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角到天涯,不用再担心时差困扰
长途旅行什么的最讨厌了。每次从上海飞回北京,我不仅要面对拥挤的交通、烦人的安检,回去之后还要再倒时差。
好吧,段子有点冷,不过对时差的吐槽绝对是真情流露。生物钟让人们养成固定的作息习惯,但不同地区的时区差异却将它们一一打破——夜晚变成白天,休息沦为工作。非常痛苦。
目前有不少开发者称,他们开发了能够帮助人们快速适应时差的应用,美国密歇根大学博士生奥利弗·沃尔克(Olivia Walch)就是其中之一。他带来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在地的时区给出一份时间表,建议使用者何时应该处于明亮环境中,何时又该处于低光环境下。
“通常情况下,解决时差问题的方法是每小时变换一次环境。倒时差需要人们一整天的调节和适应。”沃尔克说,通过他开发的应用,在华盛顿到香港最高长达 12 小时的时差中,使用者的适应时间可以减少 5-6 小时。
数学和计算医学教授丹尼·福杰(Daniel Forger)开发的 Entrain 则基于更深入的原理——生物钟。人体生物钟主要依赖环境光线来判断当前的时间,福杰说,“人体内存在生物钟调节中心,大脑通过它向全身发出作息信号。”
和沃尔克开发的应用类似,Entrain 同样通过调节不同时期的光线,来实现使用者作息节奏与所在地时区的同步。除此之外,Entrain 还加入了用户自定义功能,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调节输出光线的强弱,应用会根据返回的光线重新给出建议的时间表。
Entrain 的数据比大多数促睡眠应用都要准确。福杰和同事们关于 Entrain 的研究论文长达 80 多页,这篇文章被学术刊物《PLoS Computational Biology》收录,发表在 4 月出版的期刊上。
除了上面两款应用,被飞行时差困扰的倒霉鬼们还可以再试试 Re-Timer。它是一款在 2012 年上市的促睡眠设备,由澳大利亚弗林得斯大学研发。
Re-Timer 像极了一幅眼镜,它能够通过 USB 充电。使用时,Re-Timer 会发出柔和的绿光来模拟人体睡眠所需要的光线环境,从而骗过脑部的生物钟控制中心,让饱受时差困扰的人们尽早入睡。
不过 Re-Timer 的售价高达 299 澳元(约 1745 元人民币),高昂的价格成为它普及的最大障碍。我想和前面两款应用相比,恐怕大多数人还是更愿意尝试免费的应用。
题图来自 TQ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