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 年,十美元,两小时,一份电子报纸
1981 年,DOS 系统刚刚面世,那时候电脑没有图形界面,改变世界的麦金塔电脑仍未见踪影。对了,甚至那还是一个没有万维网的年代。但是,报业界已在探寻电子出版的可行性。
那一年,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波士顿环球报等数家报业巨头联合进行了一次电子出版的实验性项目,向那些已经拥有电脑、而且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高富帅用户提供电子版的报纸订阅服务。
当时想享受这种便捷的服务主要有两种途径,一个是成为那家报纸的订阅户,然后在报纸中的一角找到 “体验” 电子订阅的优惠券,减下来寄到报馆,一个礼拜后会有专人联系你;另外一个方法就是成为 CompuServe (当时一个拨号上网供应商)用户,那么电子报纸便是其中一个增值服务。
其实个中理念和现在的数字发行没有太大差别,不过在那个年代,实行起来就完全是另一个故事了。如果当时你有一部电脑,碰巧它内置了 modem,恭喜,你可通过一条电话线下载当天最新的报纸了。但是速度非常缓慢,大概每分钟只能下载 30 字内容,也就是说一份报纸需要两小时才能完整下载到你的电脑中。因此如果你看得够快,你甚至可以一行行跟着屏幕更新的节奏把整份报纸读完。
然而如此原始的体验还是它优胜的地方,虽然由于容量的原因,电子版报纸需要阉割所有图片和很多人喜爱的漫画栏目,不过代表着广告也不能幸免。因此你可以完全沉浸在阅读新闻、专栏中,而且说不定你内心还有一丝暗爽,因为你会觉得自己已成为未来数字出版业的一部分。
提前成为小白鼠未来的一员代价当然不小,当时 CompuServe 拨号并不便宜,白天时段收费为 10 美元/小时(夜间收费折半),但下载一份完整的纽约时报却需要两小时(注:报道中注明一份报纸的花费为 10 美元)。
不过报业界并不是为此赚钱。David Cole,这位当时《三藩市询问报》数字发行的负责人告诉连线,那个年代提供数字内容时甚至没有服务器的概念,报社内负责上传内容的是一部型号为 Systems Integrators 2130 的 IBM 克隆机,它拥有 64K 内存,以及双 25MB 硬盘(其中一个负责备份)。
而且孤勿论将报纸转化为数字内容的成本,读者的使用体验并不好,因为除了高昂的设备和上网费外,在当时那细小的黑白显示屏上看报,并不能吸引到多少人为此埋单。
最后,这个实验性质的项目一年耗费了《三藩市询问报》 15 万美元——考虑到通货的话,则几乎是这个数字的三倍,但那一年收到的回报还不到零头。当时在报社内,这个项目被认为是愚蠢、浪费报社资源的行为。
因此在一年后,这个报业界探索数字发行的试验项目正式结束,寿命只有短短的一年。不过当时这个项目已被一个美国电视节目注意到,但是没有人觉得电脑会威胁传统发行业,在节目中主持人这样总结:用两小时等一份报纸,每小时扣费 5 美元,相比那份在马路边卖 20 美分的报纸,可以说毫无竞争力。
作为那些因数字化而丢了饭碗的旧媒体从业者,说不定会很怀念那个年代吧。
最后,送上当年节目的片段,带你回到属于 1981 年的数字发行。
题图来自:Wallpaper Man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