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文字有力量

新创

2013-12-04 10:18

简书是今年 4 月份上线的,设计简约清爽的网站,用户可以在上面写自己的文章,然后发布在网站上。简书提供了十分美观的撰写界面以及阅读界面,吸引了不少用户,俨然成为一个阅读者和写作者所组成的社区。目前团队在上海,已经发展到 9 人规模。我上个星期采访了简书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林立,谈一谈他对简书、国内外线上出版新模式的思考。

林立是一个喜欢写博客的人,在简书之外,他还有一个独立博客,上面记述了自己的思考,洋洋洒洒,常常成百上千字,而且创业也没有让他停笔。

一个喜欢写字的人,与团队一起创立了一个要 “找回文字的力量” 的网站——简书于林立而言,不仅仅是事业,更像是一份志业。

从工具到社区

简书的前身是线上笔记工具,名字叫 Maleskine,这个名字来自著名的笔记本品牌 Moleskine,林立将当中的 o 改成 a,寓意 Maleskine 是一款支持 Markdown 语法的写作工具,以此为名。

Markdown 是由约翰·格鲁伯(John Gruber)2004 年发明的一种 “标记语法”。它的特点就是,在写文字的时候以特定、简单的符号来表示特殊的格式,比如标题、粗体、斜体等等,然后通过转化工具,变成纯正的 HTML 代码。用 Markdown 来写作会比较专心,而且完全不必顾虑 HTML 格式混乱的问题。

main

简书的前身 Malesine

当时林立做了一些市场调研的工作,一个是从自己出发,如果有一个类似 Evernote 这样的笔记本产品支持 Markdown 语法,他自己 “一定愿意去用”,另一方面,他做了简单的市场调研,则发现那时候市面上,没有一个产品的形态是和 Maleskine 相似的。——尽管支持 Markdown 的工具也挺多的,但都是编辑器,而非笔记本的形态。

而从 Maleskine 到简书,用林立的话来讲,则是由一种自然而然的需求所驱动。“我写完了长文,自然就有发布的需求,所以当完成写作工具的产品,下一个要完成的功能就是发布。而你知道像 Evernote 这样的工具,作者是可以新建多个笔记本的,所以很自然作者发布出去的文章,就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文集。所以,当时我们想象产品未来发展的时候,会觉得(简书)是一个很好的作者文集发布的平台。”

既然有了文章的发布功能,也就自然会有阅读的功能。简书从书写工具到内容发布平台、阅读社区,一路顺理成章地走下来。

简书与 Medium

对比今年 4 月上线的版本,简书的网站设计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本登陆后台之后,就是一个简单的三栏界面,左边是文集,中间是文章条目,右边则是书写界面;现在登陆网站,直接就是推荐阅读的文章,然后还能够阅读不同专题,还能查看自己 “喜欢” 的专题以及作者的文章更新。

林立大方地承认了简书在设计 “阅读” 功能的时候,参考国外 Medium 的产品形态。对他启发最大的,莫过于 Medium 的 “专题”(Collection)设计。他说,“专题是可以由多人来共同创作的,这是一个全新的理念…Medium 是第一个突出这个概念的产品。”

实际上简书与 Medium 相比较,不论是定位还是产品形态,都非常相似。简书的口号是 “找回文字的力量”,它的内容也以较为深度的千字长文居多,而 Medium 本身,则是埃文·威廉姆斯(Ev Williams)反思 Twitter 碎片化讯息,希望能够让人书写/阅读更多的有深度的内容,所打造的平台。

QQ20131204-1

现在简书的首页

自 2012 年上线以来到现在,Medium 内容质量在逐步提高,内容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一些话题已经积累了上千篇文章,可谓丰富。而简书从今年 4 月份上线到现在,经过了 5 月份的改版,功能上逐步调整之后,通过丰富的内容运营形式来激活社区,比如说推出电子书半月刊《想想》、独立博客采访、“简叔和他的小伙伴们”、简书问答、每周精选,最近还推出简书播客,可谓花样繁多。结果是林立以及团队在简书已经营造出一种社区的氛围,难能可贵。

虽然说简书从 Medium 上借鉴不少,但在我的使用当中,还是发现两者在信息组织与管理方面的不同:

与 Medium 的专题可以是个人的,也可以是多人的。而简书的专题只能是多人的,个人的文集则只能是个人的——这是过去简书作为写作工具所遗留下来的东西,但也正好为作者能够以某一个主题来串联自己的思考。而作者可以随时新建 “文集”,并在里面充实内容,而简书的专题则是编辑通过选择,然后再细致归类。换言之,简书 “专题” 里面的文章,来自作者文集,但作者文集里的文章,未必会出现在专题。

简书的 Follow 机制也于 Medium 不同。简书的 Follow 是 “喜欢”,读者们可以选择 “喜欢” 作者,或者 “喜欢” 作者的某一个文集,或者喜欢某个专题。这个设计,体现了我们现实当中关注事物的规律,比如说我们崇拜某个人,那么他就会关注乔布斯的一言一行,任何一处都不会放过;我们佩服一些人在某些领域的深刻见解,我们就会更多关注这个人在某方面的意见,但不会完全关注他;再或者,就是关心自己的话题,这时候就无所谓谁说的意见。

另外,在简书团队看来,Follow 机制虽好,但要设计得符合产品的目的。林立并不希望简书上面出现像微博那样的 “大 V”,他觉得 “大 V” 的出现,只会降低读者对内容的关心,而长久来看,则会损害简书以内容为中心的运营方向。这一点,可以从团队在 “喜欢” 这一功能的思考中可以看出:

简书自一开始就没有突出社交性,因为作者在简书上面花时间去维持和进行各种「社交」并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仍是希望作者在简书上面进行创作,而读者也是真正在简书上面进行阅读。

第一个变化在于弱化「人」的社交,引导基于内容所产生的「兴趣」的社交。在简书你可以关注一个作者,但更重要的是你还可以关注该作者的一个文集。

第二个变化是我们以「喜欢」取代了「关注」,「关注」有着太强的基于「人」的社交性,而「喜欢」则表达一个人的「兴趣」

简书与数字出版

对于简书而言,既然已经有了书写平台,有专题、文集来沉淀内容,那么这些内容能否制作成电子书呢?在国外,37signals 已经有好几本以过去发布的博客文章为基础所整理的书,比如说《Get Real》、《Rework》以及《Remote》;在国内,李笑来的《与把时间当做朋友》,刘未鹏的《暗时间》也同样是基于博客文章所整理的书籍。因此,如果有读者在简书上积累了大量相关主题的文章,自然是有可能整理成不长不短的电子书,如果内容的确是上乘,那么拿来销售也不是问题。

当然了,电子书的销售与宣传,那是另外一回事。林立没有谈及是否要成立电子书店的问题,尽管他已经在思考 “自出版” 相关的问题,但对这一块的发展仍然是在思考与斟酌当中。也许林立可以参考愈发流行的 “杂志书”(MOOK)形式,它的内容比一本书要短,但比一篇杂志封面报道要长,既能节约阅读时间,又能够让读者有所收获。在国内,《读库》、《大方》、《天南》都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纸质杂志书,而线上出版物则有《东西文库》的 “Lite 系列”,比如《极客古登堡》、《与机器赛跑》等等,内容丰富而精当。

但就我看来,简书未来的发展关键还在于如何维系作者的关系——从工具到社区,简书已经变得以内容为本,以好内容增加网站的知名度,吸引读者以及潜在的作者,再增加好作者,再出现好内容,再吸引读者,如此才能构成良性循环。《读库》虽是纸质读物,然而从 2006 年创刊到现在,《读库》一直拥有相当稳定的社区,而社区中的人不光是《读库》的消费者,他们还为《读库》提供稿子。尽管并非线上读物,但《读库》实际上已经聚集了一群共同阅读品味的人群。

而以 “找回文字的力量” 的简书,也说不定可以做到这件事——在文章字数越来越短,人们表达情绪越来越图片化的现在,长文已经是一种别具一格的体裁。

至于如何回报作者,林立也在思考这个问题。因为简书的特性,它现在聚集了不少喜欢舞文弄墨的人,对于媒体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作者资源。林立透露,简书现在已经与一些杂志社进行合作,向简书的作者邀稿,杂志社向作者支付稿费。通过这种方式,作者能够得到一定的回报。但因为杂志社体制的问题,稿费无法即时交付,甚至要拖上一两个星期甚至两个月的时间,才能交到作者的手上,让人郁闷不已。而简书夹在作者与杂志社之间,则感到问题十分棘手。

林立的想法是,如果杂志社愿意支付一定的担保,作者愿意支付一定的比例的手续费,那么简书作为中间机构首先将一半的稿费结清,至少能够帮助作者马上获得一定的回报。现在,这个计划还只是计划。

最后

回顾简书的定位,林立仍然认为要立足于文字。他说,之前有读者发了一条评论给他的启发很大。“(读者)说,在 Tumblr 一排文字和一排图片中间,你想静下心来看一篇文章,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条评论给我的冲击很大,突然间我更加明确简书应该是更加纯粹的,在 ‘文字’ 这一块是应该单点打透的。”

而他认为,当下互联网信息越来越碎片化,更加缺乏一个好的产品,让人们进行更好的深度内容的生产与消费。他期望简书未来能够站在碎片化信息的对立面,成为一个比较好的产品。

jianshu

林立与团队照,还有简书在上海的办公室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