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的心率监测究竟准不准?
选购一款穿戴设备时,消费者考量的因素通常有很多:舒适度、美观度、功能性以及续航能力等等,但人们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数据精准度。比如心率监测,如果量化的心率数据无法反映真实的身体情况,那无则异于舍本逐末。
那么,市面上带心率监测功能的手环究竟表现如何?就这个问题,CNET 的 Sharon Profis 在心脏病学家 Jon Zaroff 博士的帮助下,选取了市面主流 5 款手环与专业的心电图机器分别进行了对比测试。
Profis 选择了 Garmin VivoFit、Basis Carbon Steel、Withings Pulse O2、三星 Gear Fit 以及三星搭载指尖传感器的 Galaxy S5 作为测试对象,包括三个静止测试和三个运动测试。
结果证明,在静止条件下,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数据都比较精确,误差率控制在 10% 左右,但在运动状态中,除了 Garmin VivoFit 和 Galaxy S5 表现惊人外,其余几款设备都出现了较大程度的误差。
如何解释上述测量结果?这得从可穿戴设备和专业医疗设备的原理说起:与专业的心电图机器和胸带心率监测器测量电脉冲不同,可穿戴设备监测心率的技术原理是监测血液流动——通过 LED 照明毛细血管一段时间,用传感器监测心率,算出 BPM(每分钟心跳数)。
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数据,这些内置在可穿戴设备中的光学传感器对实际监测的环境要求相当高:用户不能说话、不能移动、不能出汗。
可穿戴设备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当血液经过毛细血管流入手腕时,血液流动速度实际上已经减缓了,并不一定能够真实反映心率,特别是 BPM 超过 100 的情况下。
那为什么 Garmin VivoFit 和 Galaxy S5 就能在运动情况下保持精准?前者的原因在于它是胸带心率传感器,技术原理类似于心电图机器,而后者尽管原理上与手环一致,但不同的是手机测量的位置在指尖,由于食指指尖存在一个动脉血管,因此它基本上能与心脏保持相同的频率。
或许正因为如此,可穿戴设备厂商才总是强调,它们的可穿戴设备既不用于专业运动员,也不作为医疗设备。
题图来自: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