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内容的信息量和可读性,你要哪一个?

公司

2014-03-24 16:35

你是否和我一样,订阅了好几屏的微信公众号,每天打开的却仅有那么几篇。如果不是消除角标数字的强迫症,许多人都不会去点开推送的消息。因此许多人高呼,这是一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信息过载了,人们承受不住这么多的信息轰炸。

当然,我非常同意这么一种随着微博红火而出现的时髦词汇,碎片化。这意味着我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了,同时筛选信息的难度大了。而这段时间的一些感受,使我对于互联网信息传播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我们不是因为互联网信息碎片化而不去接受信息,而是信息这种东西,就像食材,需要烹制,然而目前大多数制造信息的人不善于 “烹饪” 信息。

前几天写的《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极客的》文章,收获了 100 多条评论和 130 个赞,微信和微博上的转发也很多,应该算是目前我文章中传播效果最好的一篇。然后紧接着,我写的另外一篇《博通亚洲媒体峰会:聊聊可穿戴和物联网》,仅有两个评论。前者只花了我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几乎不需要去查资料,找引用。而后者我需要事先阅读参会者信息,不停的做会议笔记,然后整理出来文章,前后历时约 5 个小时。

这付出和回报很不平等的现象并不让我意外,若以信息量来衡量文章好坏的话,前者几乎没有什么有用的信息,而后者却包括了中科院院士、大公司 CEO 对于前沿领域的看法,对于行业内人士来说应该有着不错的参考意义。但是,信息量从来都不是衡量文章优劣的唯一维度。

而且,如果我不是《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极客的》的作者,我也不会太喜欢这篇文章,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是没有把真极客和伪极客给区分开来,以至于遭到了不少较真的人的炮轰。那么这篇文章之所以能够获得传播上的成功,最主要的因素就是 “可读性”。

目前媒体何其多,每天产生的内容何其多,加上各种抄袭的懒汉,贪多的我们确实面对茫茫多的信息无所适从。

前两天看到一位朋友在朋友圈发自己的订阅号的截图,总共近 60 个,打开的却只有 6 个左右。许多看起来干货满满的文章被忽视,而像和菜头这样卖萌耍宝的科普随笔却被常常打开。说实话,我订阅了许多科技媒体的微信号,却很少打开,原因无他,信息量有,但是可读性差。

虽然我们总是嚷嚷着信息过载了,但我还是觉得这是一个伪命题。对于有着信息筛选能力,并且渴求信息的人来说,信息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之前的《微软的十字路口》这篇文章因为有着客观而详实的内容在微软内部得到了认可,但是在部分偏激的微软粉丝眼里成了一篇黑文。

因为立场和信息处理能力的不同,同一个信息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含义,信息量越多越杂就越难被处理和理解。

科技、财经等内容本身就具有一定门槛,且较严肃,想要保持信息量的同时,又把文章写得幽默风趣引人入胜,还要短小精悍迎合 “轻量化” 阅读的需求难上加难,有这等能力的人估计早就不做编辑记者了。所以,为什么和菜头的微信公众号为什么打开率这么高?因为他做到了可读性和信息量的融合。

但是因为互联网的快节奏,影响力至上的理念,还有从业人员的能力限制,我们往往只能顾及到涵盖信息量一个方面。

关于马航 MH370 的段子转发数轻轻松松就超过了 CNN 挖掘的深度消息,人民日报官微的祈福微博泛滥成灾也说明了,大众最需要的是轻松有趣和廉价的高尚。

是的,学生上完一整天的课,程序员写完成百上千行的代码,我码完一天的字都不轻松,谁不想吃完晚饭倒在沙发上来点儿轻松搞笑的内容呢?

就像学生时代特别喜欢提到的一个 “寓教于乐” 的概念,其实,最终我们记住的,还是那些 “乐”,而不是 “教”。

 

题图来自:wishfulthinkingworks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在命运的塑料大棚里,每棵被喷了过多农药的白菜心中,都曾经有一个成为无公害有机蔬菜的梦想。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