研究还发现,宇航员深度睡眠的时间减少了三分之一,由此带来敏捷性降低免疫率功能明显降低的后果。
为了探索人体节律在外太空的变化,科学家们特地设计了哥伦比亚号航航天飞机第十七次航天飞行的任务目标,在这 16 天半的飞行当中,宇航员的工作作息经过特别设计,不影响人体原有的生物节律。结果发现,宇航员的温度节律、尿中的生物化学指标节律并没有明显的改变——这意味着,在飞行任务中,越考虑人体节律的影响,就越能避免外太空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时间生物学是复杂的学科,为了加深人体节律的了解,科学家们研究需要记录海量体征数据,包括体温、心血管活动、呼吸、免疫反应、内分泌激素等等。换言之,获得“时间生物学中心”专利授权的康诺云,一开始就是与大数据结合的产品。
是否不同的人种,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其正常的体征数据也有所不同呢?郭辉解释,其实海拔越低,人的体征数据就越相近,如果海拔高,那么就可能有不同的影响。他还透露,四川成都有一个卫生部下属部级的研究时间生物学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是负责人是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他 1989 年至 1991 年在美国时间生物学中心完成进修,然后回国就建立这个实验室。该实验室的数据与美国时间生物学中心有交流。因此,时间生物学中心的数据库当中,包括了华人的体征数据。
郭辉还举例,去年 NASA 提出一个课题,环境的剧烈变化对人的特征会造成怎样的影响,所以 NASA 的科学家列举出自 1960 年以来全球发生七级以上大地震的地方,看看当时当地的实验室有无测试人员。他们发现汶川大地震和东京大地震,都有相关的数据记录,因为刚好地震发生地附近有研究时间生物学的实验室。
研究结果表明,地震前三天人体的血压体征数据都出现了共通性的变化,到后三天才恢复到正常的状态,这表明人体的快速调节机制在起作用。我们的中枢神经感应到了外界环境的变化,然后分泌激素,从而影响人体的体征。不过,因为人是高级生物,五官接收太多信息,结果我们身体几毫米的血压变化,无法被大脑所感知。
运用“时间生物学”分析方法的康诺云,会根据我们的身体状况,提出详细、个性化的医疗方案。郭辉以自己朋友为例,他去医院确定自己是否患有高血压,因为年龄较轻,因而需要在医院呆一天做动态血压监测。最后,医生将取得的数据,算平均值、算峰值、算估值,然后才确定病人是否患有高血压,并开出相对应的降压药。
然后,这位朋友将同样的血压数据给吴冰郭辉,用“时间生物学”的分析模型来分析。然后他们两个发现这位朋友的血压曲线异常。正常人的血压曲线到晚上应该是降下来的,第二天 8 点钟到 10 点钟之间再升上去。但这位朋友的血压晚上 10 点之后,一直处于高位的状态,并没有降下来。根据这样的情况,吴冰郭辉所给出的建议是,第一、晚上十点后要休息,在休息之前用一粒降压药;第二、他运动的时间要调整到下午的两点到四点,因为在血压高点的时候运动,对人体是有损害的。
这样的建议有什么不同呢?传统降压药都建议病人“餐后服”,这样的做法,对于这位朋友并不是最优解——因为这反而令他的血压在低点更低,而血压在高点并未降下来。从这样的例子,可以看出传统西医医疗方法的缺陷,把所有人都当成同一个人来看待,这不能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方案。“只有结合时间生物学、科学模型,有针对性的改变运动时间、改变睡眠时间、改变服药时间,才能控制他的血压。”
在上海的一家咖啡馆里,吴冰戴上了康诺云的血压计,向我展示功能。这个血压计采用了臂式设计,拥有一块单色显示屏,可以显示当前的血压,也可以显示简单的消息,有点像以前的 BP 机。它内置了蜂鸣器,可以发出警报,用于提醒下一次服药的时间。设备还内置的 GPRS(可选择)、蓝牙模块,用于传输数据。吴冰说,“所有的数据都会上传,并代入到当天的分析里面去。”
康诺云有两款血压计,一款是便携式的,一款是非便携式的,现在我能看到的工程样机。不过郭辉对目前的产品形态仍不满意,他希望血压计能够变得更加便携,“科技化于无形”是可穿戴式设备最终的追求。现在,团队正在投入第二代产品的开发之中,希望产品更加轻便、时尚。下面是新产品的假想图:
至于康诺云的应用,在上海的时候,我所看到的数据界面还觉得比较专业化,尚需要对数据结果再进行加工,转化为大众都能看得懂的语言。而经过了一段时间,康诺云采用了虚拟人偶来象征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更加简单易懂。
这个应用里面有“关注家人”的功能,能够查看家人当天的测量结果,而如果和康诺云便携式的血压计结合使用,那么数据就更加实时、真实。此外,我们还能够在应用中为家人设置服药提醒,查看家人服药的状况,包括服药与否,服药时间等等。
康诺云也是一个可穿戴式的设备,对于这个逐渐热火的领域,吴冰郭辉有怎样的看法?郭辉坚定地认为,“只有跟大数据结合的可穿戴设备才具有实用价值。
对于现有的远程体征检测设备的服务提供商来说,他们的现在的商业模式就是用户在家庭中单点检测完体征数据,为了减少对体征检测判断的误判,就必须要和医院合作在后台进行相关的数据分析,排除临时的数据噪点产生误报预警。
这种模式最大的问题点产生于当用户量增长的时候,专业服务人员必须同比例增长才能提供有效服务,而对于我们有大数据分析模型的公司来说,有了分析模型在云端,海量数据来了我们不需要同比例增加雇员,即使将来分析模型需要优化,需要进行交叉分析的时候,只是增加数据分析师和工程师即可。所以我们的模式就和 Google 一样是标准的互联网模式,用最低成本捕捉每个单个用户的体征异常状况并能及时分析和预警。而且没有这种连续体征分析模型的公司将来在规模扩大的时候会碰到增长天花板。
康诺云团队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