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公关,不只周一见

公司

2014-03-31 17:02

周一还是到来了。在这普天同庆雨神萧敬腾生日的周一,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专门撑着大伞跑去报刊亭买一本《南都娱乐周刊》?

哪个公关团队写的?

对于我这个没有任何娱乐圈经验、不追星、几乎不追剧的人,只知道此次新闻的男主角曾扮演过吟唱儿歌三百首、大呼不近男女小爱的陈玄奘。以这样一条微博来迎接周一,不得不让人感叹一声 “弱爆了”,即使这条微博创造了新浪微博的转发纪录。

现在我也和@不加 V 一样,很想知道演员文章今天凌晨时发的长微博是哪个公关团队执笔的——神马?你问我怎么知道是公关团队写的?不是文章自己写的?

起码在许多 “主页君” 们插科打诨的 QQ 群、微信群里,我看到许多人的备注名都是 “XX(某明星名字)工作室谁谁谁”。他们的任务是每天发些明星自拍照,适当评论一下时事,偶尔转点营销号的段子。现在许多当红的大牌明星可能都配备了这样的团队,许多国外明星在国内为宣传新片上映,也会让国内对接个微博账号。他们呈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也并不可能完全与真实的他们一模一样。至于那些并不怎么当红的,可能所属公司会配备一个团队管理多个账号。这样设置的原因很简单——让明星们显得 “亲民”,同时也防止像千颂伊那样不断闹笑话。

明星们永远都有危机

作为曝光率最高的公众人物,娱乐界明星们从来最不缺的就是 “危机”。但在处理危机时,明星们的团队高下立见。让我们来看看过往的一些案例:

2005 年 1 月,迈克尔·杰克逊(Michael Jackson)被控在其 California Neverland 猥亵一名儿童。法官下令在挑选陪审团期间,被告不得就此事件公开发言。杰克逊另辟蹊径,在个人网站播放短片 “自我剖白”,衣着简朴,以普通人的姿态直面公众、粉丝、舆论界,当然也包括可能成为陪审团成员的人。短片里他言简、理智、诚恳、真挚:

“Please keep an open mind and let me have my day in court. I deserve a fair trial like every other American citizen. I will be acquitted and vindicated when the truth is told.”(请大家保持思想开明,让我在庭审上面对的,是一场和其他美国公民一样公平的审判。事实会证明我是无辜的,我会得到原谅。)

这段短片给人们留下的印象是:杰克逊是无辜的,他热爱家庭,并对美国司法制度保持信心。粉丝们依然还是那么地热爱他们的流行音乐之王,高举标语 “Stay Strong, Michael!” 六个月后,法庭判决杰克逊无罪。

2008 年初,网络上最大的盛事陈冠希 “艳照门” 照片,小朋友看了根本把持不住。2 月 4 日,当事人陈冠希首次公开道歉。和杰克逊类似,他采用了录像自白的方法,在一堵灰白的墙前面,白色衬衫、神情沮丧的陈冠希说:

“对此我感到伤害、痛苦及困扰, 我希望借此机会,向任何受这次莫名其妙折磨的无辜者道歉。”(录像中陈冠希说的是英文,此为《明报》中文译本)。

11855589_835407

同年 2 月 21 日,陈冠希召开记者会,再次承认错误,并宣布退出香港娱乐圈。发布会同样是用英文进行,更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意思,期间他连续道歉 13 次。CNN 在当日的晚间新闻中播放了记者会实况,做出评论:“在美国,性丑闻有助于演艺事业,在亚洲却并非如此。” 接着就切换到了陈冠希在记者会上一开场就一声长叹的画面。

记者会后,腾讯网进行了一次网络调查,截至第二天晚上 9 点半,逾 37 万人投票,约 52% 的网民接受他的道歉,更认为他态度诚恳。对于陈冠希决定退出香港娱乐圈,约 48% 的网民同情他,并认为有点可惜。当然,他的致歉词因为富含雅思词汇更是成为英语爱好者的好教材。

现在,网友们的 “陈老师” 怎么样了?最近他凭借某网络剧全面复出,与现任女友也频频在新闻中以恩爱姿态出现。张柏芝现在也是好妈妈的形象,“可以笑着流泪”——现在微博上转得火热的帖子说的是:“文章让太多人失望,比起这样的男人,我更喜欢毛病一堆但是玩够了收心了的陈冠希”。

杰克逊和陈冠希的公关团队,在危机面前避重就轻,或者直指事件本身,为公众营造的是当事人的坦率、真诚形象。他们都首先利用了网络,真人出镜,姿态是与公众直接对话,措辞准确(这之前不知道改了多少遍稿)。而演员文章则是一条相对冷冰冰的长微博,一直强调自己 “辜负” 了妻子、“狂妄自大”,“日后再不负人” 等语焉不详,居然还出现 “感谢你们让我跌倒在今天” 的句子,引发众多网友的不满。

危机公关不应是教媒体说话

除了上面的例子,近年来国内许多演艺界明星的危机公关失败例子一抓一大把——比如刚刚被爆出吸毒不久的李代沫,其唱片公司、经纪人一直躲着媒体,不接受采访。而之前张默吸毒事件处理得则颇为到位,事发后不仅张默及时认错,其父亲张国立也第一时间道歉,获得公众同情和理解,其结果就是获得原谅。

“公关”(Public Relations)这个词首次出现是在 1807 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的国会演说。而我国内地市场真正形成是在上世纪 90 年代。根据爱德华·伯尼斯的定义,公共关系 “是一项管理功能,制定政策及程序来获得公众的谅解和接纳。” 在牛津词典里,公关(Public Relations)也在根本上区别于宣传(propaganda)。

在这个时代,“公关” 不应该只是写写新闻稿,然后直接投放给媒体,赚些不知道是真是假的点击率、阅读量。“公关” 也不应该是宣传、接待、文秘、行政一锅端,只图热闹,对媒体则总是保持 “控制” 的态度,总是企图 “教媒体说话”。

补救性、粉饰性的公关是消极的,成效很小,效果短暂。在危机面前更是如此。无论公关技巧怎样优秀,都不能掩饰个人或机构已经被大众熟知的过错或疏忽。而如果能够做到 “与公众之间建立和维护相互了解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持续传播过程”(英国公共关系学会 1984 年的定义),采取坦诚、积极的态度,运用可靠的文字和适当的表现,争取公众的认可和理解,才能做到真正的 “渡过难关”。

万能的网络,健忘的网友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窥私场所么?每次明星的绯闻、丑闻出现,惯例总有网友大呼 “再也不相信爱情了”。按惯例也总有网友不断转发、助推,大呼 “依然支持你”“心疼你”“不要管世俗的眼光,我懂你”。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娱乐场所么?网络俨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娱乐场。看似我们发表评论是完全自由、自主的,但实际上,娱乐记者、营销号、段子手、婚恋专家、情感专家们粉墨登场,都被事件背后的推手们、公关人员们引领着方向。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宣泄场所么?毕竟,我们转发帖子只需要动动鼠标,发发牢骚也基本上不用思考太多。今天可以力挺某某男神,明天又将其形象踩在脚下,还要再用脚多碾几次。再过几天,又开始力挺男神,把娱乐八卦记者骂得狗血淋头。当然,再过多几天,大家又会忘记这桩事情,转移到下一个调侃的对象。

还有比网络更好的传播场所么?网络是目前力量最恐怖的传播媒介,更恐怖的是,你的读者可能和你一样拥有改变传播方向的能力。所以在社交网络上发东西的时候,千万不要忘记网络是万能的。每个人都是媒体的时代,公关事件的偶然性增加,难度也加大。你面对的公众可能是受你影响的一小撮人,也可能是成千上万人,还有可能仅仅是一两个人。所以在网络上想要做好传播,也需要保持比普通网友强一百倍的信息迭代速度。

成名不易,维护形象更不易,且行且珍惜。

 

题图为《裸婚时代》剧照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

爱科技,爱信息传媒,爱读书,爱摄影,爱周星驰电影。

本篇来自栏目

解锁订阅模式,获得更多专属优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