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这样做 3D 打印机,并成功打入美国市场的

公司

2014-06-05 12:43

上礼拜在丽思·卡尔顿酒店举办的《明道 2014 大会》上,一位演讲嘉宾给人印象非常特别。整场演讲居然没有广告植入,而是大讲特讲自己对 3D 打印领域的喜爱和展望。这个人就是目前进入国内 3D 打印领域并不算久,但已迅速进入第一阵营的 3D 打印方案供应商 ideaPrinter 创始人,封华(Edward)。短短十五分钟演讲后,我怀着好奇心追上匆匆离开现场的 Edward,采访了他关于 ideaPrinter 团队以及 3D 打印技术的看法。

ideaPrinter 团队有着一段颇具传奇而心酸的经历。当初这个由几名复旦多媒体与 Web 智能实验室出来的学生团队,一心想做的其实是类似 Kinect 或者 Leap Motion 这种增强实境技术的底层算法。但后来眼看着美国科技巨头们把这些技术以超低价格做成消费产品推向市场,他们知道这门一直以来依靠 2B 的生意做不下去了。于是,他们瞄准了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都方兴未艾的 3D 打印领域。

即使在两年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厂商进入 3D 打印领域。但 ideaPrinter 团队发现大部分人都在用开源的解决方案,即网上现成的 3D 打印软件、现成的设计图纸等等,以至于市面上有太多严重重叠的产品。导致的结果是在这一个本来比拼科技的市场,最后变回价格 PK 的市场。

“你卖八千,我卖七千,他卖六千”,创始人 Edward 回忆道。于是团队看到突破点:市场做大后,必须不能仅追求价格,技术才能决定一个厂商是否能够生存下来。

一开始 ideaPrinter 团队还是沿袭之前的老本行,用了一年时间,自主开发了高质量 3D 切片、打印软件,然后做成方案卖给硬件厂商。

但是,没有人买。

“没办法,只能咬着牙做硬件。”

和很多中途转型的创业团队一样,团队将过去四年在增强现实算法上赚到的钱都投入到 3D 打印的软硬件开发上。为此 Edward 和负责硬件开发的成员成为了空中飞人:经常需要在上海、深圳、硅谷之间飞来飞去。去年,ideaPrinter 正式推出了自主研发的 3D 打印机,而之前开发软件打下的基础,成为这家初创 3D 打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ideaPrinter 团队的核心理念是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首先是人有我优,比如在打印速度上,ideaPrinter 力求做到是开源打印机的两倍甚至三倍;或者打印精度上,当开源打印机还是会出现 0.1 毫米误差的时候,团队的产品则能做到 0.02 毫米;最后 Edward 还表示有一个不容易被厂商重视的一环,则是稳定性。

681A7340

681A7244

不过真正决定产品优势,是做到人无我有。早前的上海交易会上,ideaPrinter 展出的一款 60cm 高、30cm 长、20cm 宽的 3D 打印机。Edward 透露,由团队亲自研发的 3D 切片软件 ideaMaker 是目前全国第一款全中文内核的 3D 切片软件,能打印出非常大的物品。目前国内能做出具备如此大打印面积产品的厂商,寥寥可数。当中的门槛其实不在于硬件,而是当你使用开源切片软件会发现,在打印大型物件时,目前开源的方案还是差强人意。目前能做出这样打印规模的民用级 3D 打印机,ideaPrinter 是唯一一家,国际上也是少有的几家之一。

目前,ideaPrinter 的 3D 打印机出货量每月在 300 台左右,Edward 表示目前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在产品上市不到一年,目前 ideaPrinter 已进入融资前期阶段。目前团队主要驻在上海,成员主要来自复旦、MIT、上海交大、吉林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另外创始人本身的 MIT 背景,也让 ideaPrinter 的产品已顺利进入美国,而且目前 ideaPrinter 在美国的销路是国内的 7 倍,占所有的 80%。

Edward 对 3D 打印行业表示乐观,随着顺利打开美国市场,他强调在这个领域保持优势,一定要成为一个软硬结合的方案提供商,在未来甚至打印机和软件都可以免费卖,然后靠制定打印素材规格实现盈利。

在赶飞机前,我问了 Edward 一个问题,美国和中国消费者购买 3D 打印机的用途相同吗?他回答:“挺不一样的,我们(国内)主要是科研为主,美国基本是民用和商用各占一半。” 我问为什么,他说美国人更喜欢各种创意的 DIY,而且最重要他们家里都有个车库。

“像乔布斯一样。”

681A7536

登录,参与讨论前请先登录

评论在审核通过后将对所有人可见

正在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