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公司想改变你刷卡的习惯
对于很多人来说,携带大量信用卡出门仿佛是一件有面子的事,但极客们显然不会这么做,他们的想法是利用技术简化生活,试图用一卡代替所有卡片,万卡(OneCard)就适时出现了,它能实现集多卡于一身,包括信用卡、购物卡、公交卡。
多卡合一的概念在手机电子钱包中已经有实践,比如中移动就在力推手机钱包,但由于涉及到整个产业链的升级,近段时间它的普及速度几乎停滞。而利用已有的设施,借助国内十分普及的磁条 POS 机,正是万卡的机会。
万卡的外观和普通信用卡没什么区别,不过内部大有乾坤,它有电池、芯片和传感器。利用配套的底座,它可以将多张信用卡磁条信息通过蓝牙存储到手机 App 中,在刷卡时再将磁条信息从手机传输至万卡,用户再在 POS 机上输入信用卡密码,完成消费。
类似的创意应该最早源自国外,两年前一家名叫 Protean 的公司设计了 Echo 卡片,不过他们的产品至今都没有问世,很可能是硬件生产遇到问题,因为这么薄的卡片塞进电子器件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万卡我早在去年 11 月份的一次展会上就见过,当时是第一版设备,卡片有一半的地方凸起,最高厚度达到了 5mm,还带有屏幕和按键,一点都不像常规的信用卡。前几天我发现它终于在点名时间预售,而且形状大变,于是立刻联系了他们 CEO 王博做采访。因为在我看来,万卡不仅仅是整合了卡片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它让卡片变成了智能硬件。
王博向我展示了用来研究电路的透明卡片,里面塞满了芯片、电路以及电池,为了防止供应链信息泄露,我只能拍摄强光下正常卡片内部的阴影,借此窥探一二。相比去年的第一版,第二版功能更加精简,去掉了显示器和按键,外形变得和普通信用卡一致,厚度控制在 0.9mm 以内,最终的成品预计为 0.85mm。
王博开玩笑说第一版拿出去收银员都不敢给你刷,直到后来他们遇到了一位供应链合伙人,找到了超薄的元器件,和压制卡片的工艺技术,才有了第二版的产品。这期间也到处是“坑”,硬件创业大大小小的挫折他们都经历了一遍。
从去年 11 月的第一版,到今年 11 月份第二版发货,第二版的设计大约耗时一年。
万卡最让人担心的还是安全问题,为此他们设计了十分复杂的连环互锁方案,王博光解释整个流程就花了十几分钟。通俗点讲,万卡具体的使用逻辑是这样的:底座将信用卡磁条数据录入到万卡,万卡把数据加密后传送给手机 App,万卡只保留解密密码,此时密码和加密数据是分开来的。当你使用万卡刷卡时,数据会从 App 传输至万卡,解密后在 POS 机上使用,万卡上的数据只保留 5 分钟,过期后自动销毁。
为了防止其他人盗录你的信用卡磁条数据,万卡设计了只能录入本人信用卡的机制,在每增加一张信用卡的时候,你需要提交“信用卡+本人”、“身份证+本人”的照片,后台会根据 App 注册信息以及万卡的 ID 进行匹配,审核通过后方能授权 App 保存信用卡磁条数据。
王博说,最坏的情况就是手机、万卡同时丢失,同时 App 的解锁密码也被破解,那么此时你就相当于丢了钱包一样,还有信用卡密码这道防线。在整个流程中,万卡服务器并不保存磁条数据,它的作用在于授权用户录入数据,即上面的验证步骤。王博打算把万卡的 App 开源,以便外界监督。
从看到万卡概念的第一眼我就想到了中移动的手机钱包,同样是省去携带多卡的麻烦,利用手机完成支付。但短时间内,中移动的方案推广起来十分困难,因为它要求支持 NFC 的手机,还要更换 SIM 卡,还要 POS 机升级,以及千千万万商家、银行们的支持,看似比登天还难。
虽然手机刷卡更加便捷,而且国内还在力推 IC 信用卡(央行规定 2015 年我国银行停止发行磁条卡),但是产业链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完成迭代,万卡可以作为转型的替代方案存在。同时发行购物卡的商家也很乐于见到这种产品,因为它不仅可以省去制卡费,还省去了渠道的费用,用户只需要点击下载即可。
不过,万卡最具想象力还在于它的支付,以及随身携带的特性。两者结合意味着它了解你的消费记录,购买的物品,以及消费地点,这可以协助银行发卡,用户额度调整,帮助商家卖精准广告等。
另外别忘了,万卡的基础属性还是一枚智能硬件,拥有身份 ID 以及蓝牙定位功能,想想小米手环引发身份 ID 功能的想象,以及它十分适合苹果的 iBeacons。王博说已经有商家找到他们,打算做身份识别以及定位相关的定制服务。
这么酷的一个设备,想必不少人想要一套,我恳请王博可以为爱范儿做定制版,上市后回馈读者,王博很爽快的答应了,时间大约在10 月份,大家可以随时留意我们硬件公众账号玩物志的消息。
以下为产品图集: