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老人以及 “圈地运动”

公司

2014-02-27 12:03

你今早浏览新闻,必定会看到那条一名北漂小伙子张明为父母手绘 “微信使用说明书” 的故事。他的微博在连夜间遭到成千上万次转发,收到了各式各样的赞许和感动的评论。

给父母写科技产品的使用步骤,也许是不少在异地奋斗的年轻人曾经的尝试。数年前,我到北京工作,临行前也将家中的 PC 重新整理,还手写了从开机到联网到使用 IM 视频聊天的图文指引,让父母放在手边参阅。我的一位朋友,给自己家人购买手机之后,还花了一两天安装老年人适用的应用,调整界面布局、字号,思考怎样放置图标更合理,他还以此为乐。

与其说这是孝感动天值得万千微博转发的事情,倒不如说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想要和父母更直观地保持联系,除了传统的电话和短信。

这件事情转发得热火朝天的背后,除了勾起了善念、对父母的思念与愧疚之外,还有一些原因,触动了那些还没想到要让父母进入自己的 “私生活圈” 的人们。

一场年轻的 “圈地运动”

不知道你有没有一丝熟悉感,当年微博红极一时,也把我们的父辈姨妈姑姑吸引过来了。不少年轻人选择避之则吉,小心说话,甚至为了掩人耳目开个小号。

美国的社交巨头 Facebook 情况也类似。根据 Pew 的数据,截止到 2012 年,美国有 34% 的 65 岁以上老人家使用 Facebook 服务,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使用 Facebook 比例为 52%。同时我们看到不少的外媒报道,年轻人正在逃离 Facebook,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父母、更为年长的人们也使用服务,看到他们的私生活。

这些互联网产品原本是为了年轻人们设计的,就像一场社交媒体的 “圈地运动”,也像一场 party,入场券是你的年轻。

同样的故事还在重复上演,只不过是产品的不同而已。

一个被忽略的市场

这条新闻折射出的,还有老年人电子产品市场的忽视。我们来看一组有趣的数据,来自 NNGroup

数据显示,60 岁以上的老人家在使用互联网服务和新科技产品的时候,会比年轻年龄段的人们习得速度慢 43%。有 45% 的老人家在需要自己探索新功能的时候感到犹豫和焦虑。

不少人还会会轻易因为没有理解如何操作、或者获取信息,甚至是不习惯网站、产品的改版而放弃使用。90% 的老人家会因为使用遇到困难而责怪自己愚蠢,或者跟不上时代。这对于他们来讲,是个不小的精神打击。

在美国,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Boomer 一代)已经为市场带来了 2300 亿美元的规模。我们也已经看到国内外的一些专门针对老人家的科技产品(包括我外婆一直很钟爱屏幕字体巨大的功能机),但是国内还是少之又少,还无法承担带动老年人互联网和科技产品需求。你的外婆想要使用智能设备?很多时候是设备让她的眼睛和手指难以驾驭,或者,她觉得界面太复杂,很快就放弃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朋友那样肯花出一两天时间为自家老人折腾手机应用和界面布局,让他们更方便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圈子中。

题图来自:seniortechdaily.com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